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OLEDindustry主辦的2018新型顯示AMOLED產業化技術峰會在深圳前海召開,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顯示產業大佬齊聚一堂,共同探討AMOLED產業化過程中的難點與未來走向。 ![]() ![]() 會議主持人劉召軍博士 看點 01 IHS MarkitI Chase Lee:整體AMOLED市場走勢及行業發展路線 IHS高級分析師Chase Lee演講主題有四個方向:是AMOLED整體市場的發展趨勢;中國和韓國AMOLED產業的基本對比及整個行業產能在未來擴張的趨勢;全面屏的發展路線;下一步科技所發展的方向。 ![]() ![]() Chase Lee 關于整體AMOLED市場的走勢,Chase Lee表示,在2018年整體AMOLED市場的增長不像2017年預計的好,并沒有出現爆發性增長。從宏觀區塊鏈來看,是穩步增長的狀態。AMOLED的屏幕設備總體出貨量從2017年的2.42億臺到2022年的8億臺左右,其中有90%的出貨量來自于手機的需求。而手機以外的OLED電視,出貨量比較小,但成長空間比較大,電視的出貨量2017年180萬臺,預計2022年1千萬臺左右。 而關于AMOLED市場,Chase Lee分析了市場里面最重要的兩個玩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韓國。據其表示,在基本數據面,2017年的整體出貨量,最多是三星,占據市場96%的市場份額;其次是維信諾,第三是LGD,它是在電視面板上出貨。除了市場份額的優勢以外,韓系廠商在OLED深耕多年,在技術上比中國有優勢。除了技術上的優勢和市場份額的優勢以外,韓系廠商還有價格成本控制上的優勢。 但是隨著中國面板廠商在OLED產能上不停的加碼,從2017年開始,AMOLED面積中國廠商2018年所占的產能供應量達到12%,隨后擴充到38%左右。中國在OLED的產能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其認為隨著整個產能的擴充,在未來整個顯示行業的發展會由價格的競爭變成價值的競爭。未來幾年,作為面板廠商來說,所需要考慮的是顯示面板能夠給我的客戶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 看點 02 KOLON Yoon博士:柔性AMOLED 的基板CPI ![]() ![]() Yoon博士 近兩年尤其是今年,中國大規模的擴產建G6的柔性AMOLED產線,但是目前手機上真正采用柔性的并不多,其中PI是一關鍵點。 Yoon博士表示,現在已經在市場上看得到一些柔性AMOLED屏,比如說三星的一些手機,但是這才是柔性AMOLED屏的第一代,第二代將是可折疊屏,到第三代,將會看到屏幕將是透明的,可以卷曲的,也可以伸展。第四代或許就會實現完全柔性的屏幕,但同時屏幕也是一次性的。 目前AMOLED出貨最多的還是硬屏,也就是玻璃基板,它的防水性非常好,成本很低,但是非常脆、非常硬。而PI是有非常好的潛力。雖然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它是有顏色的,但是只需要通過一些技術和工藝就可以實現無色PI,也就是CPI。 CPI是無色的PI,CPI在很多情況下有更好的表現。在靈活度方面,CPI是非常優異的,其柔韌度、透光度都是非常優秀的,在黃色指數方面,CPI值2.0,而傳統PI大于90。表面的硬度方面,CPI的硬度是2X,而PI沒有顯示具體的數據。 除此之外響應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PI在這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改進。表面的硬度方面,CPI的硬度是2X,而PI沒有顯示具體的數據。現在有一些公司正在研發非常好的CPI的背涂層技術。