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音響品牌消費市場,“發燒”繞不開的一個關鍵詞。“發燒友”或“燒友”,代表著音響領域的專業和權威消費者,他們都有自己苛刻的偏好,對音響產品與品牌的判斷能力強,盡量追求更好的東西,凡是不認識、看不順眼的東西,基本上不會去碰。而能進入這些“燒友”法眼的音響產品,習慣上都稱為發燒音響。這些音響不僅品質過硬,價格往往也不菲,一般都不少于一萬元。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市場絕大部分以往都被歐美音響品牌所把持,國貨很難進入。即使僥幸進入,也只能以邊緣形式存在,很難形成與國際品牌抗衡的力量。 所幸借勢中國近幾十年來“大國崛起”,國人逐漸從以前的妄自菲薄轉向文化自信,中國音響從制造走向智造,發燒市場也開始閃現自己的“國貨之光”,電子管功放、晶體管功放、音箱、音源等領域都出現了一些初具風格的本土品牌,它們在各自領域代表著中國音響器材的最高水平,一定程度地構筑了未來中國聲的堅實基礎。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廣州天朗音響科技公司以發燒音響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姿態,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創造性破壞式推出的本土品牌——斯巴赫S-BACH,在品牌主張與消費市場上的漸行漸顯,更為中國聲進一步形塑以及品類、品牌擴張提供了無限想像空間。? 天地之大,黎民為先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復興世紀,也是中國大國話語復興世紀。但斯巴赫深悉,“天地之大,黎民為先”,一個真正大國一定能在大與小、強和弱、有和無、多和少等細節方面做好選擇與平衡,為國內人民群眾乃至為世界創造正和博弈式的文明財富。“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器物、制度、精神等文化體系中最活躍、最前沿的音響文化創作與制作,理應首先在這方面作好呼應,以讓世界能夠更多地感知到中國聲音與中國善意。而在發燒音響領域,中國的聲音與善意理應是什么樣子,或者說中國聲應該如何在大與小等矛盾上做好選擇與平衡呢? 這個問題的解決成為斯巴赫進軍發燒音響市場的一個切入點。眾所周知,發燒音響說白了就是“高級家用音響”。作為產品形態,它與一般音響的關系,類似于運動型轎跑車與普通家轎、高級定制服裝與普通時裝等一樣。但作為一種消費形態,其涉及的情境設計與服務要求卻與后者有很大差別。發燒音響最初來源于歐美錄音室使用的“監聽音箱”,乃至現代歐美家用音響品牌的創始人原來都是彼時錄音工業界的大咖。因為是錄音室使用的專業器材,其對系統集成與環境設計有著嚴格的規范要求:監聽電聲系統一般都由專業公司成套提供,光是錄音室、聽音室的建筑聲學設計費用就夠買一套不錯的發燒音響。因此,發燒音響享用的整體解決方案成本,對于家用消費者來說都是天價級別的。 12吋同軸落地音響 正如一些燒友反映的,目前中國市場上“真正的發燒音響,幾萬元算是厚道,遇到幾千元的報價簡直就要山呼萬歲,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器材絕對不在少數”。但這種高舉高打的定價方式,也一直遭到很多人質疑。“發燒音響貴有貴的道理,畢竟技術、物料、器材性能以及服務要求擺在那兒。但也不排除一些魚目混珠的品牌獅子大張口,同時這個行業的規模效應還是沒有顯現出來,每個單品每年的銷量與其他消費類商品相比少的可憐。”一位燒友評價,發燒音響價高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在路上。“實際上國外很多高價音響品牌的產品都是由中國企業OEM、ODM的,但中國企業的發燒音響產品出口價值最高只是兩三萬元,而經過國外品牌商轉手賣到中國市場的同樣產品,價格則往往會翻幾倍甚至上十倍。” 12吋同軸落地音響 也就是說,發燒音響并不是沒有降價可能。事實上,正是這種進出口價位長期以來的天壤之別,讓國際品牌代工企業的一群工程師與燒友們看到了商機。