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25屆[世界讀書日 ],由知名出版品牌湛廬文化倡議并聯合獵聘網、印象筆記、蝸牛睡眠、悅跑圈、新京報書評周刊、書單、唐碩體驗咨詢、頭條職場共同出品了《2020年職場人閱讀報告》。 報告獲得重陽投資、格上財富、第一財經、Topbook、生涯研習社、《培訓》雜志、正和島、智囊傳媒、zaker、什么值得買、界面新聞、小白精讀、頭條職場、微信讀書、筆記俠、做書、閱讀公社、醫學界等幾十家平臺聯合報導。 在“996工作制”被推上輿論中心點的2019年,湛廬曾聯合伙伴們發起了第一屆職場人閱讀調查,并出品《2019年職場人閱讀報告》,試圖了解那些甘愿為自己“加班”的職場人的終身學習路徑。 在被用“生死局”三個字形容職場現狀的2020年,湛廬再次聯合各行各業的伙伴平臺/機構/媒體,發起了第二屆職場人閱讀大調查,最終通過對10000余份的問卷分析,出品了《2020年職場人閱讀報告》。 不單是人均讀書數量有差異,在內容題材偏好、以及閱讀習慣和閱讀時長等方面,職場人閱讀與全民閱讀都有不同之處。通過報告我們還可以衡量收入與閱讀的關系、地域與閱讀的關系,以及職業、年齡等不同因素與閱讀之間的交叉關聯,據此幫助更多人/行業,從閱讀視角,深入了解職場人的知識現狀和精神需求。 一、18本不算多,30分鐘不能少 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閱讀量為7.49,其中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職場人平均年閱讀量為18本書,盡管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下降約10%,但依然遠超全民閱讀水平。 70%的職場人每天讀書(電子書、紙質書)超過30分鐘。34%的職場人每天聽有聲書超過30分鐘。在爭分奪秒的當下,仍有8%的人每天讀書超過2個小時,實在讓人羨慕他們的工作崗位。 二、讀書的好,別在30歲后才知道 30歲到35歲的職場閱讀人群占比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近20%。或許我們可以理解,職場人的風險意識更強了,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迎接中年生涯,通過持續/提前學習,謀求進步、防范于未然。 從整個年齡分布看,25-40歲的讀書人占據了總讀書人的三分之二,這部分人群正處于職場躍升中,閱讀的時長也更高。但讀書的好,一定要趁早知道。 三、閱讀,是避難所更是彈藥庫 文化題材成了2019職場人的心頭好,但職場人需要避難所,更需要彈藥庫。人文社科、金融經濟、商業管理是職場生涯最好的“補給”。 男性閱讀偏好:以經管和文化、社科并重;女性閱讀偏好:以文化、社科為主,經管類題材稍微靠后。月收入20,000元及以上的人群,最愛TOP3閱讀題材:金融經濟、商業管理、文化。 四、知識付費受青睞,圖書直播一片藍海 知識付費產品超過了有聲書,成為了繼紙質書、電子書后,職場人的最愛閱讀形式。78.01%的職場人都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如何讓自己與身邊更優秀的人并肩前行,方向已經為你指明啦。 與其他消費品不同,只有19.27%的職場人會因為主播/嘉賓為收看圖書直播。超過66.5%的職場人表示只對直播內容感興趣,看來一本好書才是吸引他們觀看直播的王道。 五、首選當當、京東,品牌自營同樣實力圈粉 線上書店依舊是職場人的購書首選渠道(其中男性更愛京東、女性更愛當當)。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亞馬遜的中國區業務調整,天貓圖書擠進了職場人的購書渠道TOP3。另一個亮眼表現是,出版公司自營渠道(app、小程序等)擠掉了實體書店,成功入圍榜單。 另據調查顯示,圖書品牌圈粉實力逐年上升,出版公司自營渠道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實體書店。粉絲經濟無處不在,在談到選書時的考量因素時,有32.13%的職場人會依據出版品牌來選書。 六、8小時之內謀生存,8小時之外求發展 哪里有資源優勢,哪里就有競爭壓力。北上廣深職場人,更喜歡在周末/假期閱讀。進一步有一步的收獲,碎片時間他們同樣不放過,45.7%北上廣深的讀者,會選擇在通勤路上看書。 但也許是怕“人不在了,錢沒花完”。月收入超過15000元的職場人,尤其偏愛跑步/健身時閱讀,一個章節有聲書的時間,或許就完成了一整天的健康訓練。 七、享受多元閱讀,更期待私人訂制 不同維度的書單,以及教授閱讀方法和思考方式,是他們最期待閱讀平臺能提供的服務。在談到對未來的閱讀期待時,除了多元的數字閱讀產品,職場人更期待能夠:節省閱讀時間、內容私人訂制。 “居家防疫”期間,47.6%的人表示閱讀時間變寬裕。你的閱讀計劃在非常時期受到影響?過去一年,只有20.65%的職場人參加過線下讀書交流活動/分享會。從目前的形式來看,2020年的讀書活動儼然成為了一種奢望。 八、越厲害的人,讀書越貪婪 如果你缺乏才能,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起點優勢和人脈關系都不足以確保你能成功。超過一半的高管人群,2019年閱讀量超過20本,并計劃2020年閱讀20本以上的書。職場生涯中的機會永遠只屬于一部分人,想要晉升不妨先讀幾本書。 另據調查數據顯示,月收入為5000元-15000元的人群,其購書開支為月收入的0.2%-2%,通常低于100元,完全不會產生所謂的經濟壓力。下次千萬別拿買書貴找借口了。 提供多元閱讀,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4.23世界讀書日當天,在湛廬Live直播間,湛廬創始人韓焱女士與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錢小軍、獵聘人才與組織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肖婷,共同解讀了2020職場人閱讀報告,探討了職場人的能力模型,同時發布2020年職場人重磅書單: 《證券分析》《要領》《精要主義》《如何學習》《遠見》《影響力》《拖延心理學》《腦與閱讀》《轉機》《蕭條中的生存智慧》。 作為海內外優質思想的篩選器和播種者,湛廬始終堅持倡導親自閱讀、親自思考。成立15年以來,除了出版1000余種好書之外,其獨立開發的湛廬閱讀App(目前升級到3.0版本)已為讀者提供了2000多小時的閱讀服務。它們橫跨商業、科技、教育、思維腦與認知、科學教養、心理學等領域,產品包括精讀班、通識課、有聲書、電子書等不同形式。 秉承“世界級閱讀創新引領者”的發展理念,在未來,除了持續關注職場人的閱讀現狀,湛廬還將用更優質前沿的內容、更多元的閱讀服務方式,與上千萬讀者一起刷新知識邊界,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