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南京,一場人工智能學術盛宴在這座創新名城拉開帷幕,來自全球人工智能前沿和交叉領域的頂端科學家、學術界精英和產業界領袖相聚于此,共話“智周萬物”的創新之道。 8月29日至30日,主題為“智周萬物”的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20)在江蘇南京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舉辦。大會延續“高規格、強陣容、大議題、新視角”的風格,吸引了全球知名的科學家及企業家參與分享討論,共舉辦一場大會論壇、四場同期活動、六場前沿方向專題論壇和七場特邀報告,并設置了線上演講與直播通道,吸引了全網累計近千萬人次在線觀看! ? ? ?本屆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江蘇南京生態科技島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開發有限公司、馬上科普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辦,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大會以“學術突破引領技術創新”為目標,旨在通過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分享,洞悉人工智能下一個發展周期的動態和趨勢,為科研界、教育界、企業界、投資界,以及政府部門等產業各方提供方向指引和決策支持。 ? ? ? ?學術盛會邂逅創新名城,機遇中共迎人工智能下個周期 ? ? ?29日上午,CAAI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 Fellow李德毅,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戴瓊海,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徐春生,南京市建鄴區委副書記梁愛國,南京市建鄴區政府副區長、建鄴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波,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出席大會開幕式。CAAI副理事長,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ACM/AAAI/IEEE/AAAS/IAPR/CAAI Fellow周志華主持開幕式。 周志華教授主持開幕式 ? ? ?戴瓊海院士在開幕式致辭環節中表示,六朝古都文化底蘊深厚,產業資源豐富,科創思想活躍,是人工智能科研與產業融合的發展沃土。本屆大會的舉辦不僅能夠加強政、產、學、研、用各維度的交流與協作,亦能夠充分展現南京人工智能發展的豐碩成果。 戴瓊海院士致辭 ? ? ?徐春生副主席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會今年來到“創新名城”南京一方面體現了大會的影響力和標桿性以及對地方科技創新發展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印證了南京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吸引力和獨特性,是南京以及江蘇面向全國人工智能各界展示魅力展開交流的高價值平臺。 ? ? ?梁愛國副書記表示,2020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匯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學術界、產業界頂尖的科學家和業界精英,大會在建鄴召開,將為建鄴人工智能產業構建產業科技的創新高地。 梁愛國副書記致辭 ? ? ?隨后,楊波副區長圍繞建鄴區及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的發展優勢、產業特色、營商環境進行了介紹。 ? ? ? ?學術研究引領技術創新,七場特邀報告聚焦理論突破 ? ? ?29日、30日上午的特邀報告分別由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AI Labs負責人、密西根大學教授、IEEE Fellow葉杰平,CAAI名譽副理事長、微眾銀行首席AI官、AAAI/ACM/IEEE/CAAI Fellow楊強主持。 ? ? ?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教授、2018年圖靈獎獲得者、蒙特利爾學習算法研究所(Mila)主管Yoshua Bengio是公認的人工智能專家和深度學習的先驅,他的演講主題是DeepLearning:from System 1 to System 2。Yoshua Bengio博士認為,在過去的十年中,機器學習領域發生了爆炸式增長,這要歸功于深度學習,而且深度學習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社會。他提出的意識/注意力模型,正在實現使用很少的信息和變量去認識世界、預測未來。 ? ? ? ?楊強教授帶來了《聯邦學習最新進展》的分享,以實際案例展示了微眾銀行這兩年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取得的理論突破和智能化服務創新,詳解了橫向聯邦學習、縱向聯邦學習和聯邦遷移學習三種應用思維。他表示,聯邦學習的精髓在于,不僅可以在數據不出本地的前提下解決共享問題,還可以確保隱私安全。 ? ? ? ?