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由北京中視文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觸摸》(暫定名)在某濱海城市隆重舉行了開機儀式發布會。活動現場上,制片方代表、影片主創、演職人員、及眾多影視傳媒行業的知名人士紛紛亮相,共同見證了電影的第一次接“觸”。 曾出品過高口碑生育題材紀錄片《生門》的北京中視文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一次將目光鎖定在了跨國愛情的主題上。 詭譎海報暗藏微妙玄機 錯位追求終釀愛情悲劇 開機儀式的現場視覺充滿了故事感。極致的鮮紅注定了影片悲劇的底色,熾烈的欲望無限擴張,最終扭曲斷裂,正在破碎瓦解的邊角更是像欲望遭遇人性后的劇烈動蕩。畫面中央透明的人物剪影彼此重疊,明暗錯落,三位主人公或相背佇立,或同向凝望,個中情由引人遐想,而其中展翅欲飛的蝴蝶則像預言一般,直指一場愛的“颶風”。 據總制片人戴年文介紹,這部由ALEKSANDRA SZCZEPANOWSKA(賽男)導演的愛情驚悚電影正是講述了一段三位主人公彼此糾葛的殘酷愛情。故事發生在一個濱海城市,一位異國的探戈老師在積極融入國內生活的時候,卻發現她的中國丈夫屢次制造障礙,阻止她申請永久居留。婚姻背后的真相日漸浮出水面,而盲人按摩師的出現,最終打破了婚姻的平靜。他不安于現狀,她對融入現實生活無限渴望,而他在物欲的世界徘徊迷茫,“盲式”出軌的愛情將三個人的命運捆綁,他們之間欲望及暴力沖動的碰撞引發了一系列驚心動魄又發人深省的事件,三人錯位的追求也使他們終究走向了無法收拾的結局。 女性視角創作全新出發 跨國愛情審視父權文化 《觸摸》作為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創作的電影,很好地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正如戴總所說的,觀眾急切地需要在大銀幕上看到從女性自身出發創作的影片。在美國,由女性編劇、導演的影片并不多,而在中國,這樣的影片更是少之又少,但女性細膩的視角往往能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故事角度,觸發更多意想不到的思考。 《觸摸》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沒有祖國的女人、一個與孩子不同國籍的母親、一個嫁給外國男子的妻子,她在努力嘗試打破傳統父權文化附加在她身上的枷鎖,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女性社會地位的失衡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電影大膽地針對這一問題做出了闡述。電影的總制片人戴年文曾是現象級生育題材紀錄片《生門》的出品人,他表示“在開發這個項目的時候,大家對于故事主題一拍即合,電影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希望能從不同的社會角度了解不同的人性展開的故事,這部電影到時候一定會帶給觀眾一個巨大的驚喜。” 黑色風格打造驚悚視效 光影斑駁演繹復雜人性 開機儀式的現場,導演ALEKSANDRA SZCZEPANOWSKA(賽男)首次聊起《觸摸》的創作初衷,影片故事的靈感來自于她多年前在中國的生活中接觸到的盲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有獨特的一面,希望能借助一種藝術的方式將這種獨特的故事呈現出來,《觸摸》就此誕生。 ALEKSANDRA SZCZEPANOWSKA(賽男)導演在為觀眾提供娛樂消遣的同時,也把深刻思考的線索埋在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無論是男性對于女性的支配,還是社會對于殘疾人士的偏見對待,《觸摸》將在電影的視覺語言中深刻探討支配與屈從的關系,打破現有的刻板觀念。 據悉,《觸摸》的大部分鏡頭將以充滿顆粒感的二線城市為背景,導演將巧妙地利用光和影的關系,保持黑色電影的風格,獨具匠心地打造驚悚影片的視覺體系,營造一個美麗而危險的視覺世界。正如導演所說的,“在銀幕上,看不見的東西將與看得見的東西相等重要。每一處的明暗都蘊藏著值得回味的戲劇性。”相信閃爍的光和黑暗必將為觀眾帶來視覺的饕餮盛宴。 《觸摸》從女性的視角審視世界的周遭,它對于亞洲男性欲望的深究,以及對于殘疾人士標簽化的思考都是極具國際意義的。相信《觸摸》又將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口碑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