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 文 / 華商韜略 曹文密 1月24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方網站消息顯示,第四批游戲版號已下發,總數為95個,審批時間為1月13日。其中,騰訊的《折扇》和《榫接卯和》獲批。 目前,騰訊股價345港元,比去年10月低谷期增長了27%。 《2018手游行業年度研究報告》顯示,手游用戶規模從2月的6.13億下降至5.25億,58家上市游戲公司近9成市值出現下跌,最高跌幅達60%。與去年10月相比,用戶規模僅增0.02億。 自2018年3月新游戲版號審批暫停,多家游戲公司受波及。騰訊首當其沖,去年3月至12月其股價跌幅超過24%。而在2017年,騰訊大漲近120%。 沒有游戲版號,意味著不能在游戲內通過道具購買獲得流水,只能依賴廣告收入,而游戲開發商多數是道具內購占流水比例高,即使是騰訊業績也難免受此影響。 2018年8月8日,騰訊游戲平臺WeGame通過綠色通道上線第一款3A游戲《怪物獵人:世界》。由于此前爆火的“吃雞”游戲《絕地求生》面臨版號限制問題,騰訊對這款游戲期望頗高,提前引進批文、文化和旅游部備案等,但于事無補——《怪物獵人》上線僅四天,即被要求下線整改。 9月10日,騰訊棋牌類游戲“天天德州”也于去年正式啟動退市,9月25日完全關閉游戲服務器并清空數據。 11月22日,《QQ音速》官方發布退市公告,表示游戲開發商已解散開發團隊,無法繼續提供版本內容更新。同時,騰訊與QQ音速游戲開發商的代理協議也將于 2019 年 1 月到期。 過去一年,騰訊還用重金運營推廣兩款“吃雞”游戲,同時收購制作方藍洞游戲公司的部分股權,向斗魚和虎牙等直播平臺投入大量資源,收獲大批潛在付費用戶。 但自新游戲版號審批暫停后,這兩款游戲無法商業變現,也成為負累。并且,原版《絕地求生》也在Steam平臺的熱度下滑,日活躍用戶數從高峰期暴跌超7成。 根據極光大數據的統計,去年10月,王者榮耀月均DAU近六千萬。去年一年,王者榮耀MAU呈現波動下降態勢。 彭博社曾表示:游戲業務的“萎靡”很大程度來源于監管機構突然加緊的審核力度。 受審批影響,騰訊第二季度網絡游戲收入為 252.02 億元,占整體營收的 34%,同比增長 6%,環比下跌 12.36%,手游領域更下降近19%。 騰訊近期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騰訊網絡游戲業務收入258.13億元,同比下降4%,端游收入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4%至12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以及用戶向移動端轉移,但環比數據不增反降,WeGame推廣節奏被打亂是主要原因。 不過寒冬包裹之下,騰訊下半年上線的兩款新游戲《我叫MT4》以及《圣斗士星矢》仍有不錯的收入表現。第三季度騰訊智能手機游戲收入環比增長11%,扭轉二季度手機游戲收入下滑的趨勢。 騰訊IEG內部人士曾向《中國企業家》透露,騰訊游戲可能會降低兩款“吃雞”游戲的權重,收縮各項預算,未來主推一款與有關部門合作的軍事類題材游戲。 去年11月,騰訊高級副總裁、騰訊游戲業務的領軍人物馬曉軼坦言:游戲業績下滑不是騰訊一家公司的問題,全行業都因為新上線的產品少帶來很大的影響。 對于騰訊縮減游戲預算的疑問,馬曉軼強調,在騰訊新的組織架構中,騰訊互娛會更專注于游戲的開發、發行以及電子競技的培育和發展這兩個方向,“這兩個方向我們的決心、投入都不會變”。 “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馬曉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此番重新獲得游戲版號,對騰訊利好。不過“新作”能否再誕生一個“王者”,只有時間知道答案。 參考文章: 崔鵬《游戲過冬,云和支付為騰訊撐腰》 舒虹《騰訊馬曉軼:架構調整后,騰訊互娛會更專注游戲和電競 》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