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鈦媒體快訊 | 8月16日消息: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今日發布了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的 2018 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2018財年第二季度,京東集團的凈收入達到1223億元人民幣(約1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4.781億元人民幣(約7230 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9.765億元人民幣下滑51.04%;作為京東核心業務的京東商城,2018財年第二季度經營利潤率達1.1%,較去年同期的0.8%有所提升。 Q2核心業績數據如下:
物流成為拉動整體收入的重要引擎 布局多年的物流業務,正在成為拉動京東整體收入的重要引擎。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凈服務收入達到了1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0%;來自于物流和其他服務收入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長151%。 近年來,京東一直不斷在物流網絡的建設上加碼。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東在全國運營521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1160萬平方米。 在第二季度,京東還圍繞本地生活即時配送場景,推出了“京瞬達”。用戶在京東商城購買商品時,京東可以根據用戶的收貨地址進行自動識別,并匹配附近供貨網點倉庫發貨,用戶如選擇帶有“京瞬達”配送標識的商品,下單后根據地址匹配情況可享受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的送貨上門服務。 作為京東核心業務,電商板塊在二季度經營利潤率有所提升,達到了1.1%,去年同期為0.8%。用戶數也在穩步提升,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138億,同比增長21.5%。 截至第二季度,京東已實現連續9個季度的盈利。不過,第二季度凈利潤有明顯下滑,2018年第二季度,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4.781億元人民幣(約723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9.765億元人民幣。 技術研發投入加大 一直以來醉心于各種黑科技的京東,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增加。2018財年二季度,京東集團用于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增加到了27.8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5.46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79.8%。 在人工智能領域,京東于今年四月推出了開放人工智能平臺NeuHub,提供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服務。NeuHub 平臺上線的由京東自主研發的情感分析 API,基于京東多年沉淀的評論數據和 NLP 深度學習技術,可以讓京東智能 AI 客服自動對用戶在和客服交談過程中表達的生氣、焦慮、高興等多種情緒進行感知,并在回復表達中體現相應的回應,從而讓互動更有溫度。 此外,經過近一年的時間,京東云已完成了首款云計算一體機——JD System 360的自主研發,這款云服務基礎設施,將會搭載京東云自研的JD Stack專有云系列產品,為用戶提供上云方面的服務。 在智能物流的硬件設施上,京東X事業部已陸續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自去年618以來,京東無人機已經陸續在陜西、江蘇、青海、海南、廣東等地嘗試常態化配送。“無人車”已經開始在北京市海淀區的一些區域開始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其中涵蓋了小區配送、園區配送、快遞員接駁等多種應用場景。無人倉方面,去年10月,京東首個全流程無人倉——亞洲一號已投入使用。(鈦媒體編輯謝康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