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新消息:有米酸奶大動作,王小軍升任CEO,有米酸奶管理團隊架構進行重大調整。 進化,是餐飲人的宿命。 不管是3800家店的星巴克,還是火爆全球的有米酸奶概莫能外。 發展態勢良好的有米酸奶正在加速自我進化,這次架構調整正體現它銳意進取的決心! 10月4日傳來消息,有米酸奶為適應公司經營戰略發展規劃,結合公司實際管理需求,管理團隊進行了架構大調整: 從2019年10月4日起,王小軍將勝任有米酸奶CEO一職,同時,任命崔灝為品牌運營部總監、劉新奇為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李敏為商務拓展部高級副總經理、李達智為品牌運營部副總監。 有米酸奶一系列的架構調整,皆是為了加快品牌化變革,積極擁抱消費者變化的體現。 該如何看待 有米酸奶 這次大調整? 筆者認為,有米酸奶的調整,餐飲人應該看到兩個層面: 調整是對手搖酸奶市場的認可,也是持續加碼的信號! “這個調整本身有兩個意義,首先是有米酸奶對手搖酸奶市場再度表示高度認可,是持續加碼手搖酸奶市場的信號 ,也是給予現有管理團隊的一個認可。其次在認可的基礎上,品牌化變革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上 。”相關人士透露。 事實上,“將現有全部業務重組進行品牌化變革”,并不意味著原先的有米酸奶管理體系被破壞,而是在原先有米酸奶 最擅長的門店運營能力以外,強化了一個同等重要的“發動機”,那就是以王小軍CEO為領導的“品牌化變革”組織架構,持續加碼手搖酸奶市場! 其中,崔灝負責的“品牌運營部”將帶領門店營運和市場部等部門,全面負責星有米酸奶零售業務的業績表現與人才發展,繼續推動有米酸奶品牌在手搖酸奶市場的創新與構建。 劉新奇與李敏負責的“海內外事業部”板塊不僅負責海內外品牌發展與對接等業務,還將在亞洲區域持續開拓與創新,帶領有米酸奶品牌產業版塊著力未來發展。 結語?? 也許你會覺得,有米酸奶這一系列創新不是什么“開天辟地”的大動作。 是的,善弈者通盤無妙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置之死地而后生對品牌而言并不是一個好的戲碼,而通過一個科學的組織體系,化危為機,治未病于無形才是體現一個品牌真正的功力。 有米酸奶正走在一個看似陣痛實則正確無比的道路上。 讓我們抱有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