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廣告中常用“益生菌”作為宣傳話術,來包裝產品的保健功效,然而,這在科學上似乎解釋不通。 據丁香園,最近兩個重磅的頂級期刊刊發文章表示,益生菌基本無益,甚至可能有害。 在NewScientist 6日的文章中,作者Alison George寫道,為了了解當人們攝入益生菌后腸道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免疫學家Eran Elinav和他的同事們從市面上購買了益生菌飲品,并對服用后的15名健康志愿者進行了取樣。 不同于通常的糞便研究,此次科學家們直接用內窺鏡和結腸鏡。 結果發現,益生菌在腸道內的生存狀況在不同人身上不相同,有些會被其他菌群驅逐出去,從而達不到原有效果。也就是說,不存在一種萬能的益生菌,可以適用于每個人。 接下來,研究將21名志愿者分成三組,觀察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后,使用益生菌產品是否可以幫助恢復和改善其腸道系統。結果發現,那些使用益生菌補充劑的觀察組的腸道很快就被益生菌占領了,但其原有的健康菌群系統用了長達6個月的時間才恢復,即益生菌造成了腸道微生物系統混亂。 雖然本次沒有定量研究體內微生物群長期混亂的臨床影響,但先前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的破壞與肥胖、過敏和炎癥之間存在聯系。“這可能是有害的,”Elinav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