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觀察 宿藝 伴隨Mate 20國內發布,華為EMUI9.0再次面向老用戶開放升級——從即日起,包括Mate10、Mate 10 Pro、Mate10 保時捷設計、P20、P20 Pro、Mate RS 保時捷設計、榮耀10、榮耀V10、榮耀Play,共9款機型各開放20000個EMUI9.0升級名額。同時,第二批13款產品的內測招募也已經開始。 業界預計,按照華為慣例,中國保有量最高的華為用戶群體很快將迎來全新的EMUI9.0/Android 9.0規模升級,中國手機品牌系統升級記錄將再次刷新。 系統升級重要性不斷提升 對用戶來說,Android系統的每次重大版本升級,都會在交互體驗、系統安全、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帶來明顯提升。這些基于系統級的能力,并不是國內手機企業通過對上一代系統打打補丁、然后貼上一個UI的新版本,就能彌補的問題。 以Android 9.0/P為例,此次增加了數百項更新。比如系統層增加了對“劉海屏”的適配,同時用一個“藥丸形”虛擬按鍵取代了傳統的Android三大虛擬按鍵,交互方式上更加簡潔友好。AI方面,以機器學習為核心,構建了自適應電源管理(Adaptive Brightness)、應用操作預測(App Actions)、應用速覽(Slices)和機器學習套件(ML Kit),大幅提升了AI體驗和系統效率。Android P引入的基于改進生物特征安全模型,限制空閑應用程序使用手機麥克風、攝像頭和其它傳感器等,增強了用戶關心的系統安全性和隱私安全。因此Android 9.0也被稱之為“Android歷史上最大一次升級”。 智能手機與AI的結合已是大趨勢,系統、芯片與應用的深度整合更加重要,這就要求手機企業必須加強對操作系統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實際上,在過去一年中,主要Android手機企業都加強了對操作系統的投入,加快了Android新版本迭代的節奏。 另外,中國已是完全意義上的成熟換機市場,平均換機周期超過24個月,用戶對換機的需求更為苛刻。手機企業能否盡快提供系統升級,已經成為決定用戶換機預期、產品口碑和品牌忠誠度的重要因素。 EMUI系統升級開啟“厚積薄發”模式 華為一直是Android手機系統更新和優化的引領者。 從系統更新速度來看,EMUI5.0時代,華為EMUI第一個beta距離Google推出Android 7.0正式版本84天;到了EMUI8.0版本這個時間縮短到了59天;如今EMUI9.0做到了內測版本和Android 9.0正式版于8月7日同日發布。 在這背后,實際上印證了華為兩個能力:一個是與Google深度的戰略合作與高信任度,讓華為很早就介入到Android 9.0可靠性和兼容性測試中。今年3月,華為就在國內首先開放了OpenLab Android 9.0真機測試環境,為開發者提供2000+臺樣機,聯合開發者解決了300萬+應用開發問題,并于2018年3月率先發布了國內第一份Android 9.0兼容性報告。截止目前,國內TOP 3000應用的EMUI9.0兼容率達到了98%。 另一個是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先的技術的能力與模塊化理念。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今年9月在接受《壹觀察》專訪時曾透露稱:在2014年之前,華為的做法跟現在很多手機企業相似,更多依靠Android系統自己的成熟度,在核心代碼修改的能力幾乎沒有,所以每升級一個產品就相當于重新開發一遍,投入很大但開發效率很低。從2015年開始,華為開始“花大力氣”構建自己的操作系統底層研發能力,最核心的是把系統軟件架構做了更好的重建,將系統底層、中間層,以及應用層之間的分割更為清晰。帶來的好處是,通過系統解耦,降低各層之間的連接性,類似將系統各個模塊挨個打開,不斷去做優化。比如將一些華為需要的模塊進行底層優化和增強,實現Android系統“每一個模塊代碼華為都清晰掌握”,并在此基礎上開始具備系統底層“手術刀”優化能力。 