提起錢和財富,你一定也有這種困惑,為什么別人賺錢看起來那么容易?有錢了就是實現了財富自由嗎?尤其是在經濟下行的今天,失業、降薪、35歲中年危機等等,錢變得越來越難掙且越來越不值錢?作為普通人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錢袋子?怎么保護好自己的財富?以及實現財富的正向增長? 今天有幸采訪到一位特別的朋友——李晶晶,她來自普通工薪家庭,作為一個從東北小鎮走出來的“小鎮做題家“,卻不靠金鑰匙不拼爹,靠自己的努力以及對金錢的認知,成為一個快樂的有錢人,她都做對了什么? ![]() 不買房的人間清醒 中國人對于房子是有情結的,屬于自己的房子就像根。它在過去的年代里,就如同土地一樣,是很多人的內心寄托、歸屬、安全感。人們被房子裹挾著向前,來不及問“為什么“,來不及思考”別的可能“,就加入了買房大軍。在房子面前,甚至把人生所有別的選擇都拱手相讓,這樣拼盡全力的普通人比比皆是,通勤2h,月供8K的生活尚有盼頭,但泡沫總有被戳破的一天,逾期、斷供潮不斷….當辛苦買來的房子正在變成”負資產“,財富大量縮水,未來持有房子的成本和風險遠超預期,這就是現實。 可在大多數人還在樓市霧里看花的時候,也有這么一批人像是提前嗅到了信號,選擇反其道而行之,李晶晶就是這批人中的一個,她認為:“房子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沒必要和房子死磕,因為房子的本質其實是對資源的占有,市中心的地段,是資源;好學校的學位,是資源;出行便利甚至好的工作機會,都是資源。可這些資源,并不一定要通過購買,租房也同樣可以享受到。”目前她居住在廣州市中心——珠江新城,僅用10萬的成本,就撬動了很多人搶破頭核心地段千萬房產的資源,讓自己的錢的利用效率更高。現在,她的孩子享受最頂級的教輔資源;她們一家三口都可以走路上班和上學,十分便利,這就是核心生活圈帶來的便利。她說:“房子不是目的,生活得更好才是,在房子面前,應該先有我,再有房,任何時候,有選擇才意味著,你是自由的。” 她不僅不隨波逐流,還看得很通透,這源于她的本質思維,而這種思維也間接的幫助了很多的人。 ![]() 身邊人的財務意見領袖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同頻共振,同質相吸。慢慢的她變成了一群人的財務意見領袖,不管是同事,還是朋友,很多人都會將自己在財務中遇到的困難請教于她。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能夠從她的身上學會與錢的相處之道,她經常能給出正確的建議,為她們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她說:“當我把自己的財務問題解決了,就可以更敏銳地覺察到他人的問題了。我特別擅長抽絲剝繭解決問題,這是我從事財務規劃師最大的優勢,尤其我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對方不易覺察卻是最核心的問題。我從事這一行已經14年了,我一直希望能成為朋友們身邊最專業的人,現在我真正做到了。” ![]() 父母,從抗拒到接受到信任 李晶晶,目前是一位保險經紀人。她畢業于深圳大學金融系,一畢業就進入了一家頭部保險公司,從事理賠和、運營、管理等工作,10年時間使得她對行業運行有著深入的認知。但是曾經的她從未想過推銷保險,所以從未想過給家人推薦。直到有一次,她的親人遭遇了生命危機,在ICU住院35天,醫療費高達100多萬,而絕大部分費用都不能報銷。這件事讓她意識到,向身邊人普及保險知識的重要性!于是她從后臺管理者,轉身成了前臺銷售員,以第三方經紀人的模式,為客戶科普保險的價值,挑選市面上適合的產品。 這樣的轉身,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阻撓,尤其是她的父母。她的父母親都是銀行儲蓄的擁護者,認為保險銷售多是低端誆人的角色。彼時父母親剛剛退休,一貫節儉的他們雖然攢下了不少積蓄,但因為擔心老兩口萬一哪天生病?擔心養老到底幾十年多漫長多花錢?擔心女兒工作異動要支援?所以并沒有迎來快樂退休,相反常常無事可做而自己失去價值,更是在生活支出上能省則省,甚至考慮要不要再就業找工作。李晶晶先把自己的小家庭做了財務規劃,讓父母放心自己能過好這一生,又幫父母系統分析了生命周期與養老需求,把積蓄拆分了備用金和現金流,讓老兩口實現了月入過萬的退休金。她笑著說,“我威脅他們每個月必須把這一萬二全花完,都用來享受生活,因為下個月又來了,每個月都有,活多久領多久。”父母對女兒的安排很是滿意,甚至出去炫耀自家閨女,吸引了好幾位阿姨來咨詢規劃。現在她的父母,除了偶爾來幫忙帶帶孫女,大多數時間都花在自己的生活上,今年過年父母親還自駕去走了西北大環線。 ![]() 養娃不焦慮!一種很新的松弛感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也交流到育兒話題。她說,”我曾經是相當雞娃的,東北人很愿意投資教育,我家孩子從1歲開始上早教,算是雞娃雞的很早的那一類人了。不過現在,身邊寶媽們都說,我養娃有一種令人羨慕的松弛感。” 松弛感的雞娃,原來轉變源于,瘋狂雞娃可能會讓小朋友厭學,同時也嚴重影響了親子關系。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小孩子經常快到上課時間,就要上廁所、非要穿某條裙子、因為小事發脾氣。每每此時,她就難以抑制地想發脾氣,每一分鐘都是金錢和時間的代價,每一次打破計劃都是影響成果的風險,那段時間,她們家的親子關系異常緊張,就是一整個低氣壓。 她開始思索,雞娃的本質是什么?原本只是想要孩子未來過得好!過得好的基礎,不一定需要孩子多才多藝,我們都是普通人也能把日子過好;不一定需要上到頂尖學府,清北畢業也是考公考編基層做起。孩子的未來是家長決定不了,教育是一項長達20年高投入高風險的項目,可能成也可能敗,而當我們懷胎十月生下寶寶的時候,我們的初心只是希望他們平安健康。既然如此,讓我們給孩子兜一條底線,就能保證他們可以在未來生活得平安富足。她為孩子儲蓄了三四百萬資金。即使娃將來學業平平,也能從容地承歡膝下,有底氣拒絕討厭的工作有條件選擇可能得職業,不必為了五斗米委屈自己修行996的福報。娃有出息成績優異,手握著父母為她準備的這筆錢,她將有更多、更大的選擇余地。若干年后時代變遷,孩子們的科技未來現在難以想象,任由他們去闖蕩吧,帶著爸媽給的安全降落傘。一分為二,存錢守住未來的底線,投資現在的育兒教育,這徹底改變了她的養娃心態,興趣班全都交還給孩子做主,她愛學就支持培養,她無感也無妨,反正本身這筆教育投資,就預設能接受沒有成果,所以孩子享受過程就好。想清楚一切之后,父母淡定從容,孩子反而變得積極了。她的松弛感育兒是守好底線,把上限交給孩子自由發揮。 ![]() 她說,“很多人生活為什么如此焦慮?其實是并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賺錢?賺多少錢才夠?因為沒有財務目標,所以賺多少錢都不夠,所以才會焦慮。我擅長透過現象看本質,錢能解決普通人大部分的問題。我的責任就是幫助朋友們理清與錢的關系,與人的關系,與未來的關系。讓大家的生活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