他們攜帶著從發燒音響代工企業學來的研發、生產、設計、銷售等經驗,在廣州組建了一家叫做天朗的音響科技公司,同時創立了高端本土品牌斯巴赫S-BACH音響,以做“有溫度的聲音”為產品賣點,依靠“系統化產品結構、標準化產品質量、人性化服務體系”三大基石,與歐美多個音響品牌建立合作開發渠道,通過多年努力,成功開發了同軸落地音箱、同軸有源監聽箱、書架音箱、三分頻落地音箱、四分頻落地音箱、電子管系列功放、晶體管系列功放等系列產品,在淘寶、天貓以及一些線下渠道都取得了良好銷售業績,聲音品質與品牌服務都得到眾多燒友好評,多項技術及外觀設計還獲得國家專利。 15吋同軸落地音響 “斯巴赫堅持聲學理論與真實聽感、設計理論與視覺美感、技術提升與藝術升華相結合的產品開發理念,品牌調性上主張貴而不貴,不僅在系統集成上堅持國際領先規格標準,而且在室內環境設計服務上精益求精,無微不至地為客戶提供一種貴族式的個性化服務。更關鍵的是同等音質、同等服務的斯巴赫音響,價格只是相應國際大牌的十分之一。”廣州天朗音響科技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斯巴赫高性價比主要來源于中華民族目前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基礎,因此,品牌創立之初就確立了以“樹立民族HiFi品牌自信,讓世界聆聽中國好聲音”為己任,堅持從設計、開發、材料選擇、組合搭配等每一個細節上做好每一個產品,以最實惠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Hi-end系統解決方案。“我們的理想是有一天,斯巴赫音響不僅能夠代表中國聲??‘我手寫我心’‘我聲唱我情’,而且能讓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來消費中國聲,讓我們的大國之音徹底唱響世界。” 15吋同軸落地音響? 世界音響,中國智造 但顯然,要讓全世界都來消費以斯巴赫為代表的中國聲,僅靠性價比是不夠的。這種路徑充其量只會成就又一個物廉價美的“中國制造”。“斯巴赫作為中國本土品牌要真正走進世界發燒音響品牌強林,不僅面臨自身品牌塑造以及世界資源整合的問題,還需要解決中國音響品類或者說中國聲本身定位的問題。”廣州天朗音響科技公司負責人認為,作為一個建基于國家品牌之上的民族品牌,一定要習慣用一種站在世界看行業、站在行業看品牌的高度,才能夠真正看清自己作為品牌形態存在的來與去,進而為自身的核心價值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在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大國之音”環繞的“背景聲”中,中國聲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狀態,以及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狀態呢? T12三分頻四單元 原來,在廣州天朗人定義的“世界之聲”中,意大利位處南歐,是一個熱情而浪漫的拉丁民族,注重美的享受與外官刺激,設計裝飾上喜好豪華、復雜、花哨,其聲音上熱情有韻味、量感充足,與之相應的音箱,不僅外表做工如同意式家具一樣豪華精美,音質上偏好熱情開揚、醇厚濃烈,給人感官之美,是南歐音響的代表;法國與意大利同屬拉丁族系,但位于北歐,聲音中有一種特有的清新亮麗、寧靜純樸與悠閑慵懶,音色開朗而不刺激,音質軟硬適當而帶有彈性,其音響與意大利的相比有著同樣明顯的音色修飾,但比后者的音響器材比少了幾分豪華氣派,多了幾分飄逸浪漫的高盧氣質,影響了北歐大部分音響產品。 T12三分頻四單元 而與同處歐陸體系的意大利、法國相比,崇尚理性、力量、威嚴與刻板的德國簡直就是一個異數,其鮮明的個性就是沒個性。他們固執地認為,音響只不過是一道架在音樂和人之間的橋梁,應該真實完整地再現音樂本身而不是對音色加以渲染,所以他們的音箱外表和聲音一般都不追求感官上的直接享受,但這并不是說德國器材只講究精確而不具有美感,相反由于德國人對細節近乎偏執的執著,其音響聲音體現的是一種內在而樸實的深刻的美。日不落帝國潮濕多霧的地理位置、小橋流水般的田園牧歌、昔日的輝煌以及中世紀的文明,造就了英國聲溫柔細膩、穩重淡定、寬松厚甜的鮮明特點,其音響器材非常講究格調,性價比高,聲音溫暖厚重,自成一格,既不像德國和北歐器材那樣清澈無染,也不像法國、意大利器材那樣浪漫奢華。