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來的華為生態!HMS主導的生態系統究竟能否打破格局 在2019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華為就推出了"1+8+N"的生態理念,其中的含義就是以用戶的手機為中心(1)、打造八個輔助設備(8)、并鏈接無限多個IoT設備服務(N)、實現一個以HMS主導的生態系統。最終的目的是是實現這八個輔助設備可以與用戶的智能手機以及其它輔助設備之間,可以相互合作,以營造一個無縫隙切換的環境。 這也是為什么在華為設備之間,用戶可以通過華為分享來簡單的完整文件傳遞;又或者可以通過華為的設備來控制SmartHome設備等等。 八個輔助設備分別是: 智能電視 平板電腦 個人電腦 智能眼鏡 智能音響 智能耳機 智能手表 信息處理 HMSCore 需要厘清的是,HMSCore不能與AppGallery劃上等號。HMSCore是一套包含了位置追蹤、登錄、App內購物、廣告、臉部識別等等功能的工具箱。它是那些志在為華為開發軟件的開發者們的一個八寶箱、文房四寶等等,用開發者的詞匯,它是一套SoftwareDevelopmentKits(SDKs)。只要用上HMSCore,但凡搭載HMSCore的設備都可以順暢的運作。 目前只有華為手機和華為平板,但如果根據華為的趨勢,如果HMSCore里面的API不變,那么未來的華為電視、華為智能眼鏡等,甚至華為自家開發的HarmonyOS鴻蒙系統,都可以使用基于HMSCore開發的軟件。所以,要了解華為生態系統,就必須要了解HMSCore是什么。 目前華為現有的生態系統 類似于蘋果的生態系統,華為打造的生態系統主要還是環繞著設備之間可以無縫隙接軌的生態系統,讓用戶們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使用華為電視機、華為電腦、華為手機、華為耳機等等,以獲得最佳的華為體驗。目前用戶們已經可以通過類似于AirDrop的華為分享來進行華為設備之間簡單的傳遞文件。要達成這些,主要還是功歸咎于華為自家開發的HMSCore系統,因為這讓華為可以對它們的產品有著更多的控制權,并只需要確保華為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即可,毋須顧慮其它牌子的設備。 如今,華為已經推出自家的個人電腦,并可以與華為手機相互鏈接。而在與手機連接之后,手機可以傳照片至電腦、在電腦上收簡訊、甚至把手機屏幕投影在電腦屏幕上使用。這么一來,當用戶開啟了電腦,要在手機上找資料的時候,就不需要舉起手機了,甚是方便。但八大設備里面,目前也就只有手機和電腦這兩樣還算有些賣點。 華為生態的未來趨勢 目前華為的生態系統其實也都還在開發階段。但如果華為的生態系統做的起來,小編相信華為在未來將會是消費者的另一個選擇,并成為了四足鼎立的天下。畢竟一名消費者在乎的是產品到底"work不work",而不是產品有多花俏、廣告宣傳得多好;如果蘋果的產品不能在不同設備之間無縫隙的連接,喬布斯那句:"Itjustworks"一定會給各大科技媒體批評為吹牛皮。 華為的生態系統橫跨軟硬件,在形式上與蘋果非常的相似。但不同之處是華為在建設的時候并沒有使用自家的電腦以及電話系統,而是基于Windows和Android來打造一個可以讓華為設備之間互通的平臺。多一個競爭的生態系統絕對是一件好事,畢竟有競爭才會進步。 不過華為生態系統面世的時間實在有一點晚,特別是當全球三大的科技巨頭——微軟(電腦領域)、谷歌(Web領域)、蘋果(移動設備領域)已經在各自的領域分了一杯羹,并占足了地位,而且要打敗巨頭們的龍頭地位沒有那么容易,不然開源免費的Linux早就打崩Windows;微軟自家開發的WindowsPhone就不會死得那么不明不白了。 總結 華為有著一個非常好的生態系統構思,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華為或許可以成為一方霸主。但如果真的要在生態系統的存活戰中占有一席之位,華為需要在一個尚未開發的領域搶地盤,比如說物聯網領域、或者由華為發掘出來的一個新領域。華為剛剛崛起,又有其它老大哥可以效仿,如果給華為足夠的時間,相信華為生態系統可以有另一番特色。小編絕對歡迎多一個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