目前,華為EMUI可以根據不同機型的配置和產品特性的需要,有針對性的修改某一個模塊,而不必因為產品升級對整個系統進行重新開發,大幅提升了開發效率,這也是華為可以做到最快速度在旗艦機型首發Android系統最新版本,并且在眾多機型完成適配的根本原因。 基于Android 9.0的EMUI9.0,于今年9月5日在上海發布,改變了華為近年來新Mate旗艦與新系統同時發布的慣例,就是最好的實證。說明華為手機的新系統適配、軟件優化,都相比過去有了極大提升。 在升級機型覆蓋的數量上,同樣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一進步:Android 7.0時代,華為EMUI5.0機型適配為12款;到了Android 8.0,EMUI8.0適配的機型達20款,全球超過1.2億華為手機用戶因此獲益;基于Android 9.0的EMUI9.0,目前公布的適配機型已有25款,根據華為內部消息,未來還有更多機型會升級到EMUI9.0。 由此來看,EMUI9.0也成為華為新系統推出最快、升級最快、升級覆蓋機型最廣和用戶規模數量最大的一代系統更新,有望再次刷新中國手機品牌系統規模升級記錄。 EMUI9.0的再次“進化” 從EMUI8.0開始,基于“芯-端-云”協同優勢,華為EMUI在AI、長時間運行流暢等方面表現出了自身鮮明的差異化優勢,甚至成為全球Android系統優化的標桿型產品。 原因有三個:一是基于自身海思麒麟處理器的優勢,華為可以更早的進行操作系統與芯片、應用的適配,并且可以憑借自身對AI的理解,以及對華為用戶需求的洞察,做出更多差異化的功能和應用,相比而言其他手機企業需要對上下游進行更多資源整合,在降低效率同時又往往難以達到自身預期。 第二個是Google的Android系統必須要考慮整個陣營廠商的研發適配能力,需要做到普適性,而華為不同,因為自身有龐大的硬件生產體系,所以可以做到更加閉環,更有針對性。比如F2FS文件系統,本來是三星針對SSD硬盤推出的,被華為“搬運”到了手機上,最后又被Google拿過去作為整個Android的文件系統。 第三個是華為長期以來對操作系統的巨大投入。何剛曾對《壹觀察》透露:“消費者BG占比華為研發投入的1/3左右”,以此計算,華為手機業務的研發投入一年約300億元,遠超任何一家中國手機品牌。而在手機產品線研發中,操作系統是投入的重要核心之一。據了解,華為在EMUI的研發上采取的全系統投入,是基于整個華為公司的技術能力和人才的資源。比如對Android系統底層“手術刀”優化,技術來源就是華為最重要的2012實驗室。 Android系統是一個龐大而“臃腫”的系統,系統原生加廠家的定制,系統本身規模超過1億行代碼,其中僅內核代碼就超過2000萬行。華為這種“模塊化”結構和“手術刀”優化能力,開啟階段是“笨辦法”,不過一旦成功,就會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系統能力,并且在EMUI今后迭代上也會呈現更加“自我”的理念和產品進化邏輯。 華為最新發布的EMUI9.0,針對Android系統設置復雜的“工程化”特點,EMUI9.0精簡了10%左右的設置選項,使其更加符合用戶的思維習慣和實際體驗,用戶的交互更為簡潔流暢。數據顯示,相比上一代系統,EMUI9.0在觸控響應速度提升了47%,應用啟動速度提升51%,操控流暢度提升42%。 《壹觀察》認為,EMUI9.0是華為迄今為止最成熟、最智能、體驗度最好的一代操作系統。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已經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而余承東的目標是“2019全年出貨量超蘋果,四季度出貨量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由此來看,華為手機已經進入“攻城”的最關鍵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Mate 20系列、麒麟980,還是EMUI9.0,無疑都是余承東手中目前最重要的攻城“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