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賽文交通網主辦的第十屆2021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在南京召開。會上,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處處長劉濤發表了題為《AI驅動管控變革、提升時空通行效能》的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近年來保定智能交通建設的經驗成果。 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處處長劉濤發表演講 保定市地處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區,近年來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機遇,實現了社會經濟發展快速增長。而這背后,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主城區路網密度低、泊車位數量不足,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圍繞此,保定立足當下,謀劃智能交通發展之路,按照“數據賦能、服務實戰、協作共享”的建設原則,打造“實戰、實用、實效“的智能交通體系。從2019年開始,保定與百度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探索AI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場景。 劉濤處長介紹,保定市基于”服務為民,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的理念,從市民視角出發,制定了三位一體的解決措施,以達成“疏堵保暢”的目標。具體而言,包括: 首先,從時間維度出發,開展人工智能信號優化,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根據輿情系統收集的諸多市民反映的“行程時間長、停車次數多”的問題,保定制定了“以自適應動態干線協調為主線”的信控理念,形成了數據融合感知、動態干線協調、智能可變車道、路口全局優化、精準主動誘導等特色應用場景。融合前端檢測設備、地圖、浮動車軌跡、警務數據等多種感知來源,實現了全要素感知,全場景覆蓋,構建交通全體系時空指標。動態干線協調智能調節綠波速度、相位差、綠波帶寬,系統實時呈現并驗證協調效果。智能可變車道實現可變車道方向自動切換,且與信號燈和倒計時聯動,實現空間資源和時間資源聯合優化。路口全局優化周期、綠信比、相位差,并支持溢流、截流等靈活控制策略,單路口平均每天優化次數超過200次,但路口平均每天延誤降低超過65分鐘。聯合互聯網地圖,主動推送信號燈燈態數據,打造精準主動誘導服務新模式。 其二,從空間維度出發,開展指揮道路交通組織,提升空間通行效能。以往保定的交通組織優化,主要是依靠人工經驗。引入AI技術后,結合地圖靜態數據和實時動態數據,AI主動分析存在空間優化的點位,通過實施智慧交通組織,進一步提升保定城區道路空間的利用率。 第三,開展“一張圖“的高效指揮調度,緩解交通事件引起的異常交通擁堵。通過建設一體化指揮平臺,實現異常擁堵的多來源即時發現、多終端聯動處置、多手段實時發布,提高了異常擁堵的全流程處置效率。通過多來源數據融合匯總、交通事件與GIS地圖關聯、“一張圖”的高效作戰、端到端的警情全流程聯動等功能的應用,保定交管形成了全情感知、高效指揮的新一代指揮調度模式。 在多種AI管控手段相繼落地之后,保定主城區的交通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提升了保定市民出行體驗。2020年第四季度擁堵指數同比2019年降低5.7;核心道路行車速度提升3.3km/h;停車次數降低26;路口排隊長度減少20-30米;單個路口最大通過車輛數增加9.5;警情處置平均耗時降低26。 近兩年來,保定與百度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2019年1月,保定市人民政府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基于百度人工智能、云計算、智能交通等核心技術優勢,雙方深化合作,共同推進保定市智能交通建設;2020年11月,保定公安交警攜手百度新建成的AI交管大腦投入使用。作為河北省的首個智能交通項目,其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手段,全面提升了保定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大幅改善區域交通效率。在保定深耕智能交通建設的過程中,百度一直在發揮自身的技術及產品優勢,提供有力的支撐和助力。 隨著AI與交通建設的融合深度推進,保定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成果,將為服務區域協同發展、服務數字雄安規劃建設構筑強大勢能。保定經驗也將為建設中國新時代的智能交通、打造全新的智慧出行城市樣板提供有力支撐,為整個京津冀地區的產業智能化升級釋放出強大的輻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