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之后,國內主流電商平臺之間的戰火依舊在延續,圍繞在阿里與拼多多之間的明爭暗斗,可是說是最讓人感興趣的。 最近坊間有消息稱,阿里聚劃算或將從淘寶天貓獨立出來,成立大聚劃算事業群,進一步覆蓋下沉市場;拼多多方面則考慮將“限時秒殺”頻道升級為“秒拼”事業群,進軍一二線城市。 從策略來看,本次雙方都選擇直接入侵對方腹地,其中阿里主攻下沉市場,拼多多則發力上行。這次,可謂是終于要正面開戰了。 01 一直以來,阿里穩居電商行業第一的寶座,市場份額跟用戶規模跟其他平臺都拉開了不小的差距。雖說阿里在電商行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拼多多這匹黑馬絕對不可忽略。 畢竟它與老對手京東不同,它并非一來就與阿里爭奪一二線城市的份額,而是先占領被忽略的三四線城市,再有外往內包圍,這招確實相當聰明。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拼多多都會以瞄準“五環外人群”為目標,而今年618卻一反常態。平臺上3C產品在下沉市場訂單量同比增長首次超過一二線城市,而水果生鮮、食品等產品訂單中,約7成來自一二線城市。 毫無疑問,目前拼多多已經完成三四線城市的滲透,準備向盤踞在一二線城市的電商大佬發起挑戰了。 于是,外界多方消息都稱,拼多多將會“限時秒殺”頻道獨立出來,成立“秒拼”事業群,擔起進軍一二線城市市場的重任。不過,拼多多本身則表示“不予置評。” 或許是為了應對拼多多的挑戰,阿里這邊的動作也不斷。 有消息稱,阿里正在考慮將聚劃算徹底從淘寶天貓獨立出來,成立大聚劃算事業群,以進一步覆蓋下沉市場。不過,對此阿里方面也稱“不予置評”。 其實,主打團購與性價比的聚劃算早在2010年就已成立,并于2011年10月正式獨立運營。在拼多多崛起之前,聚劃算曾有機會攻下下沉市場,但一直不太重視導致失了先機。 直到拼多多的迅速崛起,才讓各方注意到下沉市場的魅力,而主攻下沉市場的聚劃算今年開始得到阿里重用,絲毫不讓人意外。 今年3月聚劃算與天天特賣、淘搶購合并,并在新版手淘六宮格上占據半壁江山,阿里對聚劃算的支持力度不言而喻。 可以說,聚劃算能全面復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下沉市場興起。 索性聚劃算也沒有讓阿里失望,作為下沉主力軍,在618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天貓方面公布的數據,今年618期間,聚劃算為品牌帶來3億以上新客,三線到五線城市購買用戶數、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100%,天天特賣為產業帶商家帶來4.2億訂單。 02 如今,可能大家最感興趣的就是,復出后的聚劃算能不能牽制住拼多多了。 不過,雖說聚劃算的優勢在于可以借助淘寶和天貓的成熟用戶群體,但它是否能夠牽制住拼多多還不好說。 因為聚劃算對阿里來說只是一個特價甩賣的平臺,而拼多多則是用盡全力在拼。雖然這招還算高明,但能否達成預期效果還不一定。 事實上,從艾媒北極星系統后臺數據看,拼多多和淘寶的用戶重合度近70%,只是早期拼多多切中的是中低端淘寶而已。 既然用戶重合度如此之高,那么雙方一戰必然在所難免。 對阿里而言,目前靠重啟聚劃算搶回中低端和下沉市場有些晚了,但不管此舉能否獲得預期的效果,至少能達到兩個效果:在盡量狙擊和牽制拼多多的同時,夠培養用戶習慣,吸引更多商家選擇聚劃算。 說到底,其實拼多多和聚劃算都沒辦法完全打壓住對方,只能是盡可能地擠壓市場空間罷了。 但對于阿里而言,聚劃算只是其列陣中的一塊,即使敗了也沒關系,而拼多多卻是真的輸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