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造就人物,人物影響時代。大會以記錄人物風采,構建中國精神為主旨,秉承傳承文明,開拓創新的理念,通過講述各行各業成功人士的傳奇故事,分享影響力人物的人生感悟,樹立一批新時代榜樣人物,激勵年輕一代拼搏進取,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創造成功的人生。 在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頒獎現場,中醫泰斗鄧鐵濤老先生強調,中醫是一門科學,是我國獨創的一門醫學科學,請大家拭目以待,21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也是中醫藥騰飛的世紀。話音未落,臺下掌聲雷動。 如何將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培養一批“鐵桿中醫”,確保中醫藥事業后繼有人,中醫師帶徒模式一直備受中醫名家推崇。 為了推動中醫藥繼承發展工作,弘揚國粹,中華中醫藥學會在各省級中醫藥學會推薦的基礎上,評選出一百余位著名中醫藥學家,授予“特別創新獎”,楊仟醫師也榮獲此獎,嘉獎他在中醫藥傳承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榮譽 2020年楊仟獲得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獎以及影響力人物 屆時百名大師,聚首羊城,群星璀璨,共商中醫藥繼承發展大計。與此同時,“第二屆著名中醫藥學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也將在北京舉行。論壇邀請著名中醫藥學家和名院、名科負責人,以及科研院所等領導、專家,探討名老中醫經驗的整理、繼承方法,總結名中醫成才之路,介紹有關單位師承工作管理模式和經驗,以及名醫工作室和發揮中醫特色的經驗等。 此次頒獎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 中國醫學發展博覽會 聯合主辦 。 楊仟先生,1986年入伍,在部隊生活了4年,從部隊退伍之后,從事著和醫療有關的行業,在這個關乎生命安全的行業里,他們都始終未曾忘記軍人應有的本色。 2018年8月,楊仟也收到遵義電視臺的邀請,為其專門制作了一檔采訪類節目。這正是對他行醫救患的認可。 楊仟家從祖輩那代就開始用中藥對病人進行皮膚病、腎病的治療,一代傳一代,到了楊仟這代,已經是第三代了。師帶徒的這種傳統中醫人才成長方式,就一直伴隨著中醫傳承、發展。這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學習中醫有一個好的領路人是意味著少走彎路與未來的高度。 楊仟老師對徒弟有很高的要求,第一點是最重要的,必須要品性純良,如果拜師者想以中醫醫術牟利的,那就不會受到大師青睞了。這樣的人能力越大,危害越大,不僅僅會給整體醫師抹黑,更是對廣大患者的不負責。第二他要熱愛中醫,相信中醫。如果只想鍍鍍金,給自己的履歷增加分量,那完全就沒有必要。學過中醫又反對中醫的人,的確存在,不過根本原因還是他們沒有領悟到中醫的精髓;第三個是年齡不要過大,不少的名醫大家都是在少年甚至幼年就開始師承學習,這個時候可塑性強、思維反應敏捷,更容易成材。當然如果具有一定基礎的話也可以適當放寬,第四個要吃了苦,能堅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中醫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也必須承認中醫人成材較西醫慢,所以更要刻苦。 這四點要求看起來有些苛刻,但也是中醫人成長的必要條件。楊仟老師指出,中醫是我國勞動人民歷經實踐所總結出來的,有些其實就是眾所熟知的健康常識,比如飯不宜過飽、多喝開水有益排毒等等,但如果將醫學當做職業來考慮,那么就必須提升門檻,達到合乎行業準則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