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2月正式投入智能化設備,創造了單條生產線上16人日產1萬件電池組裝的業績成果,使得同等條件下產能提升25%。堅持科技創新,持續推動產業轉型,超威的智能化宏圖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智能制造的影子也隨處可見。 智能立體倉:信息智能化與工業化全方位接軌 結合超威的發展戰略,通過全面推進企業智能化與自動化的升級,規劃2018-2025年真正實現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的轉型布局。據悉集團智能立體倉投資8000余萬元,實行全自動雙伸位自動堆垛機式立體貨架,入庫速度150托盤/小時,每年可節約變動運作管理費用319萬元,節約平面倉容面積2.5萬平方米,是普通立體倉空間利用率的2.2倍,實現了信息智能化與工業化的全方位接軌。 智能化車間: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顯著提高 超威山東公司生產車間內一塊塊電池從包片到入槽、鑄焊到點膠再到最后的包裝僅需十幾分鐘,車間工人綠春華一邊操作機器一邊感慨,“和眼前一幕相比,半年前電池組裝生產流水線上‘密密麻麻’的我們被‘排兵布陣’,現在我一個人就可以盯好幾個電池組裝工序,輕輕松松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務,再也不用加班加點趕進度了。”“機器換人、機器管人”的智能化操作模式使得同等條件下,76人的工作只需16人,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都大幅提高。 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跨界融合的“互聯網+”和智能經濟都為超威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模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和轉型空間。入選國家相關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旗下子分公司成為各地政府力推的智能制造企業典范等成就,都一一佐證了其為智能制造業做出的杰出貢獻。 未來超威繼續為中國新能源智能化制造產業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達成“立志成為全球新能源行業偉大的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