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18年已悄然而逝,還來不及細細回味,時間已經把我們推向了2019年的懷抱,站在新一年的開端,回首2018年在教育領域發生的種種,我們還記得哪些?為了讓大家對2018年教育行業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脈絡,繼教育發布2018年教育行業十大事件后,此次推出2018年教育行業八大關鍵詞。 一、整改 從2018年年初到年末,教育行業大大小小的政策不斷,從2018年3月國家提出的“減負令”,到年末正式推出的“減負30條”;從《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意見》到《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以及《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若干意見》…… 上述的每一個政策,都給教育行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意見》頒布后,國家開啟一系列的整改監督,截止到2018年12月12日,全國共摸排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發現存在問題機構27.3萬所,現已整改24.8萬所,整改完成率達到90%。 甚至這樣的整改現象延續到了2019年,北京市教委近日印發《關于開展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改回頭看的通知》,指出北京市臺賬內校外培訓機構已全部完成整改,為鞏固成果,防止反彈,強調要重點關注寒假期間,采取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此外就在這幾天,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透露,除線下培訓機構外,2019年上半年市教委將重點“治理”線上培訓機構,并將在上半年全面啟動市級校外培訓機構服務管理平臺,家長可隨時查詢培訓機構“黑白名單”。 所以如果要說,2018年教育行業最顯著的關鍵詞,那非“整改”莫屬。 二、上市破發,市值暴跌 據教育此前統計,截至2018年12月29日,共有13家教育公司在美國和香港上市。其中,有5家在每股上市,8家在港股上市。 但幾乎是毫無例外,從年初尚德機構到年末的卓越教育,幾乎每個上市企業都遭遇了破發,股價下跌基本達50%,尤其是尚德機構,下跌甚至超60%。其中原因不乏資本環境不好,國家政策趨嚴,企業自身盈利能力有限,多數企業是流血上市。 我們都知道,上市永遠不是一個企業的終點,而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全新階段,迎接的挑戰會更多更大,期望上市教育企業能夠扛過寒冬,迎來股價的上升期。 三、少兒編程 2018年,如果要說教育領域什么賽道最火,那少兒編程則是當之無愧,雖然業界都在說資本寒冬來了,但少兒編程企業則是從年初到年末不斷在拿融資。據統計,2018年該賽道共有33次投融資,其中像編程貓、傲夢編程、小碼王,更是獲得了超億元大額融資。除此外,像好未來、網易、達內教育等大企業也在2018年加緊布局少兒編程賽道。 不過編程教育在國內始終是個新產業,供給端方面依然存在缺失,比如教材、老師、甚至運營模式都是缺失的,此外這個市場目前還是一個增量市場,存在很多變量。 貝爾科技創始人王作冰此前接受教育訪談時提到:“就編程教育來說,這兩年涌入的企業不少,但市場總會有一個周期和規則,到明年的時候就會有一批被淘汰掉,直到真正有著自己核心理論體系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留下來。” 那對已入局的企業來說,2019年會是一個關鍵年,如何抓住用戶,獲得資本的青睞,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下來會是一個必考的課題。 四、 AI+教育 由于區塊鏈的強勢來襲,2018年AI在業界的聲量相比2017年弱了一些,不過教育企業在對AI的布局上,依然沒有松懈。按照教育流程劃分的話,AI已經滲透到了教研、教學、練習、測評以及管理五個環節中。并且在2018年諸多教育行業峰會中,AI+教育依然是最為火熱的話題。 如果說前兩年AI在教育領域多是一種喧鬧或一種噱頭,那2018年各個企業開始實打實地將AI真正應用到教育各個環節。因此有業界人士稱,其實2018年是人工智能教育元年,人工智能和相關學科課程已逐步成為中小學必備的核心素養提升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27日,英語流利說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作為國內一家以人工智能驅動的教育科技公司,其致力于用AI技術和大數據提升學習效率,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和公平性。由此流利說的上市,也被稱為AI教育的第一股。 雖然主打AI教育的流利說近幾年的業績并不樂觀,是虧損上市,但能夠成功上市,還是可以看到資本看好在線教育是看到了教育數據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五、大語文 在教育領域,政策是最為顯著的助推器,隨著2018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語文學科成為了備受矚目的“大語文”。