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中國】7月底到8月初的幾天時間里,財報和調研機構等專業數據接踵而至,蘋果、華為和小米都在用數據證明自己活得有多好: Tim Cook在蘋果2018財年Q3財報中表示,這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Q3財報;IDC最新發布的2018年Q2手機市場調研報告帶來兩個好消息,華為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排名第四的小米,增速達到全球最高的48.8%。 “華為超越蘋果”的話題在余承東幾年前放出豪言的時刻,便已經開始發酵,當年等著余承東被打臉的群眾現在已經有些慌了。至于小米和華為的“恩怨”,主要來源于雷軍在今年小米年會上發表的《跨越千億營收門檻,開啟2018小米新征程》的演講。雷軍在此次演講中公布了小米2018年的新目標:10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 當時的小米僅僅在國內排名第四,不說華為這座大山,OPPO和vivo也是兩位實力強大的對手,因此這個目標公開后,業界普遍看衰。如今半年過去,小米追趕的步伐怎么樣了? 增速全球第一,印度登頂 根據IDC的調研報告,小米在2018年Q2達成了48.8%的全球最高增幅,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的華為,增速同樣達到40.9%。再看三星和蘋果兩大國際巨頭,蘋果增幅不足1%,丟掉了亞軍寶座,三星雖依然穩居第一,但市場份額反而丟了2個百分點。 在今年國內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要保持增長勢頭,頭部品牌只能繼續蠶食二線品牌原本就低的可憐的份額,當然拓展海外市場也是另外的手段。小米能夠在逆勢中高速增長,主要原因便是在海外市場取得的巨大成功,其中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的印度最為耀眼。 IDC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小米和三星在印度手機市場均取得了明顯的增長,其中小米出貨量超過990萬臺,市場份額從去年二季度的18%增長至30%。至此,小米已經超越三星成為印度市場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根據Canalys的另一份報告,目前小米的海外擴張勢頭非常迅猛,在東南亞市場已經開始逐步領先三星,同時也在積極進軍歐洲市常 國內市場第一的目標有點懸 IDC的報告指出,華為在2018年Q2的全球市場份額來到15.8%,而落后兩個名次的小米為9.3%。小米的增速雖然在全球無人能及,但體量更大的華為,增速也達到40.9%。小米要在全球范圍內超越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榮耀Note10發布會后的專訪環節,榮耀總裁趙明自信透露,華為+榮耀2018年出貨2億臺沒有問題。面對這個數字,小米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小米將目標定為“在國內超越華為”,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還得用數據來說話。根據Canalys給出的2018年Q2國內手機市場報告,華為、OPPO和vivo穩居前三。其中,華為的市場份額達到27%,這是2011年以來單家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創造的最大份額,相比去年同期的21%,增幅為22%,vivo也有30%的增幅。拿下全球市場增幅第一的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增速幾乎為0,市場份額相比去年僅僅增長了1%,這說明小米Q2的增長基本來自海外市常 按照“笨鳥先飛”的原則,在“先天體質”不同的情況下,要飛到華為們的前面,小米這只“笨鳥”除了要沒日沒夜的飛,還要飛的比別人快。然而事實如上面的數據,小米在國內的增長勢頭和海外市場完全是天壤之別,照此趨勢,小米要實現目標就有點懸了。 賽諾在前天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數據,更是讓小米的目標打上了一個重重的問號。此份數據,賽諾將華為和榮耀單獨計算,OPPO、vivo總銷量均超過3500萬部,包攬冠亞軍。蘋果、華為銷量分別為2966萬、2952萬,銷量第五、第六的品牌是榮耀和小米手機,分別為2605萬、2463萬,小米在國內甚至打不過榮耀。 “價格厚道”的產品不一定“感動人心” 雷軍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宣揚小米的態度: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他甚至將這句話奉為小米的最高使命,與“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齊名。 然而,蘋果的存在,華為、OPPO和vivo先后在高端市場取得成功,都說明“價格看起來不厚道”的產品,同樣能“感動人心”。目前看來,小米最緊要的任務并不是單純地提升銷量。 根據小米上市前公開的招股書數據,2018年1-3月,小米智能手機合計收入232.39億元,占總收入的67.53%,說明智能手機依然是小米科技的核心業務。但招股書中公布的小米各價位手機銷售情況,則暴露出一個問題。 2018年1-3月,高端旗艦機(3000元以上)銷量49.6萬部,收入13.15億元,旗艦機(2000-2999元)銷量157.6萬部,收入28.40億元,中高端機(1300-1999元)銷量428.1萬部,收入48.01億元,中端機(800-1299元)銷量1099.1萬部,收入88.61億元,入門機(799元以下)銷量1106.9萬部,收入54.22億元。由此可見,小米銷量最高的依然是千元以下的機型。 實際上,OPPO和vivo在發布Find X和NEX之后,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對于他們而言,這兩款手機除了用來改變用戶心中固化的形象外,還是向高端旗艦市場進軍的敲門磚。簡單來說,除了蠶食友商的份額和搶奪海外市場份額,向上拓展自身的高端領地也是小米可以把握的方向。 而進入高端市場,需要的是更高的技術創新門檻。技術創新來源于持之以恒的研發投入,在這一項上,小米應該向華為學習。 小米8透明探索版 誠然,小米將國內行之有效的一套搬到印度等市場,取得了當年在國內一樣的亮眼成績。但小米2016年的傷痛還歷歷在目,誰能保證小米在幾年后海外市場不會重蹈覆轍?IDC中國高級分析師王希指出,目前“出海”的中國手機中,中低端及以下機型依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大部分國內手機廠商仍處在依靠性價比獲取市場份額的階段。 在未來,國內手機廠商想要取得健康良好的海外發展,應該提早注重品牌建設、技術創新、戰略眼光和維持用戶粘性等要點。現在的小米,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