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將于2020年9月16日在線上召開第十六屆“中國城市規劃信息化年會”。 年會以“共享與韌性:數字技術支撐空間治理”為主題,主要包括:一張圖建設與實施監督、數據治理與空間治理、城市信息模型CIM、城市韌性的智慧化、數字國土空間規劃、數字技術支撐鄉村振興六個話題,每個話題獨立設立為一個分論壇。中設數字作為協辦方,參與組織了本次年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分論壇。 年會看點 隨著大家對CIM認識的不斷加深,目前對CIM的概念雖表述不一,但已基本形成一個共識。然而從“BIM”到“CIM”的發展,改變的絕不僅僅是概念,我們梳理近年來兩者發展情況,不難發現技術升級與融合、應用邏輯轉變等更值得探索。 2000年以來,美國、英國、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陸續出臺了BIM技術應用推進規劃,為各國的BIM技術應用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和階段目標。而國內自2012年開始,也逐步開始接觸并推廣BIM。2016年,住建部發布《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和《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2018年越來越多關于BIM的推進政策、規范標準陸續推出,BIM技術應用從試點示范逐步向全國各城市房建、市政、基礎設施等工程中推廣開來,真正實現全國范圍內各行業的普及應用。 那么2020年,國內CIM工作如何開展?面臨哪些挑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汪科副司長將在9月16日上午的主論壇上,作《我國CIM推進工作的形勢和挑戰》主題報告,相信你會從中找到答案。 “城市信息模型CIM”分論壇介紹: 2018年11月中旬,南京、北京城市副中心、廣州、廈門、雄安新區,被國家住建部列入“運用建筑信息模型BIM進行工程項目審查審批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五個試點城市。為響應試點要求:“運用BIM系統實現工程建設項目電子化審批審查”、“探索建設CIM平臺”、“統一技術標準”,為“中國智能建造2035”提供需求支撐等,各試點城市先后頒布了試點方案,并經過近一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功與經驗。 2019年11月,廣州根據《廣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相關要求,在規劃和自然資源一體化、多規合一、時空信息云平臺基礎上開展CIM平臺建設,且聽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自動化中心空間規劃部部長、高級工程師黎棟梁分享的《廣州CIM平臺規劃資源板塊建設總體方案》。 南京如何以“多規合一”信息平臺為基礎,建立具有規劃審查、建筑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備案等功能的三維可視化的CIM平臺?請關注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科信處處長謝士杰帶來的《南京市CIM基礎平臺試點探索與實踐》。 同時,本次分論壇,還邀請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建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未來城市實驗室執行副主任、高級城市規劃師楊滔以及中設數字總經理于潔做CIM相關主題演講,內容豐富,劇情精彩,敬請關注。 附分論壇議程表最終以主辦單位會議議程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