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或類似的說法,在世界任何一種語言中應該都不陌生。 英語中這句話的由來常常被歸于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但是家族財富止于揮霍的現象卻比比皆是。 置身于當今難以想象的財富爆炸和貧富分化的時代,全球最富有的25個家族看上去似乎并沒有“富不過三代”的危險,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匯編的數據,這些家族一共控制著總額1.1萬億美元的財富。 從瑪氏(Mars)巧克力,到愛馬仕(Hermes)圍巾,從超級市場到豪華酒店,從數據公司再到制藥工廠,財路雖然各不相同,但規模卻令人瞠目:超過蘋果公司(Apple Inc.)的市值,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的客戶存款,以及印度尼西亞全國的生產總值。 對這些家族財富的任何測算都可能是低估。由于財富分布錯綜復雜,像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s)或洛克菲勒(Rockefellers)這樣的家族的財富已經難以統計。這種幾代人所累積財富的情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累積的資產和股息)讓家族資產的實際范圍變得異常模糊。對于那些財富來源難以證實或主要來自于王國財富的家族、如沙特王朝家族,他們的財富規模也無從得知。 彭博對家族財富的統計也排除了財富還處在第一代以及由單一繼承人繼承的家族。這意味著只有三個亞洲家族上榜,而且無一來自中國,反映出亞洲地區財富的爆發還只是近期的事。這種現象應該很快發生改變,家族財富辦公室目前正在亞洲地區滲透,而李嘉誠等亞洲富豪也已開始將他們的財富帝國移交給了子女。 曾幾何時,普利策(Pulitzer)、范德比爾特(Vanderbilt)和沃爾沃思(Woolworth)家族的財富故事是何等傳奇,如今,它們的沒落顯示出財富家族的衰敗是多么平常。財富咨詢公司Campden Wealth的瑞貝卡·古奇(Rebecca Gooch)說:“要確保家族財富世代更迭,這些家族需要克服很多障礙。戰略規劃、教育和溝通是這其中的關鍵。” 有些富豪家族則另辟蹊徑。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都加入了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捐贈承諾計劃"( Giving Pledge),承諾將他們財富的絕大部分用于慈善。 他們的這種做法應驗了另一位戴爾·卡耐基的名言:“將你人生的前三分之一用于接受盡可能多的教育,接下來的三分之一用來賺盡可能多的錢,最后的三分之一將這些錢用于造福人類。” 01 姓氏 沃爾頓 公司 沃爾瑪 連鎖公司 財富 $1515億 行業 消費 零售 地點 阿肯色州 本頓維爾 沃爾瑪連鎖公司是全球收入最高的零售商,在全球有近1.2萬家門店,年銷售收入5000億美元。其控股公司Walton Enterprises和家族信托基金The Walton Family Holdings Trust擁有該公司一半的股權,這部分股權奠定了這個全球最富有家族財富的基礎。 01 1945年,山姆·沃爾頓買下了名下的第一家店面 02 1992年,山姆·沃爾頓去世,長子羅伯森成為公司董事長 03 2016年,斯圖爾特·沃爾頓接替父親吉姆進入公司董事會 02 姓氏 科赫 公司 KOCH INDUSTRIES 財富 $987億 行業 制造業 地點 堪薩斯州 威奇托 弗里德里克、查爾斯、戴維和威廉四兄弟從他們的父親弗萊德·科赫繼承了煉油公司。上世紀80年代初,兄弟反目致使弗里德里克和威廉退出了家族生意,而查爾斯和戴維則留了下來,并發展為后來年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的Koch Industries。戴維和查爾斯通過其家族財富辦公室1888 Management管理一部分個人財富。 01 1940年:弗萊德·科赫與他人一起創辦石油和煉油企業Wood River Oil and Refining Company 02 2018年6月:健康每況愈下迫使戴維卸下其家族企業的領導職務 03 姓氏 瑪氏 公司 瑪氏公司 財富 $897億 行業 糖果 寵物 地點 弗吉尼亞州麥克林 弗蘭克·瑪氏上學時學會手工制作巧克力。