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廣東佛山西樵投入超100億元,開展34個產業、文旅及基建項目,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西樵更成為許多客商創業的舞臺,涌現出一批“隱形冠軍”企業,比如成功打造國家四面彈牛仔面料開發基地的致興紡織、成功打造中國陶瓷行業首批超低排放示范工程項目的蒙娜麗莎、每日生產600萬條擁有30多個專利的紙尿褲的昱升企業、以科技實現綠色建筑并成為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者之一的新元素板業…… 這樣有活力的西樵,究竟還有多少可能?5月18日,在樵山文化中心舉行的西樵鎮2020年產業發展環境推介會告訴你答案。西樵通過搭建環西樵山綜合發展平臺融入灣區建設,搶抓發展機遇,打造五大產業片區為發展空間“加碼”,手握數十個重點項目引領產業發展趨勢,為產業發展新西樵“續航”。 搭建環西樵山綜合發展平臺融入灣區建設 推介會上,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設計三所所長孔祥偉上臺發布《南海西樵山周邊區域綜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他介紹,環西樵山綜合發展平臺將統籌西樵、丹灶、九江三鎮的生態、文化、產業資源與交通基礎設施配置,以“生態為綱、文化為魂、產業立城、服務先行”為核心發展理念,以“生態文明先行區、城市文化引領區、未來產業集聚區、創新服務宜居區”為四大定位, 將打造南海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聚地以及匯聚粵港澳資源為“城產人文”融合發展平臺,為佛山邁入國際創新城市注入全新發展動力。 作為規劃當中的主角之一,西樵將迎來哪些機遇?在其中又該如何立足,有別于其他兄弟城鎮的呢?西樵鎮鎮長楊明解釋,規劃的名稱就已經凸顯了西樵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必須要主動趁此機會搭建起環西樵山綜合發展平臺,融入灣區建設。 西樵不僅擁有 “山水林田湖島”這些豐富的生態和文旅資源,還有水力、電力等資源稟賦,以及傳統產業的優勢。所以在楊明看來,在這個平臺上,融入灣區建設首先是要實現資源的對接,包括工業基礎設施、交通、文化、生態資源。 目前,西樵在配合落實佛山地鐵2號線(二期)、廣珠鐵路西樵站等交通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季華路西延線、廣明高速金百立交等重點交通項目,2小時可暢達珠三角各個重點城市及港澳地區,與灣區其他城市實現互聯互通。 文化則是西樵立足于環西樵山周邊區域甚至是大灣區的獨特要素。作為“珠江文明的燈塔”,西樵將利用西樵山的嶺南文化底蘊、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布局以聽音湖片區為核心的西樵山下文旅產業,山上山下聯動,探索全域旅游發展新思路,組建面向大灣區的西樵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區。 做好產業的承接是融入灣區的第二步,也是機遇所在。在一些存在產業外溢的城市,如深圳,正在進行產業的梯度轉移。在這過程中,如果西樵做好產業空間和配套的準備,就有承接一些較先進的產業的底氣。比如正在施工的五八科創產業小鎮、偉安科創園,這類新型產業社區以及創新大廈這類現存的產業載體,將為西樵承載產業轉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最后一步,要在擴大產業自身的吸引力之外,以人為核心,吸引大灣區的創新人才扎根西樵。而環西樵山周邊區域發展規劃恰恰將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提升交通路網、教育醫療、綠色園區等產城配套,以高品質的產城空間,為西樵吸引產業和人才。 打造五大產業片區為發展空間“加碼” 作為空間賦能的重要載體,五大產業片區發展規劃是推介會的“重頭戲”。 在做五大產業片區專題推介時,楊明首先突出西樵的資源優勢和交通區位,然后對五大產業片區的產業定位、亮點載體項目進行全面介紹。 實際上,這五大產業片區是西樵鎮根據現有的產業結構和未來產業定位,整體規劃出來的,總面積約14115畝。五大產業片區以村級工業園為主體,以政府存量儲備土地為依托,每個片區都被賦予了鮮明的產業主題,包括:聽音湖拓展區(文旅+現代商貿)、山南片區(互聯網+科創產業生態社區)、山北片區(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社區)、西江片區(工業互聯網產業社區+IT數據產業園)、三鄉片區(新消費品產業社區)。 在聽音湖拓展區,首期核心區域已完成所有舊廠房的清拆工作,同步啟動片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在山南片區,五八科創產業小鎮項目首期在4月底已經開始施工,并吸引11家意向入駐企業,其中7家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涉及的行業包括醫療器械、機械設備和電子信息等。在山北片區,聯新染廠片區項目也在4月完成聘請咨詢服務和法律機構開展前期摸底調查工作。在西江片區,河崗工業區項目、新河工業項目、騰龍灣區數據中心項目等也有新進展。