有些材料是可折疊的,有些是不可折疊的, CPI可以進行折疊,也可以很快恢復到最初的狀態,進行了20萬次的測試后證明它可能有非常好的回彈性。 “有很多的顯示公司,他們正在研發PCV和透明的光伏,還有各個應用場景,還有FPCB,還有汽車。關于OLED的發光,還有各個應用場景比較多,也就是說我們的PI是應用非常廣的東西。現在很多人使用黃色的PI,可以做很好的隔熱作用,我們做CPI是透明的,我們從外部可以看到內部,所以CPI比PI更好。同時,我們還考慮到它的透光性,CPI的優良性就非常好。” Yoon博士表示。 看點 03 Admesy CEO——Steven Goetstouwers:AMOLED的光學檢測 ![]() Steven Goetstouwers 報告伊始, Steven Goetstouwers通過提出當前顯示檢測設備存在不完美的問題開場。其表示,如果要選擇好的顯示產品技術,就需要非常好的光測量技術。而目前想找到合適的測量技術卻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因為目前按檢測選擇的無非是光譜議和色度計,但是這兩個最終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OLED在技術領域并不是新東西,第一款OLED的設備是十多年前出現的,只是到現在,OLED才駛入轉折點,邁入高速發展期。 Steven Goetstouwers表示,作為一個專業從事檢測的企業,他認為選擇OLED,是因為AMOLED可以獲取更好的視覺。OLED主要的優勢,是顏色更好,色彩飽和度更好,看起來很真實。 有如此本征屬性的產品AMOLED,如果沒有合適的檢測技術,那會帶來很多麻煩。在OLED測量上存在一些挑戰,因為它存在的高峰波長變量。 看點 04 廣東聚華余磊:OLED的噴墨打印技術的挑戰和機遇 余磊博士 目前OLED顯示技術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第一個是通過蒸鍍的方式;第二個是溶液加工的方式實現。而蒸鍍方式現在分為兩條技術路線,第一路線是采用蒸鍍RGB分子形成,這種技術路線主要適用于中小尺寸的面板的制作,另外一個是大尺寸面板制作方法主要是通過白光加CF的方式進行,這些都是目前量產化的技術。 除了蒸鍍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溶液加工的可打印的OLED技術,它采用溶液加工的方式,第一個它材料的利用率比較高,另外它不需要高真空的設備。第三個,它的器件結構比較簡單,因此溶液加工可打印的方式制作大尺寸的OLED技術具有比較大的優勢。當然,如果是想實現較高的顯示畫面質量,它也需要面臨很大的問題。 余磊表示,要想實現一個顯示質量較高的噴墨打印的顯示面板,它需要重點解決四個問題。第一是半個結構和釘扎點的設置;第二是墨水技術的開發。第三是噴墨打印工藝的開發;第四是打印設備。 看點 05 敦泰集團敦捷光電總經理林瑞建:全面屏多點讀取屏下指紋方案 ![]() 林瑞建 顯示不應該只是做價格的競爭,而是應該進入價值的競爭,這是非常重要的,敦捷光電總經理林瑞建開場如是呼吁。其表示,敦捷光電提出了LCD和OLED全面屏多點讀取屏下指紋方案,這個是真正價值創新,并不是所謂的純粹的成本、價格的競爭。 林瑞建指出,在敦泰在屏下指紋應用領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讓所有投資在創新應用上面有一個新的選擇。可以說它可能是一個手機廠,因為本來就有LCD的投資,OLED并不是把LCD上的投資完全放棄掉,而是應用創新方面相關的東西產生附加的價值。 據介紹,敦泰提出的光學指紋和電容指紋是不一樣的,指紋sensor在手機上面,健康資訊和用戶相關安全環境的資訊這點其實是蠻重要的。比如說一個人帶了一個手機,每一天這么長的時間和手機在一起,隨時要查看資訊,手指放在手機上面的,其實健康量測是第一而不是開機解鎖。 林瑞建大膽表示,第一、未來,指紋以后不只是開機解鎖那么單純,因為你的手機連到你的家里面、銀行等等,這些操作未來都是要確認的,你未來都是要留下記錄的,未來指紋會跟顯示做一些結合,這個是到處能夠看得到的。