英國聲又分為古典聲與現代聲:前者為老派紳士的持重傷感懷舊、淳厚濃郁,聽這種聲音仿佛是與老派英國紳士相交,平淡如水,別后卻恍然若失;后者則開揚細致,松靈瀟灑,注重聲音的開揚通透,音場的準確重現。 斯巴赫膽機 矛盾總是對立統一的,中美文化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美國是英國的分支,幅員遼闊,人種復雜,文化多元。很多人認為美國歷史只有250來年,但實際上美國文化傳承于數千年前的古希臘與羅馬,甚至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鋁合金”式的實用主義文化。這種實用主義與歐洲文化一脈相承,以真善美中的“真”為核心,堅持沒有真就沒有善和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牢牢地建立于誠信的基礎上,契約文化發達。與這種文化相應和,美國聲的總體特點是動態凌厲、冷竣豪放,既有粗獷豪放、灑脫不羈、舉重若輕的西岸聲,又有柔和細膩、含蓄蘊藉、寬廣明亮的東岸聲。據悉,目前世界音響名牌大部分集中在歐洲,而世界最頂級的音響卻幾乎都在美國。 斯巴赫膽機 華夏文化更加源遠流長,包容性也非常強,既有夏商禮樂、秦磚漢瓦與唐風宋韻,也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而且同樣奉行實用主義文化。這種實用主義同樣崇尚真善美,但以“美”即儒家文化中的“和”美為核心,人脈、關系、計謀文化發達,不太喜歡較“真”,只是在淺層次的器物實證上滯留。影響到音響文化中來就是,有人說中國燒友幾乎養活了全世界所有高檔音響廠商,因為我們要的是全能:要甜、要勁、要美,要細膩、要寧靜、要狂野,要好看、要便宜、要好聽。今天聽英國箱,很溫暖;一段時間后突然聽了美國箱,勁!接著見到意大利的美,便嫌美國佬的粗,以及歐洲的纖巧軟弱與人工雕飾。就這樣沒完沒了地換,換得床底下都放滿了,但自己的獨特品味與相應的精氣神卻還沒有形成。 斯巴赫膽機 換句話說,中國聲音作為一個整體還沒有形成自已獨有的風格,在音響界也沒有中國聲一說。與之相應的是,中國制造的音響產品雖然已經占據了世界音響半壁江山,2021年產值已接近3500億元,能夠唱響世界甚至只是自己國內地盤的發燒音響品牌,卻少之又少。“世界音響生產制造設計的大頭在中國,品牌消費的市場大頭也在中國,但中國卻沒有自己的國際性音響品牌,這是當下中國音響界最尷尬的問題,也是中國音響界最具創新創造機會的動感地帶。”廣州天朗音響科技公司負責人認為,“這是斯巴赫誕生面臨的又一個問題,即將音響中國制造上升為中國智造,讓中國貼牌變為中國品牌。而所謂‘皮之不存,毛將斯巴赫要成為中國聲的代表,必須首先要為中國聲‘找魂’。” 但關鍵的問題是,中國聲的“靈魂”到底在哪里呢? 大國之音,天人合樂 資深燒友認為,美國人是牛仔氣質,博大、純樸,但不深沉。英國人講究紳士風度,深沉、純樸,但過于講究,變得小氣,不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認真、刻薄,卻無人情味,不純樸。法國人沒有德國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國人心胸博大和英國人心地純樸,卻擁有這三個民族所缺乏的靈敏,但過于瘋瘋顛顛,沒個譜。“只有中國人全面具備了深沉、博大、純樸和靈敏這四種優秀的精神特質。也正因為如此,辜鴻銘說,中國人‘過著孩子般的生活——一種心靈的生活’,給人總體外在印象是‘那種難以言表的溫良’以及隱藏其后的的‘純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與人的特征與適應,中華民族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有多少異族文化曾經意欲并吞或者取代過我們,可最終反被我們包容、吞并、壯大。” 斯巴赫有源監聽音響 這強大的生命力究竟又源自何方呢?廣州天朗人認為是中庸之道!這種中庸不是無用,而是極具東方色彩的偉大哲學思想與文化傳承。中國人一直一來喜歡的是“佳作天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風格,哲學上則是“中庸之道”及道家的“無為而治”,以及易經中的樸素的陰陽學術。