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與雅典、麥加和耶路撒冷并稱為世界四大圣城。 翻過歷史的一頁,放眼現在:北京作為首都穩居一線,是全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中心;西安和南京也都憑借其經濟、文化優勢躍居新一線城市行列;洛陽卻沒于眾多三線城市之中,獨特的文化優勢也“泯然眾人矣”。 “神都”洛陽何以至此?我們一起到四大古都的文旅業中找找原因吧。 一、 四大古都文旅 初印 象:傳統文化的殿堂 四大古都之所以常為人們津津樂道,緣于她們見證了中國的朝代更迭、藏匿了眾多的歷史秘聞,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深烙印在這四座城市的土地上。 1、游客原動力:觸摸古都的厚重 正是基于這種人文魅力,人們為探尋紫禁城“紅磚綠瓦”下的軼事打卡北京,為感受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氣勢磅礴到訪西安,為領略夫子廟、秦淮河“煙籠寒水月籠紗”的江南風光前往南京,為了走進佛道釋、叩開傳統文化殿堂來到洛陽。 四座城市的文旅業發展各有千秋,長短不一。特別是洛陽,與其他三個城市相比差距顯著。 2、洛陽的不盡人意 我們來看一組對比數據:2019年,洛陽接待的境內外游客總數為1.42億人次,接近西安、北京的1/2,而旅游總收入是西安的42,更是不及北京的1/4;與南京相比,南京接待的境內外過夜游客總數就達到了1.47億人次,旅游總收入比洛陽足足高出一倍。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三線城市和一線、新一線城市沒有可比性,洛陽必然處于劣勢。其他方面也許是這樣,但是,洛陽擁有的文旅資源并不比她們遜色多少。與西安、南京相比,無論是文旅資源擁有數量,還是文旅資源質量,洛陽都并非處于劣勢地位如下表。 表 ?2019年末四大古都文旅資源擁有情況 城市文物保護單位處非遺項目個博物館 家旅游景區個 世界級國家級世界級國家級 A級以上4A級以上 北京71261112618323783 西安652191387626 南京15547585126 洛陽65108778230 顯然,洛陽的文旅資源與北京無法相比,但與西安、南京卻相差無幾,為何洛陽文旅業的表現卻遠不及西安和南京呢? 二、 洛陽文旅的三大痛點:附加值、交通與文化彰顯 2019年9月,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發布了一份2019年中國大陸旅游業最發達城市的50強榜單,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陽分列第1、9、11、36位。 筆者截取了四個城市排名具體情況如下圖發現,洛陽的旅游收入對本市社會經濟貢獻度較高,旅游基礎設施排名也較靠前;但不難發現,旅游總收入和交通便利程度都是洛陽文旅業發展的短板。 ![]() 從上表分析可看出:當前洛陽文旅業發展的“痛點”主要是: 1、附加值不高 上圖中,北京、南京的旅游總收入排名均高于旅客總人數排名,西安的二者排名也僅5名之差,而洛陽的二者差距將近20名之多。另外,與南京相比,洛陽的游客總人數僅靠后2位,而旅游總收入卻與之相差甚遠。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洛陽的文旅業附加值不高,具體表現為文旅產品缺乏創意研發,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北京故宮在打造博物院大IP的同時,文創產品火爆線上線下,產品涉及文具、服飾、彩妝等多個領域;西安一句“夜長安,夢回大唐”打開了文旅“夜經濟”的大門;南京聚合周邊城市文旅資源,推出以南京為核心的都市圈旅游路線,綠水紅橋的江南水鄉、華燈璀璨的現代化城市以及歷史厚重的人文古跡在這里一應俱全。 而洛陽卻難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招牌”,大多是千篇一律的景區紀念品、依葫蘆畫瓢的表演和景點等等。來洛陽的游客大都是 “游”在洛陽,日程規劃基本在0.5-2天,且許多“兩日游”、“三日游”都是以洛陽周邊競品景點如少林寺、云臺山等為主,洛陽市區景點如龍門石窟、白馬寺等為輔,大宗的伴生性消費:吃、住、行、購、娛難以產生。 2、交通不便 洛陽的北郊機場規模很小,僅有17條航線且僅有3條國際航線。201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超過了1.35億人次,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達到了4722萬人次,南京祿口機場為3058萬人次,而洛陽的北郊機場僅153.7萬人次。 比較四個城市的高鐵建設情況,洛陽龍門站的啟用時間并不晚,甚至早于西安北站和南京南站,但是無論是站臺規模、建筑面積,還是年客運量,洛陽龍門站與之相比都望塵莫及。 從城市內部交通來看,洛陽的公交路線、軌道交通路線以及出租車運營數量的擁有情況都比較差,且市內公共交通的管理也不完全配套;除此之外,洛陽市內公共交通的客運量情況也并不理想,2018年洛陽公共汽電車客運量僅2.3億人次,而西安、南京的客運量均數倍于此。 3、文旅景點不 “ 文 ” “傾力打造文化地標、特色品牌名片,深化文旅融合發展”,這既是洛陽文旅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更是洛陽文旅業最具競爭力的特色優勢。但是,放眼現在的洛陽文旅景點,“古都洛陽”并未體現其中。北京故宮讓明清兩代的皇家生活重現,大柵欄、煙袋斜街等大大小小的胡同景點濃縮了歷史上北京城人民的生活場景;西安的“夜長安”讓人一瞬仿佛回到大唐那個繁華盛世,領略1300多年前盛唐的大氣恢弘;南京的總統府、雨花臺甚至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把近代風雨飄搖中的南京展現地淋漓盡致;反觀洛陽,難有以文化烙印直擊人心的文旅景點,盡管是在洛陽引以為傲的龍門石窟、白馬寺景區,也是非佛教文化愛好者中走馬觀花者眾。 千年古都洛陽最有吸引力、最具競爭力的是歷史文化特色,充分發揮洛陽獨特的文化優勢,從痛點處著手,內外兼修,打造洛陽的文旅IP,這才是眾望所歸的洛陽文旅。 結束語 洛陽,曾經遙遙領先的“神都”,如何再次走上“神壇”?解放思想、正視不足、聚力補短、開放引領是方略;對標西安和南京,打造河洛文化國際化的試驗區、構建國家級的黃河文明傳承創新區等等是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