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綠色數據中心白皮書》數據,當前中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模在1000億元左右,包含基礎設施產品、服務器、網絡存儲、網絡設備等。預計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的數據中心保有量將超過8萬個,總面積將超過3000萬平方米。 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在線教育、在線會議、在線協同辦公、在線視頻直播等成為新常態。事實上,疫情期間因為業務量激增造成數據中心運維難度大、業務“ 宕機 ” 的情況屢見不鮮,充分體現了數據中心強大與否對于數字經濟的重要性。 疫情帶來了大家工作模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對于數據中心的穩定性、運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線上化的趨勢會更加明顯,而且隨著 5G 商用的逐步深入,數據中心的價值與作用將會進一步顯現。 在青云QingCloud看來,新基建作為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本質上是全面實現數字世界的基礎設施。而青云QingCloud的使命就是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創新,最終成為數字世界的基石。云數據中心作為數字世界基礎設施中必備的一環,在新基建的浪潮下,作用將會日益凸顯。 云化數據中心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期 目前,青云QingCloud一共有31個數據中心,包括14個自營數據中心和17個合作數據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東、香港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地。在這其中,通用的、地區的、行業和企業的數據中心可能因為業務實際情況在需求層面有一定的差異,但總體的建設目標都是一致的。所有的數據中心都需要綠色、節能、安全和高效支撐業務。 青云QingCloud認為,在新一輪的變革中,數據中心的基礎作用將更加凸顯,所以會有更多企業、行業和地區會加強在數據中心建設層面的投入。除了原有的需求,新的數據中心將會被要求提供更加穩定、高效、持續擴展、安全的能力。在這個層面,以穩定、安全,極易擴展和大規模驗證過的安全的云化數據中心,將會迎來新一輪的迅速發展期。 作為一種基于云計算架構的,計算、存儲及網絡資源松耦合的云化數據中心,可以完全虛擬化各種IT設備,模塊化程度較高、自動化程度較高、綠色節能程度較高的新型數據中心。這些特性正使得云化數據中心愈發成為眾多企業實現基礎設施快速部署的首要選擇。 青云QingCloud表示,在“新基建”浪潮下,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的核心,將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對于企業和行業,全面上云勢在必行,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不僅意味著將可能擁有更多的客戶,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各個行業的上云來尋找通往數字世界最經濟、高效的方式和路徑,以更加好的解決方案來推動數字世界的落地。 作為專業的混合云服務商,青云QingCloud向來以領先客戶需求的前瞻性來做產品研發和迭代。伴隨著越來越多客戶的上云訴求,他們會更加注重產品的易交付性、簡易操作性和零成本運維學習以及安全性,讓所有上云的企業,都能夠在這波浪潮里,輕松上云,安心用云,不斷創新,順利轉型。 以多元化部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創新 青云QingCloud不僅有自營數據中心,也有一部分的合作數據中心,在選擇合作數據中心時,他們就有這一套自己的標準和考量體系,只有與他們技術標準一致、運營理念一致的才會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這其中不僅要考慮計算、互聯和安全等問題,從長遠看,青云QingCloud更多考慮的是一種生態建設。在“新基建”的建設中,他們更會加強這種合作,以更好的技術、更高的標準去推動合作,幫助合作的數據中心進行提升,最終形成更加優質的技術和服務能力的輸出。 眾所周知,數據中心產業鏈涉及機房建設和運維,同時需要考慮數據的計算、傳輸/互聯、安全等問題,需要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內存芯片、光纖等設備。這些環節屬于“新基建”的最底層。隨著數據中心的建設成為熱點,必將帶來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新一輪發展機遇期。因此,在“新基建”推進過程中,數據中心作為基石和核心支撐,在不斷推進自身產品迭代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以生態共建的方式滿足更多復雜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與此同時,青云QingCloud也通過不斷深化區域合作提升自身在云計算領域的廣泛布局。目前,針對這種區域性的落地重點,青云QingCloud做了詳細的研究和規劃。例如針對提倡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創新的江蘇省,接下來的重點是加強和江蘇交控這樣的千億國企密切聯系,通過創新的技術助力他們智慧交通進一步實現和不斷迭代;提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陜西省,在與現有教育、工業、醫療及政府相關行業保持共同成長的基礎上。將會進一步拓展新行業,以新一代信新技術能力推動整個陜西省產業升級。 在這個過程中,青云QingCloud認為,“新基建”的發展對于信息技術行業勢必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5G等幾個層面。既然有機遇勢必會有挑戰,技術領先、產品優勢明顯且能夠真正落地的、普惠的必將會在這場新的競爭力脫穎而出。反之,亦然。但是,對于整個IT產業來說,這是一場機遇大于挑戰的“競爭”,市場格局和產業生態的競爭力核心便是技術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