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談到中國RPA生態,都無法繞過藝賽旗這位深耕十年的自動化老兵。俗話說“十年磨一劍,劍出耀九州”,我們可能只看到藝賽旗如今的耀眼成績,卻不知其背后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努力。近日,藝賽旗創始人兼CEO唐琦松接受了RPA中國的專訪,與唐總的聊天中讓我們了解到了藝賽旗的前世今生,與此同時也對藝賽旗的產品迭代、技術演變、AI與RPA的關系以及對未來RPA市場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藝賽旗創始人兼CEO-唐琦松 以下是本次采訪內容: RPA中國:請您先簡單介紹一下藝賽旗的創始團隊和創業經歷。 唐琦松:藝賽旗成立于2011年,初創團隊植根于網絡安全業務。早在1996年,我們在一家名叫安氏的公司做網絡安全,可以說這也是中國網絡安全界的鼻祖。網絡安全業務主要分為外防和內控兩大塊:外防主要是防黑客入侵、病毒、以及各種惡意網絡攻擊;內控包括安全審計、用戶行為分析等,例如,用戶進行了哪些操作,查看了哪些系統信息等。 2013年曝出了震驚全球的“棱鏡門”事件,這件事情讓各大組織開始重新審視數據的重要性,并且更加注重內控數據的安全問題。因此,藝賽旗在成立之初主要幫助企業做內部員工的行為分析,例如,業務操作的合規性,業務操作記錄等等,最后為用戶提供一套完整的行為分析報告,以掌握員工的工作情況和重塑業務流程標準。像中國移動、浦發銀行、交通銀行等超大型企事業單位都是藝賽旗的種子客戶。 在某次項目合作中客戶提出一個問題,在同樣的業務操作環境中,為什么每個人的效率卻不一樣呢?基于用戶的需求,我們又進行了工作效率、員工特點畫像等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報表企業可以把特定的人才放在適合的業務場景中,讓員工與工作崗位實現完美契合,達到工作效率最大化。從底層技術來講,藝賽旗通過多年用戶行為分析積累了海量自動化技術,這為切入RPA賽道鋪平了道路,也讓藝賽旗成為最懂用戶需求的RPA廠商。所以,從藝賽旗的成長軌跡不難看出,我們從創立之初便扎根于自動化行業,通過多年超大型項目的技術沉淀為打造高效、穩定、智能的RPA產品奠定了基礎。 RPA中國:藝賽旗已經成立9周年,在這個發展過程中,RPA產品是怎么演化升級到現在的版本? 唐琦松:最初藝賽旗發布的并不是全自動產品,而是自動化助手,很多業務流程需要人來觸發。隨著該產品受到了眾多客戶的好評以及應用到更多的業務場景中,藝賽旗又陸續推出了支持724小時無人值守RPA機器人。 從產品線來看,藝賽旗與那些國外RPA先驅企業的打法截然相反。他們是先推出全自動化機器人,這幾年又推出了基于前端人機交互的半自動機器人;藝賽旗的部署策略是從下而上的,先從一線員工的業務痛點入手然后再擴展至整個集團,這對于RPA的應用和普及有很大幫助。因此,藝賽旗主要專注于To B領域,藝賽旗的企業使命是讓自動化軟件機器人成為每個企業的虛擬員工。 產品功能方面,目前RPA行業比較流行業務流程深層挖掘和業務流程自動化機會識別。正如我前面所說,藝賽旗擁有海量用戶行為和業務流程的分析技術經驗,所以,很早之前這兩項重要功能就已集成在藝賽旗產品中,并且得到國內外云廠商的認可。此外,想要知道一萬人的呼叫中心哪些業務流程最頻繁?通過用戶行為和業務流程分析就可以快速找出答案,再通過RPA將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釋放人力資源。 在2020年11月6日,藝賽旗機器人工廠發布,機器人工廠主要幫助解決大型企業里RPA的集中化部署、統一化管理需求,比如以前公司只需要買三至五個RPA機器人,就不需要涉及復雜的管理流程,可能業務部門自己就可以操作了。現在的大型企業,一旦涉及幾十、幾百個機器人的話,則至少需要三個部門同時參與進來,這個時候就必然要考慮到業務的連續性和合規性,這就需要大型企業對數量眾多的機器人在管理、效率、運營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們新發布的機器人工廠就可以幫助大型企業對機器人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分配。RPA機器人工廠通過系統化的管理,有效整合資源,將原來的單一RPA任務轉換成RPA全流程自動化,從而促進企業實現全面的流程自動化轉型。 