他創建的這一生意后來以M&M豆、Milky Way 和Mars士力架聞名,該公司年收入超過350億美元,寵物產品占了其中近一半。這家由少數人持股的公司完全由瑪氏家族成員所有。 01 1883年,弗蘭克·瑪氏出生。他從小就得了小兒麻痹癥,無法步行上學 02 1932年:弗雷斯特E·瑪氏移居英國 03 1973年:弗雷斯特E·瑪氏正式退休 04 2017年:瑪氏完成對寵物健康護理服務供應商VCA的收購 04 姓氏 范德姆 代·斯波爾伯奇 代·梅爾維斯 公司 百威英博 集團 財富 $541億 行業 飲料 地點 比利時 追根溯源,這三個比利時釀酒家族組建的企業最早可以追溯至14世紀。1987年Piedboeuf和Artois合并成為英特布魯啤酒集團(Interbrew),范德姆家族在這時加入其中。英特布魯啤酒集團在2004年與巴西的安博集團(AmBev)合并。上述家族的投資工具Verlinvest為他們管理超過20億美元的資產。 01 1895年:Artois酒廠所有者埃德蒙·威廉姆斯去世 02 1926年:公司推出Stella Artois作為圣誕啤酒 03 1968年:Artois接管釀酒廠Dommelsch Brewery 04 1987年:Artois和Piedboeuf釀酒廠合并 05 2008年:安海斯和英博合并 05 姓氏 杜馬仕 公司 愛馬仕 財富 $492億 行業 奢侈品 地點 法國巴黎 2010年去世的讓—路易·杜馬仕(Jean-Louis Dumas)將愛馬仕打造為奢侈品時尚行業的全球巨頭。目前在愛馬仕擔任高管的家族成員還有藝術總監皮埃爾—艾力克西斯·杜馬仕(Pierre-Alexis Dumas)和公司董事長艾克希爾·杜馬仕(Axel Dumas)。 01 1837年:希爾里·愛馬仕創建了為貴族服務的馬具店 02 1880年:業務遷至巴黎圣·奧諾雷24號 03 1902年:希爾里的孫子埃米利·毛里斯·愛馬仕和阿道夫·愛馬仕成為公司聯席總裁 04 上世紀50年代:埃米利的女婿羅伯特·杜馬仕和讓—雷內·嬌蘭實現了業務多元化發展 05 1978年:讓—路易·杜馬仕建立起全球連鎖店 06 2013年:艾克希爾·杜馬仕出任聯席首席執行官 06 姓氏 威特海默 公司 香奈兒 財富 $456億 行業 奢侈品 地點 法國巴黎 艾倫·威特海默和杰拉德·威特海默兄弟正在坐享其祖父在上世紀20年代對設計師可可·夏奈爾(Coco Chanel)進行資助的余蔭。兄弟倆擁有這家由少數人持股的時尚公司,這家推出“小黑裙”的時尚品牌2017年收入96億美元。威特海默還擁有賽馬和葡萄園。 01 1924年:皮埃爾·威特海默與可可·香奈爾談妥香水合同 02 1963年:雅克·威特海默在父親去世后接管了香奈兒公司 03 2018年:香奈兒首次公布財務業績 07 姓氏 埃姆巴尼 公司 信實集團 財富 $434億 行業 制造業 地點 印度孟買 姆凱什和阿尼爾的父親迪魯博海·埃姆巴尼(Dhirubhai Ambani)在1957年創建了信實集團的前身。迪魯博海在2002年去世時沒有留下遺囑,他的妻子和孩子最終對家族財富的控制權達成協議。姆凱什執掌了總部設在孟買、擁有全球最大煉油設施的信實集團。他住在一棟27層、號稱全球最昂貴私宅的大廈之中。 01 1957年:迪魯博海·埃姆巴尼從也門回到印度 02 2002年:長子姆凱什接任公司董事長 08 姓氏 科萬特 公司 寶馬 財富 $427億 行業 汽車 地點 德國 慕尼黑 赫伯特·科萬特(Herbert Quandt)將寶馬從一家瀕臨破產的汽車公司打造為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生產商之一。族長喬安娜·科萬特(Johanna Quandt)于2015年去世,她的兩個孩子斯特凡和蘇珊至今仍掌控著寶馬公司。該家族的其他投資還包括德國物流公司Logwin和荷蘭安全軟件公司Gemalto。 01 1883年:埃米爾·科萬特收購了他岳父擁有的一家紡織公司 02 1933年:君特·科萬特加入德國納粹黨 03 1954年:赫伯特·科萬特繼承家族生意,后來將持有的寶馬公司股權提高到50% 04 2015年:赫伯特遺孀喬安娜過世 09 姓氏 嘉吉 麥克米蘭 公司 嘉吉公司 財富 $423億 行業 制造業 地點 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 該家族是全美最大的少數人持股公司嘉吉公司(Cargill Inc.)