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五一檔四強爭霸的局面將愈演愈烈,將這個五一檔燒成國產片的狂歡。而目前位居首位排片的《記憶大師》更是這“四強”中熱議的焦點,“為什么一部懸疑類型影片可以斬獲如此高的排片?””“它能否作為大眾觀影群體審美崛起的試金石”等等討論也逾越了影片本身,成為業內人士皆津津樂道的話題。那么,究竟這部《記憶大師》本身有哪些看點,可以讓它成為大眾五一觀影的首選呢? IP效應值得期待:“催眠”之后,“記憶”復蘇 三年前的一部《催眠大師》,讓陳正道一鳴驚人,主演徐崢、莫文蔚的實力組合加上“催眠”的高概念設置和精巧布局的反轉劇情讓影迷一時瘋狂,直接助推《催眠大師》打破了當時懸疑驚悚片的票房、口碑雙向天花板。 而三年后的這部《記憶大師》,延續了“催眠”的高概念設置,并融入了軟科幻設定,更加契合當下年輕觀眾的審美訴求,讓喜愛“催眠”的觀眾,再次體驗一把“記憶”復蘇的腦力戰。而導演陳正道也有意在《記憶大師》更注重“讓觀眾參與劇情”,以一種沉浸式的劇情設置讓觀眾全程參與這場別開生面的“記憶戰”,讓觀眾真正進入電影,而不只是看一場電影。 影帝飚戲爽爆頭腦:雙雄對決,全陣容實力派 徐崢和黃渤都是實力派喜劇演員,而不管在《催眠大師》還是《記憶大師》中,他們被賦予的角色都不包含任何喜劇成分,結果卻證明:陳正道的選角雖最不按套路出牌,但往往能收獲最多驚喜。 《催眠大師》的徐崢上佳表現毋庸多提,在這部《記憶大師》中,黃渤化身頭腦載入錯誤記憶的作家,雙眼布滿血絲在上演生吞刀片戲碼讓人全身顫栗,雙眼閃爍著“殺人犯的眼神”,那一刻,他不是黃渤,儼然一個待在牢獄多年的惡棍。而據說,演得了殺人犯的黃渤在影片中,當再重逢妻子徐靜蕾時,兩人也忍不住忘情舌吻許久,而這一段是劇本中沒有出現的橋段,只能讓人驚嘆:實力派是可以實時入戲的,能殺人,也會愛人。 《記憶大師》中,不僅有影帝黃渤坐鎮,也少不了段奕宏、徐靜蕾、楊子姍等一眾有口皆碑的實力派演員,各個在片中祭出了精彩表現。而影帝段奕宏和黃渤的雙雄對決也是本片讓觀眾難以拒絕的理由,試說,當下國產片中能一部容納雙實力影帝的影片,也算是珍品了。 軟硬兼施談資必備:軟科幻加硬情感 必看《記憶大師》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IP、陣容外,還有一個創新之處就是在于“軟科幻”元素的植入。國產片歷來只有“魔幻”當道,神魔俠上天入地,但很少著眼于“未來”的科幻片。而陳正道大膽將本片設定在8年后的近未來時代,能存儲和讀取人腦記憶的“記憶手術”看起來更是充滿禁果一般的誘惑。“我怎么知道你刪除的是情感記憶還是一段殺人犯的記憶”直接將“記憶手術”的巨大倫理矛盾席卷片中角色,同時也將這一話題拋向觀眾,引發“記憶手術有風險,刪除需謹慎”的爭議。 當然,本片除了炫酷的軟科幻設定之外,更讓人著迷的還是劇中撲朔迷離的情感關系。不管是“催眠”還是“記憶”,其實導演想要觀眾看到的都是表層下深藏不露的人心和情感:既然人的情感能被催眠,也能被記憶手術刪除,那么,真正值得人類珍藏的情感,又能所剩幾何?這也是《記憶大師》希望傳遞給觀眾的“你的記憶,是我存在的證據”。而剝離了所有外殼之后,只有夠足、夠勁的情感才是真正打動觀眾的利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