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要素自由流動、競爭公平有序的招標投標市場秩序,建設招標投標市場信息一體共享以及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創新在線行政監督方式,2018年1月15日,由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互聯網+”招標采購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林念修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應邀分別進行了主旨發言。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會長任瓏和副會長賈建華、李小林、石國虎分別主持論壇各項議程。 此次論壇得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等部委的指導,以及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全國12358價格監管平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支持。 26家省市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專家進行了主題交流發言。來自各地方發展改革部門、各省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和監督機構、各省招標投標協會及有關行業協會、中央企業、全國電子招標試點單位、招標單位、投標單位、招標代理機構、電子交易平臺以及電子系統開發集成商、高校、科研院所、有關行業專家及新聞媒體近700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林念修副主任與《“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發起部委的有關領導共同啟動招標采購行業進一步協同推動“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儀式。林念修副主任為論壇致辭時指出,此次論壇以“開放數據、公平交易、共享經濟”為主題,就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交流經驗,共謀發展,對于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更好發揮招標投標制度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展“互聯網+”招標采購,是招標投標行業貫徹實施“互聯網+”行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自2015年首屆中國“互聯網+”招標采購發展論壇舉辦以來,各部門、各地方積極推進電子招標投標,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健全制度體系,夯實發展支撐,“互聯網+”招標采購市場主導、政府推動、行業協同的工作格局不斷深化,分類清晰、功能互補、互聯互通、覆蓋全國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加速形成,我國電子招標采購已經邁入了互聯共享、機制創新、深度應用的新階段,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效,體現為三個“進一步”:一是服務供給更加豐富多元,進一步提升了交易服務質量效率;二是市場環境更加包容開放,進一步夯實了互聯共享發展的基礎;三是監管機制更加智能高效,進一步提高了招標采購活動規范化透明化。 林念修副主任強調,“互聯網+”招標采購實踐中仍然面臨一些薄弱環節、短板和不足,突出表現為思想觀念不適應、體制機制不適應、信息共享不適應等“三個不適應”,推進“互聯網+”招標采購任重道遠。下一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會同有關方面,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確定的目標路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信息共享,強化制度支撐,為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第一,促進交易平臺健康發展,著力營造良好運行環境。第二,加快行政監督平臺建設,著力構建綜合監督體系。第三,不斷優化公共服務體系,著力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第四,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著力強化政策支撐。展望未來,“互聯網+”招標采購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招標投標行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緊抓機遇,攜手奮進,推動創新、互動、融合、共享的電子招標投標在互聯網時代不斷綻放新光彩,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規司主要領導作主旨發言指出,2015年以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規司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委黨組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關于“按照市場化、專業化方向,大力推廣電子招標投標”要求,立足指導協調,狠抓制度建設、政策制定和機制完善,會同有關方面大力推廣應用電子招標采購,著力為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一是加強規劃指導,二是創新制度規范,三是加快平臺建設,四是開展試點示范。 法規司主要領導強調,當前“互聯網+”招標采購融合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是推動“互聯網+”招標采購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程中,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重點問題。下一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規司將以推動《“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的貫徹實施為抓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強統籌協調,狠抓任務落實,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修訂上報《招標投標法》,二是抓好招標信息發布制度的貫徹實施,三是繼續完善制度機制,四是加快系統貫通和信息共享,五是深化招標采購國際合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主要領導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按照國家招投標法律法規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推進“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建設完善相應的信息化手段,提升對于通信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的服務和監管水平。一是完善規章制度,推行公開招標,二是加強信息化手段,提升招投標的效率,三是強化監督檢查,保障依法合規,四是推進信息共享,實施聯合懲戒。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落實“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促進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完善管理平臺功能,并實現與國家綜合平臺的互聯,提升監督服務能力,探索創新監管方式,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落實公共資源信息共享備忘錄的要求,大力推進信息共享。建立完善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促進通信建設行業招投標活動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心和支持信息通信行業的發展。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主要領導作主旨發言指出,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互聯網+”在交通運輸領域招標投標方面的應用和推廣,近年來積極協調并配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結合公路建設行業實際,以完善法規體系、創新制度設計、加大信息化建設、創新監管方式等為重點,指導各地加大力度,加快推進招標投標改革實踐,摸索了一些經驗,取得了初步成效,顯示了“互聯網+”在公路建設招標投標的廣闊前景。一是推進招標投標管理制度創新,二是發揮信用信息和平臺的支撐引導作用,三是加強評標專家監督管理工作,四是鼓勵先行先試,探索經驗,五是強化動態監督管理。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要求,積極借鑒此次論壇各行業好的做法和經驗,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密切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電子招標投標的探索與研究,全力做好公路建設行業的電子招標投標工作,促進公路建設事業健康發展。 國家鐵路局工程監督管理司主要領導針對鐵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監管工作進行了主旨發言。一是堅持頂層設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2013年鐵路政企分開改革以來,國家鐵路局高度重視鐵路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工作,先后出臺了《鐵路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管暫行辦法》《鐵路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庫及評標專家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編制了《鐵路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督檢查參考手冊》,為履職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二是搭建監管平臺,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國家鐵路局成立后,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來開展監管工作。目前,正在建設覆蓋各地區鐵路監管局的鐵路工程監管信息系統,力爭用一套系統、一張網為鐵路工程建設領域的參建各方和行政監管部門服務,這其中也包含了招標投標行政監管平臺的功能。三是嚴格監管執法,維護公平交易環境。面對數量眾多的市場主體和巨額的交易活動,一方面嚴格履行法定職責,聚焦招標投標投訴,及時依法調查處理交易行為,嚴厲打擊圍標串標、弄虛作假騙取中標、不按標準評標等違法違規行為;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信用監管的力量。 在論壇上,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簽署信息共享合作協議,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與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外,還展示匯報了“互聯網+”招標采購創新成果。 最后,與會人員進行了“互聯網+”招標采購學術理論與實務互動交流研討,并通過線上公共論壇與在線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會后,參與論壇的電子投標平臺及中央企業代表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對當下的招標采購行業發展與平臺自身的結合提出了一些看法。 易招標CEO張利江表示期待各地交易中心以企業身份繼續參與電子招投標市場理念,平等競爭,共同進步。至于眼下火熱的區塊鏈概念,張利江表示易招標平臺已在進行嘗試結合。其在初級階段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增加企業的信用方面,同時使招投標更加規范、專業。而未來更深層次的應用,張利江表示可能是將區塊鏈與交易深度結合起來,這也或將對貨幣資金使用提出挑戰。 作為兵器招標采購平臺,中國兵工物資集團白長治強調平臺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軍民融合,這也是該平臺的一大特點。軍民融合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招投標平臺在設計的時候,將軍品和民品做了一個界定,把內外網做了一些分離。另一方面從投標人的選擇上,平臺也更加開放,不僅僅涉及到軍工行業,而且開始吸納社會上的企業,利用社會的技術,包括精密制造的能力服務于國防工業,服務于部隊建設。 對于招標采購行業來說,國際化也是一個繞不開的概念,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張龍江提到,廣核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之初就思考過國際化路徑,2014年啟動時就構建了海外運營藍本,同時結合“一帶一路”布點,構建電子商務系統。目前廣核集團所有在歐洲的企業都在使用電子商務系統,張龍江表示下一步會將平臺推廣到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