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大-復旦IMBA項目IFP(International Field Project)游學課程,首次走進了神秘而古老的以色列。以色列,一個充滿了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的“碰撞”張力的創業國度,而今次,它用本國蓬勃發展的全球企業和獨樹一幟的前沿理念,引領港大-復旦IMBA項目的學子們,開啟一場面向過去和未來的思考之旅。 自由的思維如何形成? 課堂研討,探索以色列人的求知與創新 此次以色列IFP項目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在以色列規模最大的國立綜合性大學——特拉維夫大學系統學習以色列的歷史文化、地緣政治和教育理念,全方面解析以色列的創業生態系統。 授課老師有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摩薩德前負責人Efraim Halevy教授,中以商務合作一線的經濟和咨詢服務專家,特拉維夫大學知名教授等。同學們腦海中對于中東和以色列的模糊概念及碎片化的知識在多位教授和專家的點播下逐漸變得清晰。 摩薩德前負責人Efraim Halevy教授 作為今年首次開啟的IFP項目,本次以色列之行特別設置了介紹以色列哲學思想和文化的課程。不迷信權威,保持好奇心,是以色列教育中對孩子從小就注重培養的。與生俱來的思辨讓以色列人對一切事物都極具探究精神。這種敢于打破常規、對權威不服的精神讓以色列人在企業中、課堂上、生活中都能夠暢所欲言,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 這讓同學們意識到,以色列蓬勃的創新能力來自于其長久的教育和學習方式的養成,進而發展出思辨的精神,并愿意在實踐中不斷去求證真理。“以色列人,天生就像是互聯網產品經理。”在交流后一位同學不禁感嘆道。 以色列創業生態的一大突出特色就是數字化創新: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創新等前沿趨勢已經充分體現在以色列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來自企業家的分享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同學們紛紛表示,中國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數字化的重要性并正在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但是,“我們對于以色列的借鑒不應該停留在表面,更是要吃透其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文化,更多的在機制和生態上加以借鑒。” 發展奇跡如何鑄就? 企業參訪:深入感受以色列的創業生態 以色列是全球公認的創業“圣地”,全球0.2%的人口拿走了20%的諾貝爾獎。為何在這里頻頻誕生頂尖科技成果,涌現出這么多獨角獸,并且深受資本的青睞?學生們有幸聽到許多資深的企業家、創業家帶來的精彩分享,得以探尋以色列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密碼。 參訪的同學們來到以色列初創企業孵化器the Bridgeof Coca Cola,深刻感受到以色列的企業發展并不僅依靠個人的智慧,更是良好創新生態體系帶來的成果。創新的生態鏈中,初創企業、研究型大學、政府、投資機構等要素間相互作用,形成了成熟的創新支撐結構,由此得以將發明轉變成創新。 比如發源于Kibbutz Magal人民公社的滴灌設備公司Netafim,他們給社區帶來了世界領先的滴灌技術,使得用最少的水資源進行精準灌溉成為了可能。這一創新解決了以色列農業發展面臨的致命瓶頸——水資源貧乏。這一技術也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國,其中也包括中國。整個農場無論是蔬菜種植,養殖等都應用了廢水循環利用系統,更令人驚嘆的是,2019年,以色列廢水再利用率可達85%,這一數字很多發達國家都無法企及。張麗嬿同學感嘆道:“許多企業的發展故事都讓人能感到以色列是個資源匱乏中實現發展奇跡的國家。” 除了參觀企業,特拉維夫大學還為學生們安排了和當地企業家深入交流的活動。一位在中國創業的年輕CEO分享了他的經歷,也給同學們帶來新的思考:“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向全世界輸出先進技術和優質產品,企業管理者需要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在尊重他國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發揮各自優勢,合作共贏。” 現代“伊甸園”如何建成? 城市游歷:發掘以色列的文化密碼 充實而深入的學習交流讓同學們獲得了思維的重塑,而在游覽中感受以色列的獨特文化則為大家帶來終生難忘的體驗。 從閃耀著歷史光芒的雅法老城出發,同學們穿越傳統與現代,走過帶有田園詩意的基布茲和倡導和平的佩雷斯創新中心,來到充滿傳奇色彩的耶路撒冷和死海。這一路的風光與歲月交融,讓大家對以色列這個猶太文明國度有了更感性的認識。 在《圣經》中被多次提及的雅法古城歷經千年,秀麗如畫也遍布滄桑。從古到今,耶路撒冷獲得了無數的溢美之詞,也承載了數不盡的磨難。同學們來到哭墻,親眼見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徒們在西墻前或哀哭或低聲禱告,表述流亡之苦和對古神廟的哀悼。 沿著死海,同學們還造訪了猶太人心目中的精神堡壘-馬薩達Masada國家公園。馬薩達是以色列古代猶太國的象征,猶太人的圣地、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馬薩達的傳說是人類自古以來尋求自由、反抗壓迫的斗爭精神的歷史寫照,“永不陷落的馬薩達精神”也成為猶太人和全人類共同的瑰寶。 以色列人民公社是同學們最期待的目的地之一。這里只有一百多戶人家,走著“土地公有,按需分配”的路線,卻是一個有著先進農業體系的高效運作組織。Rimonim農場的參觀也讓同學們見證了沙漠農業的奇跡。自強不息的以色列人卻憑借自己的智慧,依靠高科技和創新精神將沙漠腹地變成了美麗的伊甸園。 熱愛美食的中國人少不了去當地有名的餐廳用味蕾體驗異國文化。在正對地中海的網紅餐廳The old men and the sea,同學們品嘗著20余種前菜和色拉、熱乎乎的pita餅、以色列國菜hummus胡姆斯、特色小吃falafel……大快朵頤的同時欣賞著令人心醉的景色,感嘆古老國度的無窮魅力。 歷史遺留給以色列人如影隨形的危機感,以及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強烈憂患意識,這深植于骨子里的危機感成為這個民族非凡創新力的來源。虔誠的求知精神在商業文化中的滲透,內化為猶太商人孜孜不倦、探索求實的商業精神和銳意進取的創新意識。這些都成為同學們游學過程中的寶貴收獲。 特拉維夫大學有一句座右銘是Pursuing the Unknown(追尋未知),在其建校6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在鼓勵和啟發一批批學者和管理者踐行這一宗旨。此次港大-復旦IMBA首次設置以色列IFP項目,將同學們帶到這個充滿活力的創業夢工廠,讓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以色列蓬勃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面向未來,港大-復旦IMBA還將繼續努力與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合作,搭建更過國際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獲得多維度的成長。 關于以色列IFP 走近異國文化,構建全球視野!港大-復旦IMBA項目開設的以色列IFP(International Field Project)項目,開展為期一周的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課程,包含老師講授、圓桌討論、互動研討、企業參訪和文化旅游。在以色列蓬勃發展的高科技經濟和全球企業的背景下,學生得以學習其企業的創業和創新核心思想、最先進的學術研究以及相關行業企業的實踐經驗,與當地商界的領袖和杰出企業家建立人際網絡關系,感受猶太文明的智慧與強大;同時構建全球視野,加深對商業經濟環境與不同文化的深度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