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電流有助于治愈慢性創傷”,但現有電療裝置仍顯得笨重且復雜。有趣的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支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 —— 一款運動式“電繃帶”。其通過硬連接的方式,與患者軀干緊密接觸。其內置了被稱作“納米發電機”的電子元件,通過佩戴者的呼吸運動(胸腔膨脹/收縮)獲取能量。 教授(Xudong Wang)在研究生(Yin Long)手腕上演示這款繃帶 繃帶內的電極,可與受傷的組織接觸,向其施加低強度的電脈沖。大鼠實驗表明,該技術能夠在三天內治愈全層皮膚傷口,較常規的 12 天大幅縮減。
放射學教授 Hao Wei 亦協助了這項研究(SAM MILLION-WEAVER / 攝) 科學家們正在進一步研究電脈沖是如何幫助傷口愈合的,打算在豬身上測試這項技術,微調納米發電機從運動中獲取的能量,因皮膚抽搐如心跳一樣微妙。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期刊上。原標題為:
[編譯自:New Atlas , 來源:WI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