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深圳大鵬新區始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雖然新區土地面積有295平方公里,但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并不充裕,加上核電控制區、高壓走廊區等“十條鐵線”限制,土地資源非常緊缺。 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爭取更多重大項目落地,就必須有發展空間作為保障。近日,大鵬新區印發《大鵬新區土地整備重點項目集中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切實保障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全面打贏國土空間提質增效攻堅戰,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全力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 《方案》共分為任務目標、組織結構、責任分工等九個部分。《方案》有幾大特色。一是任務目標清晰。聚焦市、新區兩級重點項目征拆工作,尤其是新區24項重點任務和60多個辦事處重點推進項目。二是強化組織架構。成立以新區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的指揮部,下設統籌辦公室、攻堅辦公室。三是明確責任分工。針對各項具體行動,新區按照職責分工,明確部署了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有效加強工作統籌,有力推進各項行動開展,切實把集中攻堅工作推動落實到位。四是加強考核監督。每半年進行一次考核,檢查進度;每年度進行一次考評排名,并對成績優秀排名靠前的報新區予以表彰。新區組織人事局加強對參加一線的工作人員的跟蹤、考核,對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及時按程序提拔使用。 《方案》中涉及重點土地整備攻堅行動共24個項目,包括土地整備、利益統籌、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設和市十大專項行動5類任務,涉及較大產業、重大項目和公共配套,尤其是新區軌道8號線(三期)、大灣區國際漁業(金槍魚)交易體驗中心、南澳旅游碼頭、東部海堤三期、較大面積產業空間等重點任務。經初步核查,土地整備和利益統籌項目應清理土地不少于523公頃,房屋征收項目涉及不少于276棟房屋38233平方米征拆,安置房項目預計待2023年建成后籌集約1500套房源。此外,還有道路、河流、公共設施等60多個辦事處重點推進項目。 《方案》通過建立高位統籌的組織框架,健全高效聯動的體制機制,實行責任倒逼的考核制度,構建聯合作戰的攻堅工作體系,舉全區之力依法高效推進土地整備重點項目,切實保障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為高質量“美麗大鵬”建設奠定堅實的空間基礎。 相關鏈接:2019年大鵬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工作亮點 ——東漁、東山2個統建樓項目開工建設。 ——完成8.89公頃土地供應和3億土地收入。 ——完成08—13人才保障房項目3671平方米的房屋拆遷任務,將提供15棟共3000余套人才保障房。 ——白石崗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拆遷談判工作接近尾聲。 ——沙頭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主體結構已封頂。 ——大鵬第二工業區A區城市更新項目已開工建設。 ——完成葵涌1號統籌片區規劃研究和大鵬1號統籌片區規劃研究。 ——新大項目已完成23戶1520畝小業主的補償及場地移交清理工作。 ——水頭項目已完成55公頃土地補償清理工作。 ——科普特項目已完成92公頃整備范圍內測繪、評估及8600平方米建構筑物拆除工作。 ——完成鵬壩通道壩光段90%,環城西路60%、環大鵬灣先行開工段60%、延安路100%、睿鵬大道100%、核龍線90%的施工作業面移交。 ——完成西邊洋河、新大河上游段、大碓涌河、楊梅坑、鵬城河100%施工作業面移交。 ——梳理制定原村民統建樓“1+N”政策籃子,系統解決統建樓建設過程中用地、建設標準和代建等問題。 ——出臺《深圳市大鵬新區非農用地管理辦法(試行)》,推動新區城市更新項目落地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