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向來低調的顧家家居隔三差五地“上頭條”,繼重金注資成為2018年天貓雙十一晚會總冠名品牌后,11月13日晚,顧家家居發布公告,顧家家居全資子公司顧家寢具擬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形式,以4.24億元收購泉州璽堡家居51%的股權。 如此大手筆地一路掃貨,讓人很難不注意到它的動靜。實際上,在上市后的2年內,顧家一直圍繞大家居上下游產業鏈,進行了除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以外的一系列投資并購項目,例如,此前參與了恒大的投資,探索和地產商的精裝房合作;參與居然之家的投資,探索新零售和家居賣場的合作等。 從布局高端軟體和定制家居,再到渠道參股,顧家家居快速擴張的“野心”可見一斑,這也符合其董事長顧江生提出的“3年百億”的目標戰略部署。 據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分析,對于顧家來說,頻繁地資本布局無非是出于這幾點考慮,一是順應定制趨勢,例如收購班爾奇;二是加強海外布局,顧家本身海外市場做得不錯,去年年海外收入占比達到36%;三是開展多品牌策略,例如收購Rolf Benz等高端、小眾的家居品牌;四是通過資本運作開展橫向整合,提升自身市場份額,例如入股喜臨門或將使其成為床墊行業的一號巨頭。 除此之外,在面臨居然之家攜手阿里、紅星美凱龍聯姻騰訊,各家居企業都在加速新零售戰略、提升消費場景化服務和數字化營銷的勢頭中,顧家家居也提出了“整體解決方案”、“精品宜家”、“全屋生活家居”等戰略理念,主營產品早已從從初期的沙發延伸到寢具、床墊、實木、定制家居等領域的設計生產與銷售。 從近期收購喜臨門和總冠名天貓晚會等動作也可以看出,顧家的“野心”早已不再局限于軟體家具,從客廳到臥室甚至全屋都在其目標范圍內。顧家正在積極實施“實業+投資”的雙驅動戰略,在產業鏈上進行“制造+零售”的雙業態布局。 有投資人認為,顧家之所以有勇氣和膽量能夠一路豪氣“買買買”,主要原因在于顧家的主業基盤較好,以上資本運作能夠順利交割的話,對于顧家來說應該是“錦上添花”的效果。但前提是顧家能夠保持目前的發展方向,維持穩定的資產負債表和充足、健康的現金流,否則面臨的風險也是存在的。 例如此前曲美海外收購Ekornes,出現了成本增長超過營收增長導致利潤承壓的困境。今年上半年,為擴展家居領域的高端市場,當時市值有60億元左右的曲美家居聯合華泰紫金,斥資40多億元收購了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Ekornes ASA。為了籌集這筆“蛇吞象”的收購資金,除了從銀行借貸18億元外,曲美大股東趙瑞海、趙瑞賓和趙瑞杰也質押了其所有的股份。 但從曲美之后的市場表現來看,顯然讓人有點擔憂。10月24日曲美家居發布了2018年三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6.90億元,同比增長17.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5億元,同比下降45.4%,而家用輕工行業已披露三季報個股的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23.94%。 觀察曲美家居三季度財報可以發現,曲美本期資產負債率去年同期的22.86%上升至71.98%,財務杠桿風險明顯加大;現金比率由去年同期的99.78%下滑至28.21%,即時支付現金能力大幅下滑。 由于成本費用的增長大幅超過了營收的增長導致了利潤被進一步壓縮,對于成本費用等增長,曲美給出的原因則是本期收購子公司Ekornes,合并其9月管理費用發生額以及與收購相關費用增長所致。 由于業績增長受阻,曲美股價相比年中時也下跌了超5成。10月26日晚,曲美家居發布了關于發行境外債券的公告,擬通過在挪威成立的境外三級子公司QuMei Investment Holding AS在境外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3.5元(含3.5元)的債券,債券發行期限不超過5年(含5年)。這似乎也證實了之前外界對曲美資金吃力的猜疑。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收購都值得慶祝,需要量力而行,在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企業如果過于激進步子邁太大,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雪中求炭”的危難境地。此前對曲美家居近兩年的整體數據進行過詳細分析,從2016年第一季度到現在,雖然營收一直保持小幅度增長,但營收同比增長變化平緩,且凈利同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目前來看,曲美陷入凈利承壓的困境,前景不是太樂觀,但也一直在努力創新調整步伐,例如與京東的系列合作和對“新曲美”、新零售戰略的探索,未來將出現轉機也不一定,家居也將和大家一起保持長期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