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今天,終身教育已經由最初的理念思潮發展成一種實踐運動。面對紛繁復雜的職場大環境,如何讓自己保持增值,提升競爭力,選擇職業培訓機構或許是最快的方式。國家近幾年對互聯網融合的鼓勵讓在線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資源和服務也更加豐富。對工作繁忙的職場人來說,借助網絡能隨時隨地學習、真正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網絡遠程教育成為最方便不過的方式。那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培訓機構呢?又如何保證在為職場“充電”的時候不“觸電”?本期大國匠心節目特別題材邀請到在線教育領域的專家,為我們講解那些互聯網職業教育的創業心聲與教學理念。 大國匠心嘉賓李斯克,設計寓教于樂的方式為職場人充電 5年創業+教學,作為一家互聯網財經教育機構創始人,大國匠心嘉賓李斯克幫助無數職場人提升自己,帶出的CFA持證人內地地區超五千人,幫助他們實現升職加薪夢。公司產品會根據不同需求分層設置。品職伴讀——針對不想花過多時間去精研,只是想利用閑暇去了解的底層需求,課程會用一些比較有趣的方式來傳授知識;財經證書培訓——也是最核心的層次,以考取CFA FRM CPA這類證書為目的培訓;品值小課——注重頂層實戰類課程,比如Python、Excel VBA編程,量化投資的知識。不管你是想簡單了解還是深入到應用層面,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充電方式。 學習畢竟是個艱苦的事情,如何能讓學員即享受其中,又收獲知識,所有服務產品設計都圍繞此需求展開。課程方面,老師會用最深入淺出的語言講解學員自己學不懂的知識,也有專門的教研團隊答疑解惑,同時資料設計精簡化,降低學員的心理負擔;技術方面,因為是沒有面授課程的純互聯網教學,所以技術人員投入更多精力用于APP優化,并嘗試引入游戲化方式到學習當中,比如王者榮耀的各級段位;教學管理方面,利用組織線上晚自習、魔鬼訓練營等有趣方式解決遠程學習的枯燥,讓大家意識到學習沒有那么復雜,堅持一下就會有效果。李斯克在大國匠心節目中說,學生們都表示來品職之后更愛學習了。 ![]() 夫妻合璧,用品質職共同打造口碑品牌 大國匠心主持人問到,如何理解企業名稱中的品職,李斯克說只有提供有品質的東西才能對得起學生投入的金錢和時間,公司產品都是自己平時學習時代入學員的角度思考以及學員自己的思考方式結合出來的,成為公司產品服務的整體架構,經過多重迭代,做到每年都比上一年要好。他還在節目中幽默的說到,古代不是講究官員品級嘛,在學員這里,我們也要提升他們職業等級,升職加薪。 ![]() 用品質經營口碑的企業,源于三位艱苦奮斗的合伙人,里面就包括李斯克的太太,因為有孕在身未到現場,通過大屏為我們展現了一段錄制視頻,兩人創業5年攻克難關,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以兩人為主講師的品職教育,以打造口碑為目標,得到越來越多職場人的肯定。大國匠心節目讓我們看到了夫妻創業并不像想象的那樣劍拔弩張,有時對公司發展來說更穩定一些。 教育需要緩步走,深耕與拓展齊發力 五年創業,對于李斯克來說感觸頗多,自己成長了,也沉穩了,甚至有一種化指責為目標、化失落為力量的心態。 在與大國匠心主持人談到教育培訓行業的機遇和挑戰時,他說這個行業的激烈競爭對自己來說也是好事,會看到更成熟更好的做法,然后去學習和超越,而面臨的最大挑戰還在于自己,他時刻擔心作為CEO是否合格,怕自己成為品職的短板,并保持謙遜的自省,發揮自己擅長領域,補足自己未知的領域,把團隊這艘小船指引的更加平穩一些。2015年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中,他抓住了互聯網教育的先機,又通過深耕經營為企業贏得了行業優勢,有一個說法是,除了南極洲,世界各地都有品職的學員。對于未來規劃,他的理念是不想發展太快,但并不是不想發展好,教育其實很難發展太快,對于一個新項目,要真正了解用戶需求,慢一點才會更快,這么多年品職只推出了兩三個項目,原因就是希望能把它深耕。當經驗逐漸成熟后,在現有優勢基礎上將拓展一些新的證書,同時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進入職場,企業將重點投向有助于在校生向社會過度的職業教育。 大國匠心嘉賓李斯克最后為大家分享了年輕人選擇教育機構應的實用性問題,希望剛步入社會的職場人能少走彎路,通過線上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互聯網時代曾給教育培訓行業帶來極大的空間,未來還會有更加精深的技術方式為教育賦能,但是無論如何“深耕”和“品質”是所有教育從業者都離不開的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