第二、目前只有單一的地方可以取指紋,不久的將來,2019年就可以看到整個屏幕都可以取指紋,而且是任何的形態都可以和屏下指紋做深度的結合。 看點 06 星宸光電總經理Mac Hsin:OLED封裝技術 OLED材料容易受到大氣影響,造成器件劣化,從而影響壽命。這也需要封裝的原因。所以封裝的目的,其實就是要阻絕掉國內器件跟水氧的接觸。 ![]() Mac Hsin 目前OLED的封裝方式有3種:第一種是傳統的封裝方式,就是雙層玻璃夾擠的封裝方式,它的制程搭配就是用UV膠加Dam,還有Frit,及Fill。Dam價格非常昂貴。第二種封裝是上下兩層,利用一些塑膠的聚合物當夾板,但是費用也很高,而且制程比較煩瑣。第三種封裝,可以利用單板玻璃或者是PI的基板進行封裝,它的制程搭配是PECBD+HAD,這個技術也是很不容易,再加上這兩個設備其實相當昂貴,再加上是新技術,所以技術困難度還蠻高的。 關于OLED封裝未來的趨勢。Mac Hsin表示,顯示器的發展,從陰極管到薄形化,再到輕薄短小,甚至大型顯示器。從它的形態改變,可以看到它是慢慢由剛轉柔,所以整個趨勢的發展是變薄、變輕。 “我看到未來,面板一定會把玻璃基板給替換掉,替換掉以后,必須考慮的事情還蠻好多的,我們必須整合很多膜層,把光學膜、保護膜整個替代,中間的貼合膠材也要薄型化了,包含下面的TME的封裝也要可牢化。” Mac Hsin如是說。 看點 07 和輝光電市場總監韓學斌:智慧2.0時代視界機遇與使命 韓學斌從終端方面談AMOLED當前的一些問題。韓學斌此次報告從終端角度來分析AMOLED產業形勢。其從手機的發展、手機發展帶來的顯示屏的發展和和輝光電在與終端客戶合作中的一些情況分享。 ![]() 韓學斌 就當前手機發展情況,趨勢之一是從2017年開始整個手機行業進入到了全面屏的時代。這是小米的MAX把這個概念引爆,全面屏就成為了當代手機的主流。現在手機在不寫型號的時候,用戶很難分辨出出來。目前出現的是千機一面,同質化競爭加劇,所以整個市場的消費者都期盼著創新突破。 手機趨勢之二是,從價格和銷量對比來看,中高級的手機市場占比在提升,反而是中低端手機占比在下降,手機的功能在增強,配置在提高,手機的零售價格呈現了上漲趨勢。 雖然全面屏爆發,但是整個手機市場在2016—2017年的成長非常小,只有3%的增長率,也就是說并沒有給市場帶來爆發式的增長,它只是市場的漣漪。韓學斌表示,2017年全面屏占比9%,預計2018年要超過一半的占比,甚至2019年會達到3/4的占比情況。 但是在和輝對市場調研發現,從2015年,當年發行新機市場銷量占比達到73%,2016年也保持了73%,2017年卻只有37%。 究其原因,韓學斌表示,我們的時代,是非常好的時代,這個時代變化太快。5G、萬物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原來我們看終結者里面說的很多故事,我們現在都有看到了希望。這其實還是在為人服務,時代在變,人的消費習慣、生活習慣也在變。變化在于:第一,人變得越來越宅了;第二,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懶了;第三,人的掌控欲表現得越來越強,這些對手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加智能化。 現在的手機功能非常強大,它集成了多項功能,它已經達到了智能化的第一步,我們稱之為1.0。到2.0時代是可以通過手機把你和整個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可以讓你的居家生活、娛樂教育、穿衣吃飯、工作交際、行車走路等網絡連接在一起。但是3.0時代,手機要成貼身助手功能。 而和輝光電在迎接智慧時代所做了一些準備。其產品是AMOLED中小尺寸顯示屏,目前出貨量到現在是在滿產。作為未來的發展,正在擴大產能,二期工程在2016年12月動工,計劃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開始試生產。