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首日直擊民工返鄉:帶好“通行證”,過個幸福年 新華社上海1月28日電(記者吳振東 潘旭 丁汀)春運首日,7點55分,G598次高鐵準點從上海虹橋站開出,“90后”武漢籍在滬務工人員高力看著窗外,歸心似箭。 檢票前,他又摸了摸口袋里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沒有什么比這件“行李”更重要了。 兩天前,醫務人員來到高力所在的工地,給百余名計劃返鄉的工人做了核酸檢測。27日,他們拿到了這張重要的“通行證”。 這個春節,高力特別想回家,有兩件事對他來說很重要,一是要再去雷神山醫院看看,二是女朋友要來家里做客了。 高力參與了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去年武漢出現疫情后,他的父親、安裝工人高永祥主動向有關部門申請援建雷神山醫院。為鼓勵同鄉和親友加入,“老高”帶上了“小高”,父子倆和另外76名工人成為雷神山醫院的首批建設者。 “上陣父子兵,我爸上了,我肯定不能退縮。”高力說。 這支臨時組建的團隊負責雷神山醫院通風管道建設。降至冰點的氣溫、數百斤重的管線、連續兩晚沒睡覺……這些都沒有壓垮高力,反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從工地撤下來之后,他向村委會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武漢解封后,他隨父親來到上海,加入中建三局一公司華東公司,成了一名安裝工人。 和之前在酒店的工作不同,脫下西服換上工裝的高力,更能體會拼搏的苦與甜。父親入行37年,無論是做學徒還是當師傅,沒出過一起工傷事故,這就是他身邊的楷模。高力覺得,自己還有很多要跟父親學的,尤其是那一代人做事的細致、認真和敢于擔責。 列車飛馳。高力急切地想見到許久未見的親人。實際上,久違的不僅是親人,更是那一份年味。“對我們武漢人來說,有很多積攢的情感,要在這個團圓年里抒發出來。” 下午2點20分,高力給記者發來微信:“火車轉汽車,已經到家,一切很順利。” 這趟返鄉,高力共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二次全身消殺、三次綠碼核查、四次體溫檢測。抵達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鎮水口寺村村委會時,村干部檢查了他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并向他發放了防疫告知書和防疫用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高力無需任何形式的隔離,只需做好居家健康監測及例行的核酸檢測。 “去年村干部說‘待到疫情過,再過團圓年’,現在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只有人人都健康,才有家庭幸福、國泰民安。”高力說。(參與采寫:肖藝九、王斯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