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市后首個雙11劍指國際化,首次嘗試在國外布置服務器。面對阿里巴巴的來勢洶洶,大量知名實體零售商也決定聯手搶灘“雙11”。中國經濟 網評論員劉艷在談及“雙11”大戰時表示,今年電商戰爭的形式和割據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過去單拼價格的冷兵器時代,變成一個海陸空綜合作戰的熱兵器時代。
劉艷詳細分析道:“今年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實體店又火了,因為總有一些服務是電商滿足不了消費者的。現在實體店和電商共同代表了未來整個商業業態發展的健康環境,所以在整個電商大戰過程中,今年的‘雙11’也將是一個升級版的‘雙11’。”(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心源)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來看財經今榜第五位的新聞。 阿里巴巴上市后的第一個“雙11”即將到來,這個“雙11”似乎也將成為阿里巴巴國際化的一次集中練兵。據新華網消息,距“雙11”開閘還有二十多 天,但阿里巴巴早就拋出了“全球化”、“無線化”、“平臺化”三個關鍵詞,并計劃首次在國外布置服務器、在國外建立倉儲中心,還將新增天貓國際、速賣通等 平臺,擴容150萬名快遞員保障物流配送。業界預測,今年“雙11”的交易總額有望沖擊500億元。 面對阿里巴巴的來勢洶洶,大量知名實體零售商決定聯手搶灘“雙11”。有消息顯示,銀泰與聯商網發起面向中國零售業的“蓮荷行動”,倡議在11月11 號到11月16號,以“中國購物節”為主題展開全國促銷。對此,有分析指出,“雙11”只是一個平臺,商家真正要做到的是回歸商業本質,更多企業應該拿出 自己的特色,在價格、服務、體驗上給顧客帶去真正的價值。劉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