目前已經開始做柔性屏,做了高分辨率的2.5K的顯示屏,以及主流的全面屏和未來中尺寸的顯示屏。 看點 08 騰盛工業技術副總盧國藝:OLED制程當中的精密點膠、超聲波干式清洗和FPC精密折彎 騰盛工業技術副總盧國藝表示,精密點膠核心技術有3個部分,第一個是出膠量精密控制,第二個是運動軌跡控制,第三是出膠量與產品結合的控制技術。 ![]() 盧國藝 據盧國藝表示,出膠量精密控制技術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2005年之前的針筒出膠量精密控制;二是、2005—2010年之間的螺桿閥等閥門的點膠方式;三是、從2010之后的噴射式的點膠,到目前為止,噴射式的點膠是整個點膠領域里面精度最高的。 而精密點膠的運動軌跡控制技術,簡單說就是點膠的位置精度要保證。這兩年來,手機的劉海屏、3D曲面屏的出現,對點膠運動控制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有四軸聯動伺服控制,還有速度前瞻算法、速度規劃的算法,包括我們位置規劃的算法等等研究。第三部分是出膠量與產品結合控制,即按需點膠。 按需點膠就需要通過測量點膠位置的面積達小及點膠位置的坐標信息之后,自動調整點膠坐標及根據面積大小變化而自動調整點膠量的大小。 在OLED顯示屏當中,在側面縫隙里面,需要點UV的遮光膠,進行遮光保護的作用。AMOLED是由很多種材料貼合組裝在一起,每一個材料不一樣,貼合的誤差也比較大。產品本身之間就有誤差,產品在貼合的時候,尺寸比較大的時候,產品也會變形,也會有誤差。所以整個槽需要的點膠,每一個位置需要的膠量也不一樣。所以在在點膠之前,騰盛采用利用3D AOI把每一個槽體積掃描測量出來,再根據這個體積大小進行動態的調整出膠量,以保證遮光區域膠量非常的均勻,起到非常好的遮光效果。 第二大部分是超聲波干式清洗。常見清洗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真空清洗的方式,這種方式只能清洗100微米以上的顆粒異物;第二種是風刀的清洗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清洗50微米以上的顆粒異物。 第三部分是OLED 的FPC精密折彎,也就是將OLED背面的A或者是C段的FPC的折彎,也有人叫被折機。主要的工序包括撕膜、校正、折彎、再到最終的檢查確認。整個線體的是10.5米長,包含了自動上料,這是整個的外形尺寸。 看點 09 奧寶亞太區產品經理——David Ashiri :AMOLED的良率管理 柔性AMOLED目前正在高速的擴產,但是面臨著重大的良率挑戰和良率管理。 ![]() David Ashiri AMOLED面板生產廠商在產量攀升階段,一直是最難的,因為工藝技術等方面改進是需要不斷試驗和驗證,這就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人員投入,而這里面發現問題的除了人眼更多的需要檢測。而奧寶為此提供了很多相關檢驗工具,可以去檢查各種各樣的缺陷,包括背板的缺陷,OLED也有這些缺陷。 關于AMOLED成品的攀升面臨的挑戰和問題,David表示,在AMOLED每一個階段都有AOI,在最后還有價值測試,封裝、切割以及在這之前的PI檢測等等。切割、封裝以及層疊,這些都是針對OLED去找到某些缺陷,通過AOI來處理,可以來對成品率有了提升。 在整個工藝過程,需要從源頭去控制成品率,降低缺陷率。只有這樣,在生產過程中才可能對成品率有更好的保證。有時候有一些缺陷是不可能恢復的,如果恢復不了就會對成品率造成很大的影響。 相比LCD,柔性的OLED是非常復雜的。它的每一個缺陷都可以是致命的,而缺陷可以來自于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對于AMOLED設備,即使是非常小的設備都可能非常嚴重,都可能導致整個設備不可用。比如說有灰塵,有小顆粒,這些缺陷不會影響整個設備,但卻造成AMOLED不良。 另外還有一個大的困難,那就是對于出現的個例,對于面板一些致命的缺陷,有些很難分清。