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南京財經大學 學院: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 團隊名稱:“紅鯉魚”社會實踐小隊 作者:姚穎 摘要: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臨的環保壓力逐步加大。作為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鋼鐵業發展也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鋼鐵工業已經進入減量發展的階段,綠色發展成為鋼鐵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2021年7月中下旬,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省級重點團隊“紅鯉魚社會實踐小隊”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三下鄉”相關實地調研工作。通過了解南鋼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成果,深入探尋鋼鐵企業的內在驅動力以及國家政策對工業發展的指導作用,探討新時代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為鋼鐵業推進綠色發展獻計獻策。 關鍵詞:工業轉型、綠色發展 一、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產業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統籌經濟與環保協同發展,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工業企業貫徹落實綠色生態發展現狀,2021年7月中下旬,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省級重點團隊“紅鯉魚社會實踐小隊”前往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相關實地調研工作。 本次實踐活動分為線下實地調研與線上培訓總結兩部分。前期,為打好理論基礎先進行資料搜集與整合,線上成員進行交流培訓、任務分配、問卷設計等。中期,調研隊依據就近原則進行分組,以線下實地調研為主,線上輔助線下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通過開展線下人物訪談、建國以來工業成就宣講等方式深入基層。最后,成員間進行資料整合、交流總結。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于下。 二、調研背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明確提出破解發展難題“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時代背景下,綠色發展是工業發展的新階段[1],綠色發展可以有效緩解工業化進程中的資源環境壓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共同向好的雙贏態勢。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綠色制造、低碳發展”、“綠色工廠”而著稱,通過深入企業內部,了解企業綠色機制運作過程,探尋其先進性和進步意義,并同時向民眾科普生態文明建設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意義。 三、調研目的 了解企業綠色機制運作過程,探尋其先進性和影響力,了解工業企業對國家政策貫徹落實情況以及民眾對工業企業綠色發展的態度,助力鋼鐵企業綠色轉型。 四、調研方式 本次社會實踐主要采取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典型調查法形式展開調研。 (1)文獻研究法:實踐開始前,“紅鯉魚社會實踐小隊”在各大媒體平臺搜集有關我國工業企業綠色發展舉措及成果并仔細研讀查閱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主題的資料同時結合知網文獻學者對綠色發展的解讀,為后期實地調研奠定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實踐前期,根據已有理論基礎,實踐團隊設計出了多角度多層次、科學合理有效的調查問卷。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發放的形式對民眾對于綠色發展的認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對問卷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明確實踐活動的開展方向。 (3)?實地考察法:實踐團隊實地走訪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園區及職工活動中心,直觀了解該企業綠色發展機制及成效。同時,實踐團隊成員結合調查報告的數據分析結果和實地考察結果,對我國工業生態發展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探究。 (4)?訪談調查法:實踐團隊訪談調查對象背景多元,分別采訪了職工文體活動中心的負責人、南鋼技術部門人員及南鋼銷售部門人員,了解南鋼經濟效益情況及工業轉型舉措。 (5)?典型調查法:以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實踐調查地點,了解國家政策對我國鋼鐵企業的影響,探索我國工業發展綠色轉型現狀。 ![]() 圖為南鋼工作大樓外之景。姚穎 攝 五、調研流程 7月18日,“紅鯉魚社會實踐小隊”在各大媒體平臺搜集有關我國工業企業綠色發展舉措及成果并仔細研讀查閱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主題的資料同時結合知網文獻學者對綠色發展的解讀,為后期實地調研奠定理論基礎。根據已有理論基礎,實踐團隊設計出了多角度多層次、科學合理有效的調查問卷。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發放的形式對民眾對于綠色發展的認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對問卷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明確實踐活動的開展方向。 7月19日,實踐團隊先抵達了南鋼生產廠區,所見與傳統印象中鋼廠煙塵彌漫的環境不同,南鋼的生產廠區“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生產不見塵”。據了解,南鋼正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努力實現廠區變為景區、生態成為主色,在綠色中發展,在美麗中前行。 7月20日,團隊成員們趁熱打鐵,廣泛發放調查問卷,整合獲取的資料信息,交流總結實踐成果。 7月21日,團隊開展線上會議,交流實踐心得,指導老師就成員所提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當晚團隊撰寫實踐日志、紀實稿和感悟稿。 ![]() 圖為實踐隊員在采訪南鋼職工。姚穎 攝 六、調研結果分析 實踐團隊特開展了關于民眾對綠色工業發展了解情況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對周邊工廠廢物排放看法感受、是否了解工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方式和作用及對工業綠色發展的態度。 (一)調查群體年齡分布情況 此次調查中被調查者的年齡在26-35歲的人居多,占比達34.81%;其次為18-25歲及的人;再其次為36-50歲及的人;最后為51歲及以上的人。 (二)調查群體對周邊工廠廢物排放看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號召生態環境產業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但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仍有34.81%的民眾對周邊工廠廢物排放情況持消極態度,26.27%的民眾認為排放措施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三)對工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方式和作用的了解程度 我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我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新時代下,工業企業加快推動綠色轉型升級是其使命和擔當。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來看,仍有約1/3的民眾對國家重點政策不熟悉。 (四)對是否應當發展綠色智慧工業的態度 數字經濟賦能推動綠色低碳經濟蓬勃發展是大勢所趨。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對發展綠色智慧工業態度強烈的民眾僅有17.09%,而反對發展綠色智慧工業的比例確是此數據的兩倍。說明民眾對于企業綠色發展的意義知之甚少。 工業旅游有助于企業解決產能過剩,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來看,有 25.63%的受訪者切身體驗過工業旅游,而從未聽說過的比例卻接近1/3。 七、實踐收獲 了解企業綠色機制運作過程,探尋其先進性和影響力,了解工業企業對國家政策貫徹落實情況以及民眾對工業企業綠色發展的態度。 1.?國家政策對工業企業發展具有強大的指導推動作用。大基建和供給側改革讓鋼鐵行業變得更加規范,“2035年要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對鋼鐵行業來說是既是機遇也是考驗,鋼鐵行業作為工業里碳排放比較大的產業,在這個過程中,優勝劣汰,也可以是一種進步。 2.?南鋼綠色機制運作以旅游工業為典型。為大力提升長江岸線環境綜合質量,種植大型喬木共計1649棵,為改善廠區景觀,修建了微馬跑道、濕地園門頭等。還著力打造南京鋼鐵博物館、同心園、九龍湖等“南鋼十景”。工業旅游助力南鋼走上數字化智慧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國其他工業企業也可以南鋼為模范,開辟出獨具企業文化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3.?綠色發展理念需進一步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并非只是幾家企業的職責,而應成為每一個人民群眾應實際落實的使命。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倡導綠色、培養綠色、宣傳綠色、保護綠色的良好氛圍,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綠色發展宣傳月系列宣傳活動,積極構建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綠色發展工作格局。 八、結束語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鍛煉和提高了團隊的實踐能力,還讓成員們認識到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工業發展與國家宏觀調控息息相關,工業企業必須把握宏觀經濟規律,了解國家經濟政策方向,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抓住市場成長機遇。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國家的強盛與繁榮。只有每一個人都堅定理想信念,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九、參考文獻 [1]?史丹.綠色發展與全球工業化的新階段:中國的進展與比較[J]中國工業經濟,20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