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零售”的大風開始刮起,許多服裝零售企業過的膽戰心驚,擔心生意一下子就被“新零售”的大風刮沒了。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與以往的變革相比,新零售時代對服裝行業的革新將前所未有。面對著市場的迅速更迭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傳統服裝零售已然走入一個十字路口:品牌商們的“不為”將意味著淘汰,終將黯然離場。若能趁勢而為,服裝零售這個歷史悠久的行業將煥發新的生機。那么,品牌商下一步應該做些什么? 種種趨勢表明,今后的服裝零售業我們極大概率看到兩方面現象,一方面是營收排名靠前的幾家服裝巨頭會在資本層面與互聯網巨頭有戰略合作,在線上營銷、移動支付、智能化場景技術等方面樹立服裝零售風向標。通過投資其中一兩家巨頭,摸索出服裝行業的線上線下流量融合的模式,隨即以技術的方式把模式推廣到整個行業,迅速賦能數萬個品牌、數百萬零售實體店,這不失為互聯網巨頭布局服裝零售業的一種有效途徑。 騰訊和海瀾之家的合作就是個很好的例子。2018年初,騰訊以25億入股海瀾之家。對騰訊而言,海瀾之家變為一個巨大的線下流量入口,通過該入口分發騰訊生態各類技術應用。對海瀾之家而言,借助騰訊在線上流量、技術的優勢迅速完成線上線下融合的升級。這對雙方來說是雙贏。 另一方面是,各大服裝品牌商通擁抱新技術,利用高新技術全方位賦能線下服裝零售店,提升自身競爭力。 全球服裝零售大鱷綾致時裝應用圖普科技的人臉識別客流統計來分析顧客畫像,積極探索數據化運營。通過人臉識別客流統計功能,門店可以從性別、年齡、表情、新老顧客、滯留時長等維度建立到店客流用戶畫像,為調整運營策略提供數據基礎,幫助門店運營從匹配真實到店客流的角度提升轉換率。 商務時裝品牌Lily與天貓合作在上海南京西路開了家智慧門店,推出一款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魔鏡”。消費者進店后,對著“魔鏡”照一照,就能從虛擬試衣鏡中得到與真人等比例的效果圖,把心儀的衣服一次試個夠。如果糾結不定,“魔鏡”還會自動幫你推薦搭配,試完直接下單結算。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服裝門店不僅僅是個噱頭,在“魔鏡”的吸引下,Lily智慧門店一上午客流量翻了三倍。 目前庫存成本高、服務效率低、信息準確性低等問題給服裝零售商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而RFID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零售業的“痛點”。在國外,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得益于RFID技術的應用,其母公司Inditex集團的銷售額和利潤均得到5%以上的增長。富安娜集團同樣深知RFID技術的價值,與廣州羅維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RFID供應鏈管理方案應用成功的解決了防偽及防竄貨的問題,通過將RFID電子標簽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就植入到商品內部,實現商品進行生產-倉儲-物流-銷售全過程的監控和數據采集,避免了假貨、渠道竄貨的產品被拿到網上低價傾銷,從而有效地維護了企業及代理商的利益。 我們相信,數據和技術將是連接消費者和品牌商的核心。因此,服裝品牌商們需要重新建立年輕的視角來審視這一歷史悠久卻又煥然一新的行業,積極擁抱新零售、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