而對于檢驗公司來說,他們可以非常容易的區分致命和不致命,讓OLED問題變得更復雜,所以必須讓識別技術和軟件算法更聰明。 傳統檢查缺陷,通常會做掃描,在掃描中會發現很多缺陷,可能會對圖像進行審視,去看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尺寸,但是這是最簡單的一種缺陷分類方式。 目前奧寶會去對圖像進行隨機的檢驗或者是審視,分辨率非常高,2.5M的分辨率,甚至更高,這樣可以發現很多的缺陷并進行缺陷分類和過濾。David認為,對柔性的AMOLED,傳統的方式是不可以持續的,對于AOI缺陷達到幾百個,如果沒有辦法處理這么多的缺陷,就需要提高效率。 在光學檢查系統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分類。分類意味著所有的AOI都會做檢測,在不同的照下做檢測,可以做掃描中的分類,在掃描的時候就會去對缺陷進行分類,使用非常強大的計算機和非常好的軟件以及用很高的精準度識別不同類型的缺陷。 所有的致命缺陷都會進入審視的階段,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對于很多缺陷可以在前期通過高分辨率的圖片篩選出來,這樣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修復的效率,可以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很好的篩查和分類以及檢驗。 最后David表示,柔性的OLED顯示生產的過程,會給成品率管理帶來很多的挑戰,需要我們非常積極地去應對,從而解決更復雜的生產問題,或者說生產過程越復雜,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有很多新的應用,有很多新的材料和工藝,這些都會帶來新的問題。 看點 10 維信諾市場總監于寧寧:AMOLED市場格局 全面屏從18:9走到今天,雖然整個行業中,對于Notch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但是整個市場的行為還是非常明確Notch產品,所以說挖槽還是目前整個行業的大趨勢。今年來看,包含華為、OPPO,都看到AMOLED的6.1寸和6.21寸、6.28寸,這些產品都非常明顯走挖槽的路線。 ![]() 于寧寧 同時LCD的產品也是同步的進行,一開始行業人士認為LCD作Notch會有挑戰,但是產品也走的很快。包括華為、VIVO和OPPO的產品,LGD也快。 根據行業數據顯示,今年整個Notch的產品一期出貨來看,OLED已經非常明確,OLED整個出貨集中率比較高。2Q18開始,華為的6.1寸出貨量已經向上提升,到下半年的時候,蘋果新的5.8寸、6.5寸產品上市,再加上小米8剛剛上市,可以預期今年的下半年Q3、Q4整個OLED產品的出貨量會快速的升起來。 同樣LCD也是一樣狀況,目前可以看到,蘋果會有一個6.1寸的新產品,三季度和四季度看他們的提升非常快。國內目前包含華為、OPPO、小米,6.3寸、6.5寸的產品都會起來,在市場的驅動下,四季度的出貨量會更高。滲透率來看,OLED今年下半年是有機會到60%的比重。目前整個顯示行業,整個規格是比較穩定的,都是高級產品走大Q級別,Notch是現在的主流趨勢,但是它會在下一步進行演進。 去看整個手機不同價格的出貨量預期,滲透率其實還是有限的,有限的情況下,成本過高,一定會影響你的需求。另外一個是它的供應鏈,根據蘋果過去的供應鏈來看,不管是做觸控好還是做其他,它一定要找兩到三家供應鏈,讓供應鏈互相競爭,每季度保持一定程度的成本下滑,而OLED核心就是一家供應鏈。 于寧寧認為,相對于成本問題,真正重要的是國內的OLED供應鏈在崛起。正在用快速的投資彌補時間上的差距。當然這也面臨一個瓶頸期,現階段很多產能的投資投下來的,很多的產線在量產階段或者是接近量產階段,這個時間節點真正去看,挑戰還是非常多,可以說當前這個時間點是黎明之前的黑暗。 在供應鏈的部分,SDC的戰略對整個行業格局影響非常大,這種狀況下,本土的供應鏈起來之后,一定能夠帶動供應格局的改變。當然OLED并不是那么簡單,除了基礎的LTPS部分,還有有機材料的蒸鍍、有機成膜,它背后一定是供應鏈的協同效應。供應鏈的協同效應只有一家獨大的時候,能夠得到供應鏈的機會不大,現在本土供應鏈已經就位,于寧寧認為,對于供應鏈而言,同樣是成本的探索,能夠做到更低成本,未來的競爭格局就會得到解放。 看點 11 JDC(和蓮光電)董事長邰中和:異構集成技術 報告伊始,邰中和董事長用“隨著今天半導體制程技術往10nm、7nm、5nm,將來走到3nm,全世界只有三四家公司可以做。全世界的半導體,如果走深的話,大概就4家公司,那其他人干嘛?”這樣疑問引出了excel silicon主題。 ![]() 邰中和 據邰中和董事長關于JDC的Micro-LED驅動背板介紹,目前JDC全世界已經賣出來20幾套開發系統,有兩三家已經往量產上走,所以microLED是display,也不完全是display。 而AMOLED部分,目前高平、BOE和奧雷德在云南投資了硅基OLED,這個投資就是OLED on silicon做出來的,目前JDC也在和臺灣的供應鏈談。而LCOS是JDC最開始做到硅基顯示產品。無論是OLED、LCD還是Micro-LED,對于JDC無所謂,因為JDC是做IC的。 看點 12 永恒光技術長——lvan chen:AMOLED FMM主流工藝發展趨勢 “我今天有3個主題要講,第一個主要是講它產品的影響力,第二個主題是金屬網版的制成工藝及各個優缺點,第三個是除了金屬網版之外,還有哪些可以在產品面、技術面有更好的像素密度推進。”lvan chen表示。 ![]() lvan chen 從2010年到現在為止,每個技術的演進發展,三星在2011年推出來之后,OLED開始被市場接受是可以當顯示屏使用,到2012年系統廠推出來的產品逐漸邁向720P的水準。2013、2014年,屏逐漸往更高的分辨率。 在2015年之后,像素密度逐漸拉伸到500ppI以上的水準,在2015到2016年需要提到一件事就是進入VR,讓大家了解到OLED屏可以使用在近眼顯示。2016、2017年之后,三星的X8、X9讓手機的屏的分辨率拉升到QHD的水準。2018年初,蘋果正式采用OLED屏,這是跨時代的意義,因為蘋果公司通常不會使用最新的科技,但是它使用的是最穩定的技術。蘋果正式導入OLED屏之后,代表這個技術在小尺寸已經確立了永恒不敗的地位。 當像素密度之間拉升之后,就需要越來越大的尺寸,在屏制作的世代線,從原來的G2.5拉升到G4.5的水準。傳統的使用技術,在拉升整個膜的時候有困難性,這個困難性造成的結果就是混色,混色就會讓整個屏的發光效率降低。所以造成混色的關鍵是你所使用的金屬遮罩屏蔽的好壞,影響到產品良率或者是使用性。 一開始市場用的都是RGB像素排列,所謂的像素排列和FMM制成的精度有正相關,隨著時間的推進,三星2008年6月買下Clairvoyante,取得Pentile Matrix的核心專利。也是在這之后,三星所推出的所有的產品逐漸往圖像技術靠近,所以在2009年2010的時候,三星的手機采用的是OLED,Pentile像素設計是在一個像素內同時使用兩個綠色像素,以及一個紅色,以及一個藍色的像素組成的正面圖,用這個方式的好處是,你可以用比較低的密度模擬比較高的分辨率。所以在整個產品規格上數字會很漂亮。 FMM在主流技術上,有5種比較讓人家熟悉的名詞,第一個是蝕刻,第二個是電鑄,第三個是FHM(永恒光技術),第四個LITI,第五個是photo-patterming。 現在的OLED產品有兩大主軸:白光和RGB。第一部分是WOLED,是利用CF去完成顏色的分辨。在整個完成過程中,它整個制成的技術路線是不同的。第二個部分是SBS OLED,它基本上都是完成基板的制作之后,再把基板傳送到蒸鍍機里面,蒸鍍機通常會用物理性把其他不要的區域遮蔽住,把需要的區塊留出來滾動之后,然后用蒸鍍的方式去完成。另外在2015年之后,Photo-Patterning 走上舞臺,主要是用光罩的方式,以黃光制程方式形成開口以達成色彩圖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