明年產品迭代方面,藝賽旗主要聚焦在流程挖掘產品化、云化和國產化操作系統支持。今年4月份,在華夏總行正式完成了國產操作系統的匹配與兼容,實現了RPA管理端與服務端的國產化,藝賽旗也是中國首家實現全生態鏈國產化的廠商。 RPA中國:藝賽旗已經多次入選Gartner榜單,同時藝賽旗作為國內最早的RPA廠商之一,有哪些特有優勢?又有哪些獨特的產品設計理念? 唐琦松: Gartner是一家擁有40多年歷史的全球著名分析機構,能被收錄到RPA行業的報告中,這足以看出藝賽旗的產品和市場影響力受到了國際的認可。其實Gartner對國外RPA廠商的調研與分析已非常成熟,由于國內的RPA賽道還處于萌芽期,所以對中國的RPA廠商并不是很熟悉。 Gartner和藝賽旗交流后,驚奇的發現原來很多大型客戶在使用藝賽旗的RPA產品,例如,中國移動、浦發銀行、太平洋保險、中石化等,這為Gartner提供了全面的數據分析樣本。 競爭優勢方面,藝賽旗主要有技術演變與場景化落地兩大塊。技術層面,藝賽旗的步伐以穩為主,從最開始的用戶行為分析、業務分析到后來的效率分析,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實實,以匠心精神為源動力打磨高效、穩定有價值的產品;場景落地方面,很多世界500強企業給了藝賽旗施展才藝的機會,誠然,藝賽旗也抓住了這些千載難逢的機遇,無論是單個機器人還是超過1000個大規模部署皆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藝賽旗在產品設計之初秉著堅韌、兼容性強、高效的目的,例如,開發語言選擇的是Python,這是當下開發人員比較喜愛的一種編程語言,它的設計優雅、明確、簡單,采用這樣一種語言,非常有利于聚集優秀的技術開發人員,對于建設我們的技術生態也是很有幫助的。我們都知道Python在國內是一個大熱門,學習的人非常多,不會出現開發者斷層的問題;同時兼容性很好,不會出現像Workflow那樣換平臺后需要重新設計。此外,在2017年設計管理端和服務端時,就考慮到兼容國產操作系統和跨平臺的問題。所以,藝賽旗是以技術為基本盤,以長遠、高效、穩定為助推器,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RPA產品,幫助用戶免去所有技術方面的后顧之憂。 RPA中國:大家都在講,RPA的發展離不開生態的建設,關于生態建設,其實是一項長期性的投入,而且回報并不能夠立刻從財務收入和簽單上直觀體現。藝賽旗是怎么看待RPA生態建設的?又做了哪些工作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唐琦松:從技術生態來看,國內RPA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多數用戶對RPA這項創新技術持觀望態度。所以,建設一個良性的生態社區,對于RPA的傳播普及、應用維護都將起到幫助的作用,例如,用戶可以在技術社區中共享業務自動化設計心得,可以幫助有使用困難的用戶解決問題。同時通過搜集技術社區用戶的反饋信息,可以對產品迭代、服務升級和BUG修改予以反哺。所以,技術社區主要以開發人員為主,以用戶實際需求為導向,打造一個相互進步的融洽學習氛圍。目前,藝賽旗的技術生態社區提供RPA學習資料、應用商城、學習視頻和問題反饋等,幫助用戶解決了大量技術性問題,活躍會員超過了1萬人。 從運營生態上,我們積極聯合用戶打造運營平臺。例如與我們與等一些大型客戶聯手打造了RPA聯合實驗室,大家共同運營、共同成長。對于智能財務研究方面,我們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成立了“智能財務研究中心”,其中藝賽旗作為財務智能研究中心課題組成員之一,2019年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分類分級的財務機器人風險與控制研究”在《智能財務研究藍皮書第一輯》被收錄發表,并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中心聯合開展了2020年中國企業財務智能化現狀調查報告。 在用戶生態上,藝賽旗也擁有與世界五百強企業長期合作的先天優勢與基礎。我們擁有眾多標桿客戶和優秀案例,可以為業界同行借鑒。 RPA中國:介紹一下藝賽旗的標桿性客戶和案例成果。 