的多數股權持有者。該公司由威廉·嘉吉(William W. Cargill)于1865年在艾奧瓦州科諾沃創建,最初是一家大宗商品公司,有一個巨大的糧庫。他的后代一直控制著這家食品、農產品和工業品公司。 01 1865年:威廉·嘉吉成為一家糧食商行的老板 02 1884年:約翰·麥克米蘭開始在他父親在威斯康星州的銀行工作 03 1936年:約翰·麥克米蘭二世(John MacMillan Jr.)在他父親卸任后接任總裁 04 1961年:公司元老埃爾文·凱爾姆(Erwin Kelm)接任首席執行官 05 1980年:嘉吉開始開展咖啡貿易 06 2011年:Mosaic Company和嘉吉同意拆分 10 姓氏 柏林格 馮·鮑姆巴赫 公司 伯林格·英格爾海姆公司 財富 $422億 行業 制藥 地點 德國 英格海姆 德國制藥商伯林格·英格爾海姆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于1885年由艾爾伯特·伯林格(Albert Boehringer)創建。130年后,伯林格家族,包括親家馮·鮑姆巴赫家族,依然控制著這家公司,董事長赫伯特·馮·鮑姆巴赫(Hubertus von Baumbach)和他的大家族依然是這家少數人持股企業的所有者。 01 1885年:艾爾伯特·伯林格在德國買下一家小的酒石酸氫鉀公司 02 1939年:艾爾伯特·伯林格去世 03 1992年:艾爾伯特·伯林格二世的女婿埃里希·馮·鮑姆巴赫被任命為股東委員會主席 04 2010年:公司慶祝創建125周年 11 姓氏 阿爾伯萊希特 公司 阿爾迪集團 財富 $388億 行業 消費 零售 地點 德國艾森和米爾海姆 希奧·阿爾伯萊希特和卡爾·阿爾伯萊希特在二戰結束返回家園后接管了父親的雜貨鋪,并將其打造為今天的德國連鎖折扣超市阿爾迪集團。兄弟倆在上世紀60年代因業務發展方向發生爭執后拆分了公司,兩個分支:南阿爾迪集團和北阿爾迪集團目前共有一萬家門店。希奧·阿爾伯萊希特這一支還擁有1979年收購的美國連鎖雜貨店Trader Joe’s。 01 1913年:阿爾伯萊希特雜貨鋪在德國埃森開張 02 1971年,希奧·阿爾伯萊希特被綁架17天,在交付200萬美元贖金后被釋放 03 2014年:卡爾·阿爾伯萊希特去世 12 姓氏 米利耶 公司 歐尚超市 財富 $375億 行業 消費 零售 地點 法國里爾 到了創始人杰拉德·米利耶(Gerard Mulliez)于1961年創建起被譽為“法國沃爾瑪”的歐尚超市時候,米利耶家族就已經打造了一個零售帝國。歐尚超市成為歐洲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該家族的控股公司Association Familiale Mulliez控制著包括家裝公司Leroy Merlin和運動休閑品牌迪卡儂(Decathlon)在內的一系列零售業務。 01 1931年:杰拉德·米利耶出生在一個擁有一家制衣廠的家庭 02 1961年:米利耶家族在法國開設了第一家歐尚超市 03 1998年:歐尚超市進入匈牙利 04 2018年:第100家歐尚超級超市在俄羅斯開業 13 姓氏 郭 公司 新鴻基地產 財富 $340億 行業 房地產 地點 中國香港 郭得勝在1972年將新鴻基地產上市。新鴻基自此成為香港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也是郭氏家族財富的基礎。他的三個兒子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聯在他去世后接過了公司的控制權。 01 1972年:雜貨批發商郭得勝創建了新鴻基地產 02 2008年:在與兩個弟弟反目后,郭炳湘被趕下董事長的職位 14 姓氏 考克斯 公司 考克斯集團公司 財富 $336億 行業 交通、汽車 地點 佐治亞州 亞特蘭大 考克斯家族控制著年收入約200億美元的企業集團考克斯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Cox Communications是全美第三大有線電視公司。詹姆士M·考克斯(James M. Cox)于1898年創立公司。包括詹姆斯·肯尼迪(James C. Kennedy)和布萊爾·帕里·奧吉頓(Blair Parry-Okeden)在內的他的后代至今仍是公司股東。 