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戲曲人關上了一扇窗戶,互聯網又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大門。不少基層劇團的戲曲演員收入并不高,在抖音等視頻平臺直播獲得的打賞,是網友對演員的認可。” 4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在抖音“DOU有好戲”計劃發布會上說。 李樹建唱戲45年,他用自身經歷表示,不能讓演員餓著肚子去唱戲。在傳統曲藝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直播幫助民間劇團找到生存傳承的新路徑,打賞使民營和基層院團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為其維持運轉和傳播戲曲文化提供收入支撐。 直播2個多月,觀眾超過一輩子的線下演出 “我是中國豫劇的一名老兵,出生在汝州,學習在洛陽,登臺在三門峽,立業在鄭州。演了45年的戲,當了36年的院團長,演遍了國內31個省份,出訪了29個國家和地區。”李樹建說,經過200多年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豫劇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地方戲劇種。 但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劇場歇業,演出暫停,包括李樹建所在的河南豫劇院在內的很多劇團大受沖擊。早在2013年就開始直播演出的李樹建,再一次把目光鎖定到了互聯網。李樹建心想,既然劇院不能演出,年輕人又喜歡玩手機,那么戲曲為什么不能在網絡上直播呢?于是他決定自己先嘗試一下,在抖音做起了戲曲“主播”。 李樹建發布的第一條視頻,上傳當晚在抖音等平臺點贊量就超過8000,不到10天,觀看量就突破了260萬。目前,李樹建的單條視頻點播量從幾千到上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點擊量最多的一條達到2000多萬,其個人抖音賬號播放總量超過了1.7億人次,粉絲近40萬。他算了一筆賬,45年線下演出觀眾差不多1000萬,可直播2個多月時間,就有2億多人觀看,抵自己演一輩子的戲。 不能讓演員餓著肚子去唱戲 “戲是演給人看的,沒有人看戲了,戲曲慢慢就會消失。”李樹建表示,現在戲曲演出存在三多三少的問題:老年觀眾多,年輕觀眾少;農村演出多,城市演出少;包場看演出的多,買票看演出的少。這種狀況也是戲曲界面臨的普遍問題。在經歷一系列直播和短視頻嘗試后,李樹建認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戲曲人關上了一扇窗戶,但互聯網又給行業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他表示,直播間就是戲臺,點贊就是掌聲,評論就是過去劇場里給觀眾發的評價表。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能讓年輕人和傳統戲曲從業人員“親密接觸”,近距離直觀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加共情。還能提高戲曲演員的多元化收入,也可以令戲曲愛好者更加了解戲曲,熱愛戲曲,廣大觀眾傳承保護戲曲文化的積極性。 他還用親身經歷告訴網友,因為疫情,各劇團的線下演出變少,收入難以得到保障,不能讓演員餓著肚子去唱戲。在傳統曲藝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直播幫助民間劇團找到生存傳承的新路徑,使民營和基層院團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為其維持運轉和傳播戲曲文化提供收入支撐。 他希望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在互聯網平臺的鼎力支持下,廣大戲曲人一起為網絡空間提供更好更豐富的精神食糧,戲曲文化能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為推動更多好戲走向觀眾,抖音直播已啟動的“DOU有好戲”計劃,未來一年幫助至少十個院團、千名專業戲曲演員打造第二劇場。不僅將為戲曲院團、演員提供流量、節目打造、專業培訓等多種扶持,還將重點扶持瀕危戲曲劇種,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