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Kathy 6月20日,隨著微信iOS 6.7版本的上線,微信訂閱號又迎來了新的一次改版,每一次訂閱號的改版必定伴隨著無數自媒體人的哀嚎,以前光是改一改文章展現的風格,或者點贊的位置,就已經給整個訂閱號生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這一次,可以說是自從訂閱號全都被歸攏到“訂閱號”子欄目后,最大變化的一次改版。 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下本次改版的主要變動: 一 改版“信息流”模式,長尾號將獲得翻盤機會 本次改版最大的部分就是訂閱號的群發消息呈現方式 (改版前) (改版后) (左圖),但現在點開看到的是按照發布的時間順序直接排列的訂閱號消息(右圖),以“標題+偷圖”的形式直接呈現在用戶面前,同時也支持視頻、語音、文字以及多條消息的發布。 這次的改動被許多人定義為“信息流”,而今年1月“微信之父”張小龍就宣布過訂閱號不做信息流,面對此次改版也做出了解釋稱,這是在改善閱讀效率。 就目前改版的形式而言,公眾號的置頂功能明顯地被削弱了,由置頂改為了設置星標: (將媒介360設為星標) 由于是嚴格按照訂閱號的推送時間來排序的,這樣一來,長尾號也獲得了更多的展示機會,這也許也是一次平衡微信訂閱號馬太效應的變革。 (訂閱號消息界面) 對于用戶來說,這似曾相識的感覺,看來以后不僅可以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還能夠刷訂閱號了。 不過還是有后悔藥可以吃的,看不習慣的用戶還可以通過點擊右上角的列表回到更新以前熟悉的界面,直接找自己感興趣的訂閱號來閱讀。 (新版訂閱號列表) 二 取關變得更容易,是對自媒體人的機遇更是挑戰 信息流的呈現方式讓大號小號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可同樣面臨著挑戰,這下子對于自媒體運營者來說,選擇什么樣的時間、起什么樣的標題、放什么頭圖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新版推送消息只顯示頭圖與次條) 因為在此次改版當中,不像以往標題遮擋住封面,所以標題可能會再度成為自媒體人鉆研的重要課題。 而頭圖封面的尺寸比例也從900*500px變為了900*383px,由于目前主流手機的屏幕寬為1080px,所以建議使用1080*460px尺寸的圖片作為頭圖。 目前大多數的訂閱號一天只能發布一次群發消息,所以在推送時間上的選擇上一定要更加謹慎。因為這一次的改版還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取消關注的按鈕變得更加明顯了!以前用戶需要點進菜單才能夠選擇取消關注的,可能有的用戶懶得點進去取消,覺得留著關注也不礙事,看不看就是另一回事了。 (改版前取消關注按鈕) 而現在用戶能夠很輕易地選擇取消關注,只要在閱讀頁面向左滑動就能看到取消按鈕,或者點進公眾號主頁,就會看到大大的取消關注四個字,這實在是讓各位小編都瑟瑟發抖了起來,害怕選擇推送的時機不恰當或者是內容引起用戶反感,可能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大掉血”的現象。 (改版前) (改版后更醒目) 三 菜單功能形同虛設,短期內使用率會降低 改版后進入公眾號的菜單需要多點擊一步,步驟一旦增加了使用率就下降了,這將大大地削弱服務功能,尤其是對于那些在菜單欄里導入小程序的電商類的公眾號來說,即將面臨非常大的損失。 (菜單功能使用率降低) 四 發布兩條消息最佳,三條廣告價值衰減 由于改版后推送的消息只顯示頭條與次條,其他內容被折疊,所以會直接影響三條之后的內容閱讀率,其中的廣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從三條開始的內容被折疊) 在改版過后就有不少的第三條廣告投放被退訂,與此同時,不少的賬號也正在猶豫頭條與二條的廣告是否應該提價。 五 贊賞功能歸來,提高訂閱號對原創內容的依賴性 在本次改版不久前,微信也升級了公眾號的贊賞功能,為了鼓勵原創作者,轉載文章也可以贊賞作者,在轉載的文章中會自動帶上原創作者的名字,讀者可以通過文章底部的“喜歡作者“按鈕直接進行贊賞。 (贊賞功能升級) 這也就意味著贊賞直接跟原創作者掛鉤,相信此次贊賞功能的重新歸來,能夠激發作者們寫出更加優秀的原創文章。 寫在最后 微信改版的本意在于“去中心化”,可訂閱號最初的產品形態是具有很強的人格化的,此次改版當中弱化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關系,在訂閱號的關注者當中,有許多人是沖著博主的個人特點去關注的,所以這樣改版到底適不適合訂閱號還需要繼續觀察。 從表面上來看,長尾號確實獲得了增加曝光的機會,但同時更多的也是挑戰,面對大號成熟的運營機制,在內容模式的調整上自然是比較吃力的,到底誰能夠抓住這次機遇,誰又會被改版所淘汰呢? 其實面對改版自媒體人不必慌張,但不論是這次改版還是之前“贊賞”功能的升級,都意味著訂閱號對好文章以及好作者的依賴度是越來越高的。任平臺怎么變化,內容呈現形式有多大的差異,只有努力創造出有深度的原創內容才能夠跟上當下新媒體變化的速度,這也是自媒體人真正的出路。 -相關悅讀- 綜藝情報局| 明日之子2搶占話題王座,向往的生活與青春不期而遇? 更多內容請關注媒介360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