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廣東海洋大學法政學院“ilsa安全衛士”社會實踐團隊在深圳及東莞正式啟程,開啟了為期8天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本次活動結合專業所學,以新的視角和目光,對當今社會的時事熱點“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進行調研,旨在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實踐能力,同時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社會擔當。 8天的社會實踐調研時間里,團隊隊員們為了獲得有效且全面的數據,在深圳人流量較大的羅湖火車站、會展中心及深圳大學進行了問卷調查及采訪。雖然不少民眾對我們的工作不予理解和支持,但在隊員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得到了較為充足有效的問卷數據,更是有不少熱心的市民向我們主動分享了自己親身經歷的與信息安全相關的事件,表達了他們對信息安全保護的看法。 團隊還前往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的互聯網信息監控中心,向網警詢問了目前信息隱私安全相關案件的問題。網警向我們介紹到目前信息泄露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在供需關系下充斥著經濟聯系。 律師、檢察官和法官也是我們訪問的重要對象。在交流中,我們得知大多數因個人信息泄露的刑民案件都大幅增長但大多數都是直接尋求警察的幫助而較少通過律師來進行維權。與此同時,目前的網絡不斷發展,各種犯罪形式也在進行不斷地發展和變化,新穎的網絡犯罪導致監管難、維權難的問題日益凸顯。在與檢察官的采訪中,我們得知目前此類案件愈發進行大眾視野受到大眾關心和重視。 為了更加完善調研內容,團隊前往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對法官進行了采訪。唐法官向我們介紹到目前由于與個人信息隱私安全相關的法條較為宏觀和抽象,在實際審理判決中主要依靠法官的主觀和知識儲備。同時,由于訴訟成本較高等多方面因素,受此類侵害的受害者多數沒有選擇走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草案頒布和即將出臺對于整個國家、社會和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進步。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公民的個人信息隱私安全能得到進一步的保護。我們也迫切的期待著《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早日出臺,是我們法學生對中國法治之路的期盼是立法的進步。此次調研課題雖大,但卻處處遍及生活觸及我們的切身利益,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充分的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增強了我們的專業知識。Ilsa安全衛士,信息安全,與法同行,永不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