01 1898年:詹姆士M·考克斯收購了一家報社 02 1957年:吉姆·考克斯二世在父親去世后接管公司 03 1988年:創始人詹姆士M·考克斯的孫子詹姆斯·肯尼迪晉升為集團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 04 2018年:艾利克斯·泰勒執掌考克斯集團 15 姓氏 普利茨克 公司 凱悅飯店 財富 $335億 行業 酒店 地點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在父親律所工作的同事,烏克蘭移民的兒子A.N. 普利茨克(A.N. Pritzker)開始投資房地產和問題公司。這些投資為美國最古老家族日后的財富灑下了種子,該家族的資產包括凱悅飯店。作為民主黨最矚目的支持者,彭尼·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曾在奧巴馬政府出任美國商務部長,他的弟弟J.B·普利茨克正在競選伊利諾伊州州長。 01 1881年:尼古拉斯·普利茨克到達芝加哥 02 1936年:亞布拉罕和杰克·普利茨克開始自立門戶,投資房地產 03 1957年:他的孫子杰伊和唐納德·普利茨克創辦了凱悅飯店 04 1999年:杰伊·普利茨克去世 16 姓氏 李 公司 三星 財富 $309億 行業 消費 電子 地點 韓國首爾 李健熙(Lee Kun-hee)的父親李秉喆(Lee Byung-chull)在1938年創立了三星,當時只是一家貿易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公司。李健熙是三星公司董事長,他的兒子李在镕(Jay Y. Lee)在被控行賄并減刑后于今年2月出獄。 01 1938年:李秉喆開辦了水果、蔬菜、魚類出口生意 02 1987年:李健熙出任三星集團董事長 03 2014年:李健熙心臟病發作入院治療 17 姓氏 勞辛 公司 利樂包股份有限公司 財富 $309億 行業 包裝 地點 英國倫敦 該家族的財富源于利樂包股份有限公司(Tetra Pak),這是魯本·勞辛(Ruben Rausing)在上世紀50年代創立的飲品包裝公司。魯本兒子蓋德的后人目前百分百控制著全球最大的包裝企業之一的Tetra Laval。魯本的另一個兒子漢斯在1995年將自己的股份賣給蓋德,此后開始通過設在倫敦的Alta Advisers投資于環保包裝材料和資產。 01 1929年:魯本·勞辛成為一家包裝公司的合伙人 02 1995年:漢斯·勞辛將股份出售給兄弟蓋德 03 2012年:漢斯的兒子漢斯·克里斯丁·勞辛在妻子吸毒過量死亡后因拒絕將她下葬而認罪 18 姓氏 湯森 公司 湯森路透 財富 $309億 行業 傳媒 地點 加拿大安大略 加拿大最富有家族的財富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當時羅伊·湯森(Roy Thomson)在安大略開辦了一家廣播電臺。短短五年時間,他就成為加拿大領先的報業公司所有者。該家族目前通過投資公司Woodbridge持有金融數據和服務供應商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64%的股權。 01 1934年:羅伊·湯森收購了他的第一家報業公司the Timmins Press 02 2006年:肯·湯森去世 03 2018年:湯森路透將金融和風險子公司的多數股權出售 19 姓氏 約翰遜 公司 SC JOHNSON 財富 $282億 行業 居家用品 地點 威斯康星州拉辛 已經傳承五代的約翰遜家族將SC Johnson打造為居家用品巨頭。薩繆爾·約翰遜(Samuel C. Johnson)從1882年開始銷售拼裝地板,這也是SC Johnson的前身。H. 菲斯克·約翰遜(H. Fisk Johnson)如今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旗下品牌包括Mr Muscle, Raid和Windex。 01 1886年:薩繆爾·約翰遜開始走遍全美推銷地板 02 1906年:赫伯特F·約翰遜二世成為合伙人 03 1928年:赫伯特·約翰遜二世在28歲這年父親去世后接管了公司 04 1955年,創始人的孫子薩繆爾·約翰遜出任公司產品總監 05 1992年:SC Johnson收購了Drackett公司 20 姓氏 達索 公司 達索集團 財富 $278億 行業 多元化 地點 法國巴黎 達索集團(Dassault Group)的業務包括軍用飛機制造、報紙、房地產和軟件。