中國的音響風格同樣不脫此窠臼,它應該是一種有別于歐洲諸國的華麗纖細、美洲的熱情外露與粗獷奔放,追求準確均衡中庸與簡樸自然無為,一種內涵式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恢宏氣度,與行云流水的自然韻律。因此,理想中的中國聲應該是包容大度、高貴典雅,具體體現為中庸之道與無為而治等兩種思想。“中庸之道就是在音響高中低各個頻端銜接順滑,聲音表現平衡穩重;無為而治則是音色純凈、返璞歸真,沒有過多的修飾痕跡。” 斯巴赫應用場景 莊子《齊物論》云:“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德經》說過:“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其中隱含的天人合一、天人之道思想,常常作為中國人生存生活的一種最高境界,即人與自然從來都是、也應該是相生相成、和諧統一的。而斯巴赫的品牌Slogan“大國之音,天人合樂”,正是來源于這種傳統,其既強調了斯巴赫即中國聲、中國聲即斯巴赫的品類代名詞身份,又突出了天人“合一”乃至“合樂”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人生修養境界,同時,又因與“西方音樂之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諧音,而蘊含了一種國際化的身份。而且,與其它中國聲更關鍵的不同點在于,斯巴赫音響傳達了一種真正從“音”上升到“樂”的中國魂。 斯巴赫應用場景 “在中國古人看來,‘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音和樂是有所不同的。這種不同表現在‘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意思是說,低層次的音,因為違背天道中庸的原則,對人性的宣泄毫無節制,容易使人走向頹廢甚至暴戾,最終毀滅人性;而高層次的樂,因為遵循了天道,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心性,是入德之門。”廣州天朗音響科技公司負責人認為,只有符合于道的音才稱得上為樂。與這種定位相適應的人群則正如《樂記》所云,“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也就是說,只有“悟道”“知道”“得道””“守道”“有道”的君子,才能真正聽懂從“斯巴赫之道”傳達出來的音樂。 斯巴赫應用場景 由于在大自然里,物體發聲的源頭是從一個點發出,而同軸單元發出的聲音最接近自然的聲音形態,所以在設計上斯巴赫特別仿照英國天朗音響模式,同軸單元中的高音體式安放在低音盤中央后面,構成一個單點發聲的發音體,以此保證高中低的聲學中心在同一點,以真實還原自然中的點聲源特性,又和而不同地對箱體結構、選材、網罩、底板、腳釘安裝方式、導向孔等進行綜合改良,對喇叭單元方案也嚴苛要求,以保證相位保真度、中頻飽滿度同時,三頻聲音層次更加分明、細節感更突出。這也是一些燒友之前反應的所謂“在斯巴赫音響里既能聽到天籟之聲,又能感受到人性溫暖”的根本原因。 換句話說,由于既順應了現代中國大國和平崛起、與世界主流文化共融共生的趨勢,又還原了天道自然、天人合一、天人之道的傳統文化,斯巴赫可謂傳統中國聲的傳承者、世界聲的集成大者與現代中國聲的推動者,其還原、傳達、表達的那種遵循著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大國音樂,不僅能夠讓燒友們聽到真正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聲,還能夠感受到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之間共生共融的人性溫暖。也正因為如此,斯巴赫逐漸被一些資深燒友寄予厚望,認為其有可能真正氤蘊和合出現代華夏文明之魂,使人涵養出一種和氣的性情,使社會形成一種和諧的氣氛,進而潛移默化地配合中國經濟社會移風易俗。 不過,所謂“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斯巴赫到底能否承受這種厚望,還需要看廣州天朗音響科技公司的進一步修為,以及時間歲月的進一步洗禮與沉淀。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