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每一次愛心捐款是否都有跡可循? 發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距今已經整整十年。地震發生后,全國為災區募集捐款超過600億元。不過,由于技術限制、資金量龐大等種種原因,捐款平臺并未公布大部分捐款的詳細去向。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區塊鏈技術,成為公益透明化的最佳助手。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具有信息不可篡改、公開透明、可追溯等特性,完美解決了公益慈善事業的“信任屏障”痛點。 在2017年8月的九寨溝、精河地震后,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科技”)聯合火堆公益,將每一筆善款的捐獻和使用情況都記錄在了眾安科技旗下云服務平臺——安鏈云上。 區塊鏈+公益:讓每一筆善款有跡可循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后,火堆公益立即啟動專項救災募捐活動,向貧困戶、殘保戶、低保戶、單親、軍烈屬等29戶特殊人群發放善款,其募捐款項100%自動記錄在眾安科技安鏈云的區塊鏈上。 據了解,眾安科技為火堆公益提供全方位的區塊鏈技術支持,當個人或企業的捐贈信息上鏈后,將被自動記錄在區塊鏈公共賬本上,確認后即刻封存不可篡改。所有捐贈信息均完整加密地記錄并可追溯,公眾和相關監管機構可隨時在安鏈云平臺(https://www.anlink.com/huodui/bonfire.html)上查詢、監督,保證每一筆善款的捐獻和使用情況都一目了然。 (圖片說明:火堆公益基于區塊鏈的捐款界面) 這意味著,眾安科技通過區塊鏈技術,協助火堆公益等公益組織徹底解決了運營、財務和信息公開透明等問題,讓公眾更直觀地了解公益項目的執行方式和流程,推動公益慈善走向透明化。 公益新嘗試:區塊鏈積分也能行善 區塊鏈除了能讓善款可追溯,還能讓善款“動起來”。 就在不久前,眾安科技在公益透明化領域再下一城。其區塊鏈積分平臺極線(https://anlink.com/poleline)正式上線,基于極線發行的積分可以進行公益捐贈——積分企業將預付金放入第三方支付公司,公眾捐贈積分后,企業實時把預付金交付于公益組織。在捐贈過程中,由區塊鏈溯源、記賬、對賬每一筆捐贈明細,從技術上實現積分捐贈的安全性、準確性、數字化與透明化。目前,火堆公益等公益組織已經加入積分捐贈,未來還將有更多公益機構陸續加入。 基于“區塊鏈+公益”,一個信任、開放、透明的公益慈善機制正在逐漸成型,讓每一筆捐款都有跡可循。有理由相信,隨著區塊鏈讓公益的信任度越來越高,將會有更多企業和個人投身公益慈善事業,讓更多弱勢群體獲得幫助。 其實,不僅僅限于汶川地震的公益善款,如今公眾對公益透明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打破傳統公益模式的“信任屏障”,把公益慈善事業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日益成為每一個捐助人的訴求。有公益界人士指出,只有通過透明的運作才能建立信任關系,讓公眾對公益行為更有信心,從而吸引更多人投身到公益慈善中來。 不止于區塊鏈技術的輸出,眾安科技的公益步伐從未停止。眾安科技扶持國內區塊鏈創業公司連陌科技推出“步步雞”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物聯網”實現全鏈條防偽溯源的農業養殖項目,每一只步步雞的部分銷售收入將捐獻給公益組織,支持農村地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