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路遙,人們就會想到那部經典著作----《平凡的世界》。應該說,路遙是用生命在寫作的,剛剛寫完這不著作的第二年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剛剛42歲。然而,路遙死后,女兒卻將生母告上了法庭,這是為什么呢? 路遙 如果你查找路遙的照片,你會發現,很難找到他沒有抽煙的照片。也許吸煙、熬夜是寫作的標配,正是這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讓這位才子過早離世。 離世后的路遙怎么也不會想到,女兒將妻子告上了法庭。路遙的妻子叫做林達,是一位北京知青。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后,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就連路遙在學校里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路遙準備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路遙從延安大學畢業后擔任《陜西文藝》編輯,林達也到西 安電影制片廠擔任編輯工作。 路遙 1979年,路遙與林達生下了女兒路茗茗。應該說,路茗茗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增添了無數的歡樂,但是路遙經常長期離開西安到外地采風和創作,而路遙的農村親戚很多,夫妻倆的感情有了裂痕。 “文革”之后,大批插隊知青紛紛返城。經過多方斡旋,1992年,林達和路茗茗把戶口遷到北京。也就是在這一年,林達提出了和路遙離婚。路遙的弟弟曾經寫過一份回憶錄,他是這樣說的:我也十分理解林達,她不知提出過多少次要離婚了。作為一個女人,當一名作家的夫人是十分不容易的。天下女子就是找一個農民也不要找作家為丈夫。當作家可能獻出生命,但當作家的夫人同樣要經受普通女人無法容忍的各種心靈災難。在這一點上我不恨林達,也不恨路遙。 也有資料說,林達在路遙離世后,還托人給路遙的母親錢。 路遙 林達回到北京的那一年,路遙離世了。后來,林達嫁給了一位教授。路茗茗也開始在北京讀書,直到高中畢業后考入北京一所大學學習平面設 計專業。 1999年,路茗茗年滿18歲。不久,路茗茗將母親告上了法庭,與母親同為被告的還有兩家出版社。那么,路茗茗為啥要將親生媽媽告上法庭呢? 路遙曾經在延安大學讀書,大學為了紀念路遙,鑄造一座銅像。2002年4月6日,作為路遙的愛女,路茗茗受邀到延安大學參加 路遙雕像的揭幕儀式。 在這次揭幕儀式上,路茗茗決定要以另外一種方式紀念爸爸。當時,市民上有很多路遙的作品,但是存在著設計、印刷粗糙等問題。與此同時, 路茗茗還發現有兩家出版社出版《路遙全集》是與媽媽林達簽訂的授權協議。 路茗茗在協調了各家出版路遙作品出版社的關系之后,把出版《路遙全集》的廣州出版社和太白文藝出版社告上了法庭,與此同時還有自己的媽媽林達。 路遙 這場官司最后是以路茗茗失敗告終的。但是,路茗茗卻以這種方式,紀念離世多年的父親。準確地說,路茗茗的起訴是“實現父親生前未了的心愿 ,讓路遙的作品有理有序地出版和發行”。 如今,路茗茗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也正是她的捍衛,讓路遙的圖書已經精致很多! (作者:張小貝) |