唐琦松:經過十年的市場深耕,藝賽旗的企業客戶達到500多家,其中還有浦發銀行、中國移動、太平保險、中石化這樣的世界500強,覆蓋業務場景包括:金融、運營商、能源電力、制造等行業。 介紹一個能源行業的典型案例:我們一直秉承用戶至上的原則,“從用戶中去,到用戶中來”,我們和中石化共享服務公司聯合打造了“享當當”RPA機器人,形成產品和用戶的共同發展。中國石化共享服務公司作為央企首家一體化共享服務專業化公司,主要為集團境內企業提供財務、HR、IT、商旅、黨務等共享服務,隨著服務規模和業務范圍的逐步擴大,共享服務積極學習應用新技術,不斷探索如何利用數字化勞動力升級業務模式、優化業務流程。藝賽旗通過深入開展智能化技術研究和應用,與中石化共同研發替代人工作業的流程自動化機器人,提高業務處理效率和準確率。 目前,中石化共享服務公司共上線RPA機器人94個,開發業務流程151個,月替代人工作業超過11000小時,相當于節約了62.5個人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RPA中國:如何看待未來RPA+AI的融合發展?藝賽旗在RPA+AI的融合方向有哪些重點的布局? 唐琦松:不可否認AI讓RPA出了圈并打破傳統自動化天花板,成為一款跨行業、跨業務場景的全能To B工具。此外,從國外大型企服廠商微軟、SAP、IBM的一系列收購動作來看,AI與RPA是非常契合的。但是從實際應用層面來看,現階段AI應用還是比較窄的,例如,如果AI的識別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正確,那么出現一絲的數據誤差對于金融、財務領域來說都是影響重大的。 誠然,AI代表著RPA的未來,尤其是在技術生態和市場應用方面中國是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國外廠商的。而RPA技術也是很好的載體,可以實現AI場景化落地,將AI技術封裝在RPA產品內達到開箱即用的效果,這讓AI技術有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目前,藝賽旗已與南大的人工智能學院達成了技術戰略合作,主要聚焦在CVA、OCR、NLP等應用性較強的領域。對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研究,有助于RPA擴大其自動化范圍的深度和寬度,從而幫助用戶更順滑的完成業務自動化。例如,當用戶的軟件UI發生了位置變化,傳統自動化將無法識別出數據錯誤;在CVA的幫助下,無需更改自動化流程機器人便智能識別新的操作位置。 RPA中國:2021年,藝賽旗有哪些重點布局的方向?以及要達成的目標? 唐琦松:從目前RPA的發展趨勢來看,這是一個泛需求的行業,需求過多,不利于業務場景的聚焦和深層次產品打磨。因此,藝賽旗未來的發展除了前面提到的產品云化和國產化操作系統支持之外,在2020年我們提出了新的戰略目標,叫做“聚焦行業,打造生態”,將以“標桿帶行業,行業帶生態”的戰略打法為引擎,帶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企業用戶融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形成長久不衰的良性生態發展。 重大的布局指的是我們要深耕行業用戶,公司今年主要聚焦在“金融、運營商、電力、能源、制造業”5個行業重點發力,打造生態實際上是使藝賽旗的力量更加集中。在渠道生態上雖然藝賽旗積累了一批數量上的渠道資源,但是還可以在質量上進一步深挖;在行業生態上,重點發力,讓我們的力往一處使,樹立金字塔尖的標桿案例,后期更加有利于我們的成果嫁接;在客戶生態上,RPA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服務好現有的重點頭部客戶是當前緊急而重要的事情。 有了清晰的戰略目標路線,各團隊更加明確自身的目標,堅定工作路線,抓住主要重點,協同目標,實現共贏。之后藝賽旗希望帶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企業用戶融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形成長久不衰的良性生態發展。所以,藝賽旗將會圍繞運營、用戶、技術以及團隊打造自己的競爭壁壘,堅持馬拉松精神,持續在RPA賽道發力,為中國的RPA行業生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