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貓茶的茶咖系列產品火了。茶咖聯姻,大勢所趨。 如今,國內咖啡賽道越發紅火,新式茶飲品牌紛紛想來湊個熱鬧:試圖用一杯咖啡“爆火”。 01? 新式茶飲的困局 ①同質化嚴重。 今年的同質化問題尤為突出,各大品牌你抄我來我抄他,消費者完全分不清哪家新品是原創,連新式茶飲的獨角獸品牌喜茶也被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指責抄襲。 從滿大街都是黃皮飲品便可見一斑。3月,奈雪的茶推出霸氣玉油柑,5月,喜茶上線威猛王榨油柑;6 月,喜茶推出黃皮仙露,奈雪、益禾堂等也迅速上線了黃皮飲品系列。 ②材料成本高昂。 以功夫熊貓茶為例,據資料顯示,除了日常的運營成本,其材料成本、員工成本和租金支出皆居高不下。材料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已經達到了25.9%。 其材料成本不僅包括制作茶飲所需的茶葉、乳制品、水果等原材料成本,也包括包裝材料及消耗品的成本,如茶杯、紙袋、吸管等。 02? 拓品茶咖的利好 互聯網咖啡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試圖以燒錢換品牌。并不是每個品牌都能成為另一個“星巴克”,但很顯然,星巴克最大的優勢在于其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工作+咖啡”的完美消費場景。 場景體驗是品牌非常重要的一環,隨著消費升級,咖啡賽道并未停下前進的腳步。據德勤于今年4月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我國一線城市消費者已將咖啡視為“日常飲品”,已養成咖啡飲用習慣的消費者人均消費量達326杯/年。 如今的精品咖啡正在拋棄小眾、擁抱人群。不斷迎合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努力在品質和口感方面建立護城河,是新咖啡品牌在Z世代心中安營扎寨的重中之重。 這也是為什么功夫熊貓茶大打國潮IP場景牌,推出茶咖系列【圣淚池】的原因,咖啡和新式茶飲融合的趨勢已不可阻擋。 03 茶咖 的未來 正所謂,不想跨界做咖啡的新式茶飲不是好的品牌。全球首店上海站功夫熊貓國主題門店一經面市便推出了茶咖產品系列【圣淚池】。 【圣淚池】的靈感來自《功夫熊貓》電影中的場景,這是功夫的起源地,有“兩級調和,心無旁騖”之意,與茶咖的產品特性契合,因此以此命名。人面桃花、馬到橙功、金色同盟、黑枯拉朽等茶咖產品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式茶飲的“創新內卷”。拼品質、拼創意、拼營銷等多重維度的競爭,各品牌都遇到了隱形的天花板,急需嘗試從品類跨界中尋找增量。 越來越內卷的新式茶飲迫切需要新鮮血液破局,重新入局咖啡賽道的動作正印證了這一點。我們無法評斷這是否正確,一切都需要消費者來驗證,讓市場決定正確與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