戴瓊海院士的分享主題為《人工智能:算法·算力·交互》,對人工智能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提出從腦與認知科學角度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顛覆性突破,構造一個可以與環境和人類交互的“AI身體”的構思。戴瓊海院士還指出,早期圖靈測試已無法適應當前人工智能的內涵與外延,如何建立新的人工智能測試體系也是在未來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 ? ?30日上午,人工智能促進會現任主席、南加州大學信息科學研究所科研副主任、ACM/AAAI Fellow Yolanda Gil通過Thoughtfu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orging A New Partnership for Data Science and Scientific Discovery?的分享,對機器的學習、思考、理解等智能能力的突破帶來諸多建設性的啟迪。 ? ?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周明帶來了《預訓練模型在多語言、多模態任務的進展》,闡釋了微軟語言智能突破的進展,詳解了大數據量、深層次模型和大規模應用要求之下,如何靈活有效地訓練多語言和多模態模型的全新思考。 ? ? ?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IEEE Fellow田奇的報告主題為《通用視覺:探索·實踐·沉淀》,他分享了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愿景,以及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研究計劃和最新進展。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教授陳小平分享的報告主題是《圖靈假說70年:兩類AI與封閉性挑戰》,他總結提出的兩種解決思維-訓練法,一種判別標準-封閉性,不僅為人工智能大規模產業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持,也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向。 ? ? ? ?分享交流凝聚共識,六場專題論壇瞄準產業智能升級 ? ? ?29日下午,在智慧交通專題論壇、智能防疫專題論壇、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專題論壇和人與機器智能專題論壇上,各領域的學術帶頭人與技術創領者強強對話,同臺碰撞,以產業智能升級為目標,分享教、產、學、研、用等各方面優勢資源和成果,探討理論研究與商業實踐的難題,在加速技術成果轉化與應用的同時,合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產業、服務行業的有效融合,助力人工智能大規模普及。 ? ? ?30日下午,大會舉辦了智能感知與交互專題論壇和青年科學家專題論壇。在智能感知與交互專題論壇上,專家們探討了在“以人為中心的智能世界”中,機器智能如何通過與人的感知和交互,以人為中心構建服務。各位專家從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模式識別等方面發表了真知灼見。在青年科學家專題論壇,人工智能的青年才俊們則帶來了他們在在各個領域創造的豐富成果。 ? ? ? ?群英薈萃觀點交鋒,一場大會論壇共謀智能未來 ? ? ?回顧過去,人工智能發展歷程有何經驗?展望未來,如何把握人工智能下一個周期的發展趨勢?如何實現學術研究與技術創新,以及產業實踐之間的高效聯動?帶著這些課題,一場大會論壇壓軸上演。 ? ? ? ?李德毅院士、周志華教授、楊強教授、周明副院長、田奇教授、陳小平教授六位專家圍繞《新形勢下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展開多維度探討。大會論壇由CAAI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IAPR/IEEE/CAAI Fellow劉成林擔任主持人。這場大會論壇中,來自學術界和業界的領軍者共同回顧了人工智能過去幾年的蓬勃發展,展望即將到來的“智周萬物”的新時代、新世界,產學研用四方專家展開觀點交鋒,從理論闡釋到技術趨勢剖析,再到商業實踐,以及服務社會,描繪了一幅完整的人工智能發展藍圖。 ? ? ?與此同時,CAAI2020第一屆AI讀書會、科普中國系列活動—青年學術人才培養:CAAI青年學術交流專場·AI研究啟航指南、科普中國系列活動—企業驅動創新:源頭活水·AI開源峰會、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升級線上論壇,四場精彩的同期活動也在30日成功舉辦。 ? ? ?在交流中學習突破之法,在碰撞中獲取創新之道。CCAI 2020作為一場頂端的學術會議,是聚集學術智慧,促進成果交流、釋放產業動能的開放舞臺,在這里,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夠獲得自己最感興趣的新知識,了解自己相關領域的新動態。 ? ? ? ?學術無疆,技術無界。伴隨著尖峰對話與同期活動的結束,CCAI 2020圓滿落下帷幕。在這場大會上,我們清晰地感受到智能科技學者的激情火花。相信這場立足前沿、智周萬物的行業尖端AI盛會,在助力南京生態科技島打造“智慧之島”的同時,也為南京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帶來了新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