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已成為廣受關注的熱詞。在我國大力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盤”的當下,智慧城市、智慧司法、工業互聯網等智慧應用方興未艾,其背后所涉及的數據、算力等基礎要素成了重中之重。其中,以存儲容災、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創新基礎建設將成為打造智慧應用、實現智能化升級的首要核心點。 長期依賴海外成熟技術,缺乏核心競爭力,自給率低下已經成為限制我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簡稱"信創"發展的重大隱患。過去中國IT底層架構標準、產品、生態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和影響。據賽迪顧問援引WSTS統計,2018年,中國對半導體需求量約占全市場份額33.8,連續十年穩坐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然而,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卻始終缺乏話語權,根據2020年SIA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半導體生產企業僅占全球供應市場份額的5。此外中美貿易爭端的加劇,成了限制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矛盾點”,200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點出“信創行業”需要解決的首要方向,全面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國產軟硬件供應體系成為國家重要方略。 數據賦能數字經濟數據安全關乎發展未來 任何一次系統故障,都有可能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造成致命性打擊。2020年2月,微盟數據庫被刪事件當中,除了賠償用戶1.5億元業務停擺造成的損失之外,微盟還為此承擔市值蒸發12.53億港元的巨大代價。這不僅僅是個偶然,據Gartner數據表明,仍舊有40的公司在災難發生后不能恢復正常運營,而剩下60公司中有33將在兩年內倒閉。可見數據對于企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之一,越來越多的行業被鎖定為數據安全管理等保2.0的重要實施對象。存儲系統除了安全及高性能以外,需要融入國產化的發展導向,完成存儲管理系統與國產CPU、國產操作系統的兼容。加速存儲的國產化替代已不再是一個新興之詞,作為國家信息安全戰略有序推進的重要保障,數據容災早已在政企中廣泛應用。 柏科數據驅動“智能化”發展道路 數據管理作為“新基建”的重點方向之一,同時也作為柏科數據核心的研究領域。在進一步構建從芯片、到部件、到系統的存儲全產業鏈的基礎上,柏科數據推陳出新,領先推出“智能化閃存存儲”解決方案——RD8000閃存存儲系統2.0,實現數據存儲智能化,滿足更多企業級用戶對數據存儲管理的高要求。 RD8000閃存存儲系統2.0,提供數據最高安全級別的數據中心及海量數據存儲基礎架構。采用業界先進的存儲技術和設計理念,提供了混合陣列、全閃存陣列和帶NVMe驅動的全閃存陣列解決方案。柏科數據瞄準應用級存儲需求,創新研發“神經網絡運算模型”技術,可針對不同的應用類型進行數據采集,通過模糊算法對應用場景進行智能分析、優化;同時,結合閃存技術在存儲領域的廣泛應用,打造全新的“閃存智能化”時代。 伴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圍繞國產化替代,科技領域將經歷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 一方面,部分企業已具備彎道超車的能力,同時市場對于國產設備的適配和應用程度在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國內廠商在響應速度、適應性、綜合解決方案能力、性價比等本地化方面已足以具有競爭力。柏科數據等企業的例子證明未來國產廠商將銜枚疾行,終將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