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hone手機已經標配的FaceID,為何在安卓手機上比較少見? FaceID,或者說面容識別,實際上是一種識別方式。在2017年9月,蘋果率先在iPhoneX上標配,隨后的iPhone新旗艦機(旗艦是參照安卓的說法,畢竟新iPhoneSE并沒有標配)都標配了FaceID。 何為FaceID? 搭載環境光傳感器、距離感應器,集成了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floodcamera)和點陣投影器,多種配置共同搭建用戶3D臉部模型,用戶人臉識別,以取代原有的TouchID。 之所以采用FaceID來取代TouchID,蘋果公司主要基于安全性考量,核心是防止盜刷,畢竟安全性也是iPhone手機的主打標簽之一。 具體來說,在安全性方面,TouchID的安全性為1/50,000,FaceID的安全性達為百萬分之一。FaceID可以達到金融級別的支付標準,而TouchID則不行。 既然安全性這么好,為何iPhone手機都標配了,但是安卓手機卻很少標配呢? 核心原因可能說出來你都不信。 主要是基于成本考慮。 目前安卓手機采用的主流識別方式是,2D人臉識別,也就是借助手機的前置攝像頭進行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成本低、對技術要求也比較低,只需要一顆前置攝像頭以及對應的算法就可以完成。 但成本低就得犧牲一定的安全性,因為是在2D平面進行采集圖像,所以之前有新聞報道說出現過用照片解鎖手機的情況。 同時2D人臉識別方式在環境比較暗的情況下,識別也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手機的攝像頭需要采集一張照片,如果環境比較暗,采集的圖像就不清晰,結果就是可能識別不出來。 2D識別相對來說成本優勢明顯,但是用戶體驗弱一點。 但是安卓手機的好處便是大品牌能夠對系統對性能進行優化,可以很快提升識別體驗,尤其是疫情期間,FaceID識別得摘掉口罩,而這也是一個相對頻繁的行為,實際上用戶體驗并不太好。而安卓手機則已經優化,可以不用摘口罩識別。 因為成本的原因,所以安卓只有旗艦機才會采用3D識別,實際上iPhone也是旗艦機才采用,畢竟新iPhoneSE就沒有采用FaceID。 具體說一下成本,FaceID不僅需要前置攝像頭,還需要深感攝像頭等傳感器,硬件成本會有提高。硬件匹配了還得算法支撐,算法必然又得增加研發成本。最終軟件和硬件成本都得增加。 除了成本因素之外,安卓手機不用FaceID也是有考量的。 主要是安卓手機主打的是全面屏,和iPhone的劉海設計不太一樣,劉海設計的吐槽就無需多說了。所以安卓更多地采用屏下指紋的識別模式。 簡而言之,應該是產品理念和產品成本的綜合考量。 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