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一盆面粉,經過和面、發面、揉面、捏型、鍋蒸等系列工序,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個具有地方特色的膠東花餑餑。作為我們膠東地區特有的民俗產品,很多人都疑惑這些生龍活虎的膠東花餑餑怎么做的?所以我特地向我膠東的婆婆請教了一下。 我們在做花餑餑時,首先要選用中筋粉、發酵粉和水進行和面,而揉面的時候也是要講究技術的,要一個方向順揉,揉得時間越久,餑餑也就越會皮嫩細膩,顏色也就越白。餑餑做好了就要在熱炕上扣上盆子讓其充分漲起來、蓬松起來。婆婆告訴我其實制作膠東花餑餑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難,餑餑對于原材料的要求不僅沒那么多講究,就連工具也十分“接地氣”,搟面杖,圓珠筆筆管,細齒木梳,各類模具都是幾種常見的物件,經過婆婆的巧思巧手、“廢物”利用后,一個個喜慶鮮艷的花餑餑就做好了。 婆婆告訴我傳承固然很重要,但現在人們對健康和營養的要求都更高,之前做花餑餑用的都是普通面粉,顏色也是老式紅色這一種,但現在婆婆都會去齊魯糧油品牌線下實體店里買旗下的面粉,這樣做出來的膠東花餑餑十分筋道,還有濃濃的麥香味,用它制作出來的花餑餑口感扎實有嚼勁,十分好吃!每年過節婆婆總會做各種各樣的花餑餑分給親朋好友,朋友們也都贊不絕口! 每年過節通過各式各樣的膠東花餑餑,不僅能感受到過節的風土人情,也暗示著來年生活的順順利利。前不久,我也剛從齊魯糧油的線上店好糧有網買了面粉,按照婆婆教的手法嘗試蒸花餑餑,希望能把這份美好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