創始人、猶太航空傳奇人物馬塞爾·布勞赫(Marcel Bloch)在二戰期間被納粹俘虜,后來改名達索,這是對他的哥哥戰時使用的化名達索(意為襲擊坦克)致敬。 01 1944年:馬塞爾·布勞赫被關進納粹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 02 1986年:航空業泰斗西爾基·達索在父親去世后執掌達索公司 03 2018年:西爾基·達索過世 21 姓氏 鄧肯 公司 企業產品合伙公司 財富 $260億 行業 原油和 天然氣 地點 得克薩斯州休斯頓 油氣管道巨頭企業產品合伙公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由丹·L. 鄧肯(Dan L. Duncan)于1968年創建的。在鄧肯18歲之前,他的母親死于肺結核,兄弟死于敗血癥,父親死于白血病。鄧肯在2010年去世。企業產品合伙公司目前仍在其家族的控制下。 01 1968年:丹·L. 鄧肯用1萬美元創辦了企業產品合伙公司 02 2010年:企業產品合伙公司在鄧肯突然去世后仍在其家族的控制下 22 姓氏 霍夫曼, 奧伊利 公司 羅氏控股公司 財富 $251億 行業 制藥 地點 瑞士巴塞爾 瑞士制藥商羅氏控股公司(Roche Holding)由企業家弗里茨·霍夫曼-羅氏(Fritz Hoffmann-La Roche)于1896年創辦。他的后人至今仍持有公司9%的股權。該公司的拳頭產品抗腫瘤藥在2017年幫助公司實現收入541億美元。家族成員一直是自然保護的積極支持者。第四代傳人安德萊·霍夫曼(Andre Hoffmann)創建了家族財富辦公室Massellaz SA,并親任董事長。 01 1896年:弗里茨·霍夫曼-羅氏在28歲那年創建了一家醫藥公司 02 1932年:弗里茨·霍夫曼的兒子伊曼紐埃爾死于交通事故 03 1953年:盧卡斯·霍夫曼加入羅氏董事會 04 1996年:安德萊·霍夫曼加入羅氏董事會 23 姓氏 赫斯特 公司 赫斯特公司 財富 $245億 行業 傳媒, 商業信息 地點 紐約 在1887年從父親手中接過《舊金山觀察家報》后,威廉·倫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就為其家族日后的財富奠定了基礎。威廉的孫子威廉·倫道夫·赫斯特三世目前是集團的董事長。其傳媒資產包括電視網A&E 和ESPN的股權。赫斯特作為媒體公司可能最為知名,但其旗下的資產還包括著名的信用評級公司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 01 1880年:喬治·赫斯特買下《舊金山觀察家報》 02 1887年:在被哈佛大學開除后,威廉·倫道夫·赫斯特從父親手中接管了《舊金山觀察家報》,他的父親希望他能夠從此消停一些。 03 1956年:他的二兒子小威廉·倫道夫·赫斯特贏得普利策國際報道獎 04 1974年:威廉·倫道夫·赫斯特的孫子被綁架19個月 05 2018年:惠譽集團成為赫斯特旗下全資子公司 24 姓氏 勞德 公司 雅詩蘭黛 財富 $243億 行業 化妝品 地點 紐約 雅詩蘭黛創始人埃斯蒂·勞德(Estee Lauder)在1946年和丈夫約瑟夫一起創建了一個銷售護膚品的生意。今天,她的同名公司雅詩蘭黛如今的化妝品和香水年銷售額達到120億美元。著名藝術品收藏家和公司名譽董事長里奧納德將他的數百件藏品,從古董明信片到畢加索的畫作,捐獻給了博物館。 01 1947年:埃斯蒂·勞德從薩克斯第五大道公司收到第一筆800美元的訂單 02 1995年:埃斯蒂·勞德退休 03 2009年:在身為CEO時將業務擴展至國際舞臺的她的孫子威廉·勞德成為公司董事長 25 姓氏 費列羅 公司 費列羅 財富 $229億 行業 糖果 地點 意大利阿爾巴 米切利·費列羅(Michele Ferrero)在意大利小鎮阿爾巴創辦了一家享譽世界的巧克力甜品公司。在他的一個兒子佩特羅2011年死于自行車事故后,他的另一個兒子喬萬尼接管了家族生意。費列羅在2018年斥資28億美元收購了雀巢公司(Nestle's)旗下的美國糖果業務。 01 1946年:佩特羅·費列羅在二戰肆虐的意大利創造出一款包裹了榛子、可可和糖霜的糖果 02 1964年:第一罐Nutella(能多益)榛子醬面世 03 2017年:費列羅任命了首個非家族首席執行官 撰文:彭博新聞社 編輯:王越丁 翻譯:吳洪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