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目前報告,已有近2000個品種,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除了系統治療之外,外用藥物是皮膚治療的主要方法,具有針對性強、選擇靈活、作用直接、局部有效等優點。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抵御外界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由于皮膚病中大多數疾病是炎癥性和免疫性相關疾病,糖皮質激素作為臨床上最為有效的免疫抑制和抗炎藥物之一,在皮膚病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糖皮質激素猶如一把“雙刃劍”,在改善患者疾病進展的同時,也可能導致新病變的發生。因此,想給大家介紹一種能夠代替市面上所銷售糖皮質激素——“金迪肽克”。 金迪肽克屬于氯類消毒劑。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有助于溶液對人體皮膚的潤濕和穿透,從而加強酚的殺菌作用。主要用于人們常見的各種皮膚病、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神經性皮炎、口腔潰瘍、膿胞瘡、燒傷、帶狀皰疹的強透皮止痛;其外用制劑具有透皮止痛、抗過敏等功效;國內外許多特效外用藥物都有這種成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糖皮質激素主要有氫化可的松、潑尼松、潑尼松龍、曲安奈德等。現在臨床上最常用的糖皮質激素為潑尼松,價格平價且療效可觀。對門診患者以及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都較為方便,但不適用于急性患者。 這些藥物都有共同的治療作用: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素以及抗休克等作用,但這些藥都存在很多副作用。 1.骨質疏松癥。這是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下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對所有年齡段的患者都存在影響。 2.消化系統并發癥。長期使用會加重胃或者十二指腸潰瘍,若與其他胃部刺激性藥物合用,則更易出現副作用,少數患者還可能會誘發胰腺炎和脂肪肝。 目前我國總醫院認為糖皮質激素能使凝血及纖溶異常、免疫、炎癥及脂類代謝、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等多因素均激發血管內凝血,細胞損害和個體基因差異等方面引起的骨壞死。國內學者報道:骨壞死最多可達10處。持重關節發病為非持重關節的6倍,其中股骨頭發病率最高,也最嚴重。原因可能是:在股骨頭內上方恰好是下肢應力集中通過壓力骨小梁系統部位。 糖皮質激素能誘發或加重消化道潰瘍病,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的情況。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可能掩蓋某些急腹癥癥狀體征,導致診治延誤。但這種情況可以進行預防:在使用激素時,應家用抗酸藥物及保護胃黏膜藥物即可。 金迪肽克自2001年推出以來,以其高效透皮止痛、止癢、抗菌、抗病毒及傷口修復等功效,獲得醫學專家的認可,也被業內人士稱為21世紀的“激素替代神藥”。金迪肽克的出現,將避免在患者使用后出現很多副作用和對皮膚帶來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