在三鄉片區,儒溪塱項目強勢推出,計劃打造新型國際產業社區。西樵產業空間新格局正這樣一點點構建起來。 現階段,西樵鎮正推進各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試點工程,協調五大產業片區發展,為西樵的產業發展提供土地后備和載體資源,為產業發展空間“續航”。 不久前,西樵鎮更是出臺2億元專項扶持獎勵基金,促進城市更新和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今年,西樵鎮將在確保完成2900畝拆除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完成3700畝拆除或土地整理工作;同時,“拆建引”結合,引入和建設一批集約型的產業園區和新型產業載體,集聚一批中小型、成長型、科技型的企業。而且,西樵將在年內啟動50萬平方米高標準產業載體的建設,力爭建成投用30萬平方米高標準產業載體,爭取年度投資額比2019年多10%,達到9億以上。 手握重點項目引領產業發展趨勢 得益于西樵深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產業配套和良好的營商環境,2019年,西樵鎮共引入36個項目,計劃投資金額達78.4億元。 本次推介會上,13個代表項目與西樵簽約“聯姻”,總投資額達60億元,現場啟動2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達256億元。項目涵蓋產業載體、文旅餐飲、基礎設施、生態保護、民生建設等方面,充分體現了西樵產業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楊明提到,陶瓷、紡織、文旅、新材料、新興消費品、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泛家居等行業將成為西樵未來的主打產業。西樵既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又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繼續引導衛生用品行業集聚升級,發揮自身資源水、電、汽資源優勢,重點瞄準文旅與現代商貿、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以及新消費品等產業。 當天,備受關注的投資總額達110億元的騰龍灣區數據中心項目正式落戶西樵。據了解,該項目是騰龍控股集團全國15個節點城市戰略布局之一,計劃建設規模達2萬個機柜容量,可為35.2萬臺服務器提供云計算服務,預計年產值約30億元。項目計劃2022年初步投產,并于2026年實現全面投產。該項目的落戶,將成為大灣區數據運營的重要基礎設施,為西樵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此外,楊明表示,西樵將倍加珍惜當前的文旅發展基礎,進一步深化‘文化+旅游+餐飲+體育+會展+演藝+鄉村振興+生態公園’融合發展,構建文旅全產業鏈,使文旅產業成為其他產業的內生動力。 作為5A級風景名勝區,西樵山一直致力于提升觀賞游玩體驗,西樵山智慧景區信息化項目也是當天的重點簽約項目之一。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梁定輝介紹,該項目投資金額為1200萬元,首期工程將在今年(2020年)國慶節前完成,并投入試運營。屆時,游客將通過景區的智慧平臺享受訂票、一鍵導航、尋找停車位、刷臉進園等一站式服務,景區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系統掌握游客的進園情況、消費習慣,以安排觀光車輛等。 五大產業片區亮點: 聽音湖拓展區(文旅+現代商貿):首期核心區域約1037畝,現已完成所有舊廠房的清拆工作,同步啟動片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 山南片區(互聯網+科創產業生態社區):片區包括中興新城(西樵片區)項目、五八科創產業小鎮項目、山南產業社區項目。五八科創產業小鎮項目占地面積約400畝,首期171畝由佛山五八眾創園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分期開發建設,71畝地塊完成流轉供地手續,已開始施工。 山北片區(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社區):首期開發區域約600畝,包括聯新染廠片區202畝商住項目。現階段,聯新染廠片區項目已完成聘請咨詢服務機構和法律機構開展前期摸底調查工作。 西江片區(工業互聯網產業社區+IT數據產業園):片區主要包含三大項目:新型數據產業園區項目、河崗工業區項目和新河工業項目。其中,太平國興地塊計劃投資110億元建設廣東騰龍灣區數據中心。 三鄉片區(新消費品產業社區):儒溪塱片區2830畝,約600畝為政府儲備地,計劃打造新興國際產業社區。 重點啟動項目: 1、產業重點啟動項目:騰龍灣區數據中心項目(投資總額110億元) 2、基建重點啟動項目:新城區三縱三橫道路工程(投資總額3.3億元) 4、文旅重點啟動項目:聽音湖粵菜美食集聚街區 (投資總額1.6億元) 5、生態重點啟動項目:南海區城鄉融合發展十大示范片區-環西樵山片區(投資總額77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