并且在這一年里,新東方、好未來、立思辰等巨頭紛紛布局;一些大語文相關的創業公司獲得資本的青睞,比如親近母語、考拉閱讀、方體語文、一起學語文等獲得了新一輪融資…… 此外大語文天然自帶素質教育屬性,并且側重對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這一特性與新高考相關政策提出來的綜合素養關系密切。更有專家人士向表示,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閱讀是語文的基礎,未來可能會是得閱讀,得語文者得天下。 不過,雖然說2018年是大語文賽道項目融資的爆發階段,但多數項目融資輪次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之間,中后期的項目較少;再加上語文學習是需要時間沉淀的,效果在短期內難以顯現。由此可見,大語文未來的發展還存在不小的挑戰。 六、今日頭條、美團等巨頭加緊布局教育 雖然大家一直強調教育是一個逆周期、毛利率高、現金流充裕的行業,但教育終歸還一個慢行業,不具備太強的網絡效應。因此像BAT等企業對教育的布局一直以來都顯得漫不經心。 不過2018年年中,今日頭條上線自己的少兒在線英語產品“gogokid”,引發了教育圈內一陣熱議,甚至是恐慌,并且上線gogokid后,年末今日頭條還上線了AI在線外教英語產品aiKID。 此外圍繞用戶生活的場景,2018年4月美團點評發布了留學申請規劃平臺“留學頻道”,并與新世界教育集團、金吉列留學、自由學派UrSchool迅速達成了合作。 在線教育百家講壇發起人馬永紀在接受訪談時表示:“龐大的市場需求與供血不足,正在撬動教育板塊。2018年,面對整體經濟形勢的不景氣,和對新的業務增長領域需求的尋找,巨頭必然無法放棄逆周期、強剛需的教育業務。不管是從技術、政策的維度,教育行業都已經處在了變革的關鍵時間節點。” 七、小程序+教育市場爆發 2018年被公認為是小程序紅利爆發的一年。不僅零售、電商、餐飲、社交等領域在重倉小程序,教育行業也出現了不少重點布局的小程序的企業,比如小打卡、鯨打卡、知識圈、園釘、小鵝通等。他們中大多數在2018年深受資本青睞,獲得了融資,其中像鯨打卡、園釘更是獲得了不止一輪的融資。此外教育領域的巨頭企業,像滬江、新東方、學而思、網易等也進行了布局,陸續推出相關的小程序產品。 當然,大家重倉小程序,無疑是看到了小程序背后的巨大流量和市場機遇,在這個追風口的時代,雖然小程序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大家誰也不想錯過。 只是,就目前來看,布局教育小程序的企業主要分為平臺和工具兩類。究竟是以平臺切入或以工具切入這個賽道,目前在業界還存在很大的爭議。 如做純做工具產品,其在市場上用戶粘性不高,存在非常強的可替代性;此外如果做平臺,如果其中流量轉化環節設計不當,也將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是否布局小程序,要以哪種模式切入,還需要教育創業者認真思考。 八、早幼教 近年來,隨著80、90后成為新一代家長,他們對孩子在早期教育上面的關注更高,根據2018年《早教藍皮書》的資料,25~35歲的父母更愿意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做更大的經濟投入。以80后為主體的新興中產階級既有支付能力,也有支付意愿,是早教機構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 據相關統計顯示,2018年學前教育賽道勢頭不減,截至2018年8月31日共發生33個投資事件,比去年同期高出約15%。GGV執行董事于紅今年也表示,公司接下來投資重點是0-6歲兒童,她認為這類用戶痛點很清晰,即“家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所有的家長都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就上崗了。”之前這個行業里有一些零散性的解決方案,但不是系統性的。 此外,2018年中,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噠噠英語推出了英語啟蒙產品“DaDaBaby”,其定位于服務0~6歲幼兒及其家長,正式宣布進軍幼兒早教領。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VIPKID也推出針對獨立子品牌“自由星球”,并與寶寶樹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低幼兒童英語教育領域新模式。 雖然,2018年年末教育部推出的《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若干意見》在業界掀起一波大浪,引得眾多民辦幼兒園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整個幼教行業處于一種緊繃的狀態。但總體來看,早幼教依然是很多企業和資本關注的重點。 總結 對于很多教育行業的從業者來說,2018年可能并不好過,資本環境不景氣,再加上教育部針對多個細分領域出臺諸多政策,對這些領域提出更明確更高的要求,會讓一些企業處于陣痛期。 但總體來看,2018年,教育行業有很多新氣象,不管是爆紅的少兒編程還是深受關注的AI教育,都讓教育領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同時教育相信,在政策的規范下,教育企業未來會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