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下一個大時代,不是全面屏的屏占比有多高,不是攝像頭有幾個,也不是各種生物識別有多酷炫,而在于5G,小編如此認為。 每一次通信技術的變革都引起智能手機行業的洗牌,洗牌本身就是一種變革。3G時代的“中華酷聯”,4G時代的“華米OV”,5G時代又會是誰留下誰離開呢? 也許是看到了這個趨勢,很多手機廠商都明白“未雨綢繆”的道理,于是提前開啟了5G門票爭奪戰,紛紛宣布自家5G手機的“商用”計劃,并都將時間點定在2019年,也就是明年。明年可有365天呢,誰先誰后這個文章不可不做啊!所以我們看到這邊OPPO剛宣稱“我們將是首家量產5G手機的廠商”,那邊聯想已經發布全球首款5G手機——雖然只是Moto Z3的5G模塊。 然而,眼看這些紛擾,消費者卻是一臉懵的。今年已經快摸著尾巴了,5G還沒個影呢,5G手機怎么就躍躍欲試了?這一批5G手機,好用嗎? 好不好用小編并不知道,畢竟不能穿越到明年耍一耍5G手機再回來寫個評測,但小編可以告訴大家一些事實。 一、5G和5G手機目前究竟是怎樣的進展? 5G時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很長的前期準備。總的來說,5G的前期布局主要包含5G基礎技術研發、頻譜資源配置、網絡基礎設施部署、通用模組推進等多項工作。而這些工作并非按順序一個一個執行,很多工作其實是同時在推進。 首先,需要介紹的是,5G網絡部署有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個場景。簡單來說,獨立組網等于建一個新的網絡,基站、回程鏈路和核心網都是基于新的5G NR標準。非獨立組網則是借助已有4G基礎設施,只需在數據層做5G的基站部署。 2017年12月,在美國里諾舉行的3GPP分組大會上,3GPP Rel.15作為5G的第一個版本正式凍結,也就是NSA(非獨立組網)核心標準已凍結。 今年8月,3GPP全會(TSG#80)批準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 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到此,5G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也意味著首個完整的5G國際標準已正式發布。 今年8月,國內5G頻譜劃分方案已經初步確定,不過正式的分配方案尚未公布。 目前,韓國已經宣布將在今年12月1日啟動5G商用化。業界普遍認為,到2020年,5G會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商用。 而在通用模組方面,同樣在今年7月,高通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5G新空口毫米波及6GHz以下的射頻模組。射頻模組是手機通信功能的基礎,所以該模組的推出對于5G手機確實具有重要意義。 從這些成果來看,5G的部署、商業化工作確實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且進展喜人。不過,這并不代表5G手機商用已趨于成熟,為什么?這要從商用5G手機三個必備條件來看。 首先要有商用5G網絡,運營商的5G網絡商用通道是5G手機商用的前提條件; 其次是手機硬件層面的支持,即手機芯片基帶支持5G網絡。目前大部分廠商采用的是高通的方案,不過,該方案有很大局限性,我們下面細談。 第三個就是商用5G網絡的入網聯調和認證。 從這三大條件來看,第一,目前國內還沒有5G商用網絡,移動和電信目前只是預計在19年國慶首批商用;即使商用后,還需要考慮5G網絡的覆蓋推進速度,大家可以想想4G在2013年底就已經宣布商用,而直到目前還沒有做到覆蓋100%的通訊場景。 第二,根據中國法律法規與質量、安全的要求,商用手機必須通過工信部的對應測試標準,而目前并無5G手機測試標準出臺,自然不可能拿到工信部認證; 第三,商用網絡沒有,標準沒出臺,即使承諾未來支持,也是沒有具體時間表的承諾; 第四,目前大部分廠商采用的高通SoC+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的方案,無法很好解決5G獨立組網之后5G/4G/3G/2G的重選,成熟度方面還不足以直接應用在未來的5G商用。 二、過早跟風5G商用手機,只是為博營銷噱頭的概念炒作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5G進程雖然成果頗豐,但目前顯然還不是5G手機適合大規模宣傳推廣的時候。成熟度不足,安全性自然也存在隱患,網絡質量更是無法保證,基于這些原因,當前眾多手機廠商迫不及待的大肆宣傳自家的“商用5G手機”,難免有過度營銷甚至虛假營銷之嫌。 而不久前很多手機宣稱的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數據鏈路連接,使用的仍然是高通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及配套射頻方案,雖不能否定其成果性,但以此宣揚5G手機還太早。考慮到三大運營商在2019年才開始在試點城市測試5G信號,因為網絡標準、組網方式以及頻段等原因,之前打著5G概念的產品,也很可能無法正常使用5G網絡。甚至有可能因為網絡方案,影響4G網絡的使用。 其實在這波5G手機概念炒作熱中,已經有大佬表達了不同觀點。例如魅族黃章就曾表示:“5G我們是肯定要做的,但是5G第一代產品可以說就是測試機,第二代是測試機改進版,至少第三代后對普通用戶來說才是嘗鮮版,能否成熟大批投入市場都未必。普通用戶不用太心急,沒必要買個5G半成品增加不必要的負累。我希望能比較成熟的時候再推出市場。” 最后,小編想說的是,即將到來的5G時代,無疑是一個千億、萬億市場的大蛋糕,但綜合以往的經驗,在這之前,只有在各個方面都深度參與部署,能夠進行深度技術攻關,自主自立的廠商才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創新不足,技術實力不夠,用營銷來打馬虎眼的行為,在下一個時代,沒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