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寒意雖漸濃,文學熱情依如火。12月7日,第四屆廣州青年文學節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盛大舉行。800余作家文友參會交流,3000多市民讀者見證盛會,與會人員熱情參與、積極交流,誓將文學進行到底。 本次盛會由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廣州市天河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主辦,天河區作協、越秀區作協、荔灣區作協、黃埔區作協、白云區作協、都市人雜志社、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人文學院、西關女子書畫協會、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公共資源部、青春志愿服務研究院等(排名不分先后)共同協辦。活動以“傳承文學,逐夢青春”為主題,有廣州作家文集簽售會、廣州書畫家現場揮毫贈畫惠民、廣州校園文學社刊展示交流會、廣州青年文學交流會等四大品牌活動,精彩紛呈,熱鬧非凡。 廣州市人大科教文衛工委副主任、廣東省文聯原副主席喬平,天河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謝偉,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廣州市作協副主席張梅,天河區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天河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李軍初,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創委副主任、廣州市作協副主席謝友義,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熊國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執行主任朱志剛,都市人雜志社總編輯金光風等領導嘉賓出席了盛會。 13名作家簽售文集,13名書畫家揮毫惠民 吳作歆、林凱旋、鄺穗雄、石文娟、麥哲倫、陳丹純、藍天雁、黃雅青、王之慧、何志堅、楊清嫻等13名作家舉行了個人文集的現場簽售。由廣州市青年作協牽頭組織、湯炎忠主編的《中國青年作家年鑒2017-2018》也與讀者們見面。在簽售現場,文學愛好者們排起長隊,期待得到作家們親筆簽名和面對面交流機會。 簽售會旁邊,詹海林、黃銀秋、馬健忠、童勝利、孫可、羅燕媚、郭英珊、楊小紅、曾敏、陸凌、關婉玲、周健明、戴彩云等老中青三代13名書畫家現場潑墨揮毫,創作了一幅幅精美的字畫作品,免費贈送,文藝惠民,受到不少書畫收藏者和大量市民的追捧。 8人榮獲廣州青年文學獎, 2 人喜摘天河同心文學獎 場外交流的氣氛熱火朝天,與此同時,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的場內頒獎典禮也在有序進行。本屆文學盛會的重頭獎——由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廣東校園文學網主辦的“第二屆廣州青年文學獎”現場揭曉。李潔珊、巫宏振榮摘小說獎,王國省、吳朝、黃雅青喜獲散文獎,郭濤、彭海波、盧靜云斬獲詩歌獎。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主席湯炎忠表示:“連續二屆的廣州青年文學獎,是推進廣州文學界新生力量發展的一種探索嘗試,以會員內部評選為主,希望拋磚引玉,借此激發青年作家的創作熱情,擦亮廣州青年文學名片。” 本屆文學節另一重頭戲,則是現場頒發了“2019年度天河同心文學獎”。吳作歆、陳丹純喜摘該項殊榮。作為廣州新城市中心區、高校聚集區、名企薈萃區,天河區是青年逐夢文學、創新創業、綻放青春的理想之地。連續多屆廣州青年文學節獲得天河區和天河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的鼎力支持,彰顯天河區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共聚共創人才天河的重要理念。 20家社團獲評“ 十佳文學社刊”“優秀文學社團” 來自大中專院校的文學社團,在會場如火如荼地進行社刊展示交流會。記者發現,除了聚集在各個攤位詢問的熱情市民,各文學社團之間也借此機會積極交流,現場分享采編經驗或是探討自身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并請教在場的作家、編輯,以獲得有益指導。這邊的文學社團展,和另一邊的作家簽售會交相輝映,好不熱鬧。 本次盛會中,文學社團不僅進行了充分交流,優秀社團也有幸“抱得大獎歸”。華南師范大學海碰子文學社、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鹿鳴文學社、廣東金融學院金曦通訊社、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龍洞校區)碧草文學社等20家社團分別榮獲“廣州校園2018-2019年度十佳文學社刊”“2019年度優秀文學社團”稱號。 100名小作家培養計劃正式啟動 為培育文學新苗,文學節現場啟動了廣州市百名小作家培養計劃。該計劃由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廣州青年報社、都市人雜志社共同打造,擬在全市推選100名有寫作功底的中小學生作為培養對象進行專業培訓、重點扶持、定向培養。 本屆文學節,由石文娟主持,既是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廣州市天河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的年度盛會,又是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文藝新視線”系列活動。也得到了沐林聽風茶業(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菁視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校園文學網、廣州市軒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友情支持。據主辦方表示,文學是精神的食糧、是社會的眼睛,通過活動將文學理念傳播到大眾心中,促進青年文學的傳承和發展,也是歷屆青年文學節的使命所在。 (通訊員:湯炎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