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少行業人士都在傳一個數據,2018年騰訊系產品占據用戶時間下降了不少,而今日頭條系產品占據用戶時間大幅度上升。守護袁昆發現究其原因還是短視頻等產品的威力,對于企業做互聯網營銷來說,有什么值得借鑒的? 每個時間段互聯網上有些產品會非常火,但近兩年產品的火熱程度讓很多人看不懂了,剛開始都玩短視頻(幾分鐘的為主),后面玩直播,現在又玩起了短視頻(15秒左右為主)。 什么產品火就做什么,很多企業的互聯網營銷就是這么玩得,然而我們發現這類企業的互聯網營銷基本上都玩不好。浪費了時間和資金是常有的事,出現這種情況大多企業根本找不到原因。 企業玩不好互聯網營銷的問題,守護袁昆在以往的文章中說得夠多了,今天主要和大家聊的問題是:互聯網營銷只有兩條路。 互聯網營銷主要是哪兩條路呢?一是流量,二是粉絲。當然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叫法,名詞不重要,路不同玩法自然就不同了。 流量的思維:泛流量 互聯網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流量為王,從最開始的網站SEO,到后面的博客、微博、論壇、視頻網站等。有流量對應的就有錢了,那時候大家最常見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平臺廣告和自營廣告占據了收入的主要來源。 時至今日,還有不少朋友玩流量,有龐大流量的前提下,收入起碼不會太低。當然有大流量卻無法變現的也是大有人在,如果有此類朋友歡迎和守護袁昆溝通交流。 泛流量相對來說成交比較困難,但前期見效比較快,畢竟有概率在這里,所以很多朋友都會選擇這一條路,畢竟馬上可以見效,誰不喜歡?競價、付費廣告都屬于此類。 粉絲的思維:精準流量 忠實用戶、付費粉絲、鐵粉、超級用戶……太多的名詞來闡述粉絲,1000個粉絲理論深入人心。只要能找到忠實的粉絲群體,干點什么都不是問題,但事實是怎樣的? 忠實粉絲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分享干貨、維護關系、建立信任,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重點是前期見效很慢,但后期的成本趨向于0,守護袁昆認為類似于SEO優化的作用。 為什么移動互聯網時代微商發展如此迅速,為什么拼多多可以快速成長起來,這就是粉絲的重要性了。流量思維可能只賣一次貨,需要不斷的引流量。而粉絲思維是多次甚至長期賣貨給某部分用戶。 其實不管是流量方向還是粉絲方向,其實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至于具體的做法也只有兩條路,要么多花時間、要么多花錢。當然真正能做好的肯定是多花時間多花錢的那群人。 企業想做互聯網營銷,大家愿意選擇流量還是粉絲呢?個人想做自媒體,又是該如何選擇呢?看文章的你,又選擇了哪條路? 文/守護袁昆,湖北企業全網營銷、微電商實戰專家,實名營銷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