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經濟受到影響,提質減量、降本增效,顯然已經成為了影視行業的共識和目標。據數據統計,2022年1至5月電視劇及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量共511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創近5年新低,如何增加影視企業的良性循環,重新激活企業的活力,成為了當下影視行業迫在眉睫的關鍵。 目前看來,2022年上半年影視劇的角逐已落下帷幕,達到公認“爆款”量級的劇集有三部,分別是《開端》、《人世間》和《夢華錄》,實現了熱度與口碑的雙贏。其中《開端》和《夢華錄》均為網絡劇,《開端》作為無限流題材短劇,劇集與懸疑、現實結合,帶火了無限流題材;《夢華錄》將古偶與女性成長勵志結合,帶動了線下宋朝文化經濟,一句“東京真是富貴迷人眼”在短視頻平臺掀起模仿狂潮,“顧盼生輝”cp也引發全網嗑,喜茶聯名更是在一周內賣出1400萬杯的佳績。這些無不是影視行業提質減量,降本增效,進入良性循環的最好佐證。 之前有流量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商業價值的“流量論”讓很多真正會演戲的人失去了機會,藝人“天價片酬”限制了影視劇的制作成本,造成流水線“爛片”扎堆。這些怪象在娛樂圈的“清朗”雷霆行動下,也迎來了重大變化。影視行業紛紛將目光投向短視頻劇集創作上,一些制作精良的網絡大電影,影視短劇贏得口碑票房雙豐收。作為不斷積累、創新的影視公司,眾海世紀(廈門)影業無疑是具有前瞻性的,今年出品上映的《狄仁杰之通天神教》網絡大電影,風評就相當不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這一基礎上,眾海世紀(廈門)影業計劃籌拍的《美嬌娘探案社》、《藍色大海的秘密》、《甜蜜預言》、《總有大佬想娶我》等多部短劇,也一定會向內容精品化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選用真正會演戲的演員,去產能和泡沫出清,務實做好影視創作。 眾海世紀(廈門)影業成立之初就以“為內容而生,輸出優質內容”為宗旨,秉承著打造中國最具有價值的民族品牌為愿景。致力于作出更好的內容創作,做強網絡電影,ip孵化,布局長短視頻,輸出更優質的內容,將影視行業帶到新的高度為目標。將來也將繼續擁抱新媒體、5G新技術,采用多平臺商業化變現等,爭取多出幾部口碑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