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素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美稱,別名公孫樹、白果樹,是研究古代地球地質演變的活化石,是我國特有的古老而珍奇的名貴樹種。 錢沖古銀杏群落,占地面積60平方公里,楚天大地上鑲嵌的一塊璀璨翡翠。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與浙江的天姥山齊名,是我國兩大自然狀態古銀杏群落之一。千年以上古銀杏樹48株,五百年以上的銀杏樹1468株,百年以上的銀杏樹4683株,定植的銀杏樹250萬株,銀杏數量、樹齡堪稱全國之最,譽為中華銀杏第一村。 “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錢沖歸來不看樹”。錢沖“虛懷若谷”、“蟠龍現世”、“同心永結”等形態各異,風情萬種的銀杏,分布在三條峽谷中,樹姿霸道,樹勢雄偉,樹冠巍峨,枝椏縱橫,形態萬千,銷魂攝魄,極具觀賞價值。或并蒂連枝形似夫妻;或依偎相擁勝似戀人;或老少攜伴狀若母子;或參天筆直劍插云霄;或巨冠遮日蔭及千余方。 3000年滄桑的鎮山之寶“銀杏王”,枝繁葉茂,樹冠參天,樹干粗需6人合圍,仍年產白果近千斤。另有一株數千年古銀杏,樹心空如洞穴,可置放小桌容四人于其內棋牌對弈,物神造化,巧奪天工。 “天女金桂”、“狀元古柏”、“桂竹園”、“蘭草路”、“桃花溪”、“蜜蜂寨”、“勝九山”、“關帝廟”、“東岳廟”等園林及遺址各領風騷,散落其間。 秋天的錢沖,銀杏金,板栗黃,柿子紅,山楂香,帷幕徐開,一步一景,色彩重疊,宛如畫中。 錢沖秀美的自然風光盛名華夏,其文化積淀、人文資源尤為豐厚。東晉時期的張昌、元末時期的陳友諒,兩位農民起義領袖均在此安營扎寨,如“蜜蜂寨”、“太平寨”等遺址。抗戰時期,李先念曾率領新四軍豫鄂邊區挺進縱隊和新四軍第五師先后在此駐扎,抗擊日寇,建立革命根據地。“新四軍五師建軍”舊址、“新四軍五師司令部”舊址、“新四軍五師政治部”舊址、“新四軍五師醫院”舊址、“七七報社”舊址等建筑群,青磚布瓦,古貌依然。 大自然的水墨山水——十里錢沖,翠綠蠟染,山巒疊障,溪流潺潺,鳥蟲嚶嚶。古銀杏群落就像藏身深山閨中的美女,春來秋往,綠了黃,黃了綠。綠的時候,純粹柔美,層林盡染;黃的時候,黃金遍野,氣勢逼人。 千百年來,閑云野鶴在此沐晨露、觀日出、聽林濤、看雪景、和鳥鳴、賞山花……流年忘返。 物竟天華,靜觀月落日升;地靈人杰,笑看霧起云收。 十里錢沖,百般妖嬈,千年銀杏,萬種風情! “旺旺我的哥” “